论中小学音乐课堂情境教学构想

发表时间:2021/5/13   来源:《中小学教育》2021年4期(下)   作者:刘小溪
[导读] 中小学音乐教师在开展教学工作时不要拘泥于形式,应尽最大可能活跃课堂氛围
        刘小溪
        湖北省十堰市十堰外国语学校    湖北十堰442200
        摘要:中小学音乐教师在开展教学工作时不要拘泥于形式,应尽最大可能活跃课堂氛围。但是受我国应试教育思想影响,教师在进行教学工作时,为了尽快完成教学目标、留给学生更多的复习文化课知识的时间,会选择单一、枯燥的教学手段。长此以往,学生将丧失学习音乐的兴趣,会对实际教学质量与教学效率造成影响。利用情境教学法,将改变这一问题,在实际应用过程中,教师应结合实际情况对教学方法进行优化,以保证教学工作的顺利开展。
        关键词:中小学;音乐课堂;情境教学
        一、引言
        音乐课堂的情境教学法是指在教学过程中,教师用语言阐述音乐内涵,用图画表达音乐思想,为学生营造出相应的音乐场景,调动学生的学习热情,以境代情,用情替境,之所以这种教学方法可以广泛应用在中小学音乐教学课堂,是因为此阶段学生已经拥有了独立的思想意识,可以独立去完成一些任务,但是仍然具有多动的特点,因此,为了激发学生的潜能,锻炼他们的想象力,提高他们学习音乐的积极性,利用情境教学法正好可以达到上述目的。
        二、中小学音乐课堂情境教学应用原则
        由于我国中小学音乐教师的专业素质存在一定差异,导致他们在应用这一教学方法时会遇到一些困难,为了帮助他们更好地应用这一教学方法,在教学过程中应遵循以下原则:
        (一)音乐本体性原则
        这一原则是指中小学音乐教师在应用这一教学方法时必须以音乐为中心,制订的教学计划、设计的教学活动都应以音乐为基础。音乐艺术的性质与价值决定了音乐教育的性质与价值,为了使音乐教育顺利开展,世界各国教育部门都颁布了相应文件。以美国为例,美国教育部门在1994年编写、1997年颁布的《艺术教育国家标准》中明确指出“通过实际工作发现,缺少基础知识教育与技能教育的教育不是真正的教育”,如果教学课堂的内容与对应艺术仅仅是“点头之交”,那么教师将如何保证学生的学习热情不会衰退?如果教师在教学过程中总是“留一手”,那么学生将不会学到任何有价值的知识。情境教学属于新型教学模式,属于课程内容的特殊表达手法,在我国的应用时间较多,教师对这种教学方法还很陌生,在实际使用过程中缺少参考依据。基于此,目前我国中小学音乐教师在使用这种教学方法时,将重点放在了教学活动设计工作上,忽略了音乐教学的本质,在完成教学工作时,具有极强的目的性,这使得实际教学质量和教学效率与预期想法不符。其实主题只是一种形式,教师在设计教学活动时应结合实际情况,不要生搬硬套,将不同的主题统一化。比如有一些中小学音乐教师过于重视音乐内容背后的人文知识,在设计教学活动时,将重点放在了人文知识表达方面,导致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无法找到真正的教学重点,教师也无法完成自己的教学任务。即不论中小学音乐教师是否选择利用情境教学法完成教学任务,都不可以抛弃音乐自身的特点,都应该把音乐中心思想当做核心内容。
        (二)情感趣味性原则
        这一原则是指教师在使用情境教学法时,应根据学生的兴趣爱好创造出符合学生心理的教学场景,同时所建立的教学场景还应满足三点要求,即可以激发学生对音乐的学习兴趣,保证学生对音乐的学习动力;调动学生对音乐的学习积极性。通过建构学习理论可知,任何新知识、新经验都是由原有内容衍生出来的,基于此教师还发现了适合建构学习理论的三种教学方法,分别是支架式教学法、抛锚式教学法以及随机教学法,而且这些教学方法都可以应用在情境教学当中。为了保证教学质量,在使用之前,教师应为学生营造出相应的教学场景。从中我们可以发现,在使用情境教学法时,场景布置工作是非常重要的,在进行此项工作时,一定要考虑学生的兴趣爱好,只有这样才可以吸引学生的注意力,保证教学计划的顺利进行。

目前有一部分中小学音乐教师发现了这一教学方法的优点,因此在开展教学工作时,会有意识地为学生营造相应教学情境。在进行主题情境设计工作时,教师会参考我国著名教育学家李吉林老师在情境教学方面的研究成果,但是由于每个人的思想不同,导致他们对于研究成果的理解也存在一定偏差。比如教师需要围绕教学主体进行情境创设,但是不同教学情境之间又不具备关联,导致他们无法对所创设的教学情境进行优化。还有一部分中小学音乐教师对这一教学方法的理解存在问题,导致教师在进行情境创设工作时会产生“束缚感”,很难发挥这一教学方法的真正作用。在李吉林老师的情境教学研究成果中明确提出“中小学音乐教师在使用情境教学法时要将重点放在学生的感受上,分析能力可以通过其他教学方法进行锻炼”。对教学情境进行优化,可以帮助学生更好地融入教学情境当中。
        三、中小学音乐课堂情境教学应用方法
        中小学音乐课程的教学目标是培养学生对音乐的感受能力提高他们对音乐的理解能力,并且要培养他们可以利用音乐来表达自己的真实想法,基于此,在教学过程中使用哪种教学方法是非常重要的。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教师发现了情境教学法的优点,使得这一教学方法的使用频率逐渐增加,通过这种教学方法,既可以提高学生的欣赏力,也可以培养学生的表演能力。受教学资源限制,中小学音乐教师可以将情境教学法分为普通课堂教学法与多媒体课堂教学法,具体应用如下:
        (一)普通课堂情境教学法
        普通课堂教学法适用于绝大多数中小学校园,音乐教师在设计教学情境时只需要考虑学生自身特点就可以了,如果学生文学素养较高,那么教师可以结合教学内容创设一些与文学有关的教学情境,比如诗歌朗诵,以此来保证实际教学效率;在较为活泼的班级开展音乐教学时,教师可以将学生分为不同的小组,然后让他们结合教学内容进行音乐表演,发挥他们的特长。在普通课堂使用情境教学法,一定要学会因地制宜,要结合实际情况完成情境创设工作,只有这样才可以保证教学质量与教学效率。
        (二)多媒体课堂情境教学法
        在当今社会,信息技术在教学工作中的应用频率是非常高的,中小学音乐教师为了提高实际教学效果,会尝试借助多媒体完成教学工作,这就要求教师在使用教学方法时要根据实际情况做出适当调整。如果教师想要使用多媒体教室完成教学任务,那么在教学过程中,教师不仅要对教学内容进行文字讲解,还应为教学内容配上相应音频或视频,将多媒体设备与教材结合在一起,同时教师还要保证自己可以熟练使用相应教学软件,保证日常教学效率不受影响。教师利用多媒体教室完成教学任务,可以利用音响、投影仪等设备对教学内容进行展示,将教学内容直观地展现在学生面前,即从学生走入多媒体教室起,就已经位于教师所创设的教学情境当中了。以《黄河大合唱》音乐赏析课程为例,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为学生播放《黄水谣》《保卫黄河》等,可以将此类音乐当成背景音乐使用,在学生朗诵或进行表演时为他们烘托氛围,提高学生的注意力,保障教学质量与教学效率。
        四、结语
        长时间利用情境教学方法完成教学工作,还可以促进他们的智力发育,帮助他们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在实际使用过程中,教师应及时解决所遇到的难题,保证教学工作的顺利进行。
        参考文献:
        [1]吴斌,郭声健:《我国中小学音乐教育内在的问题》,《人民音乐》1999年第12期,第3-5页。
        [2]陈月丽:《中小学音乐教学大纲已作修订》,《人民音乐》1982年第10期,第64页。
        [3]贾林:《探寻中小学音乐教育发展轨迹》,《音乐生活》2005年第12期,第64-65页。
        [4]胡庆生,李佳音:《中小学音乐课中声乐教学法的应用初探》,《音乐生活》2013年第9期,第79-81页。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