群文阅读三步走教学模式的研究

发表时间:2021/5/13   来源:《中小学教育》2021年4期(下)   作者:李蕾
[导读] 群文阅读是一种别开生面的阅读教学方法,它具有“课内精读”、“
        李蕾
        贵州省石阡县第一小学  555100
        摘  要:群文阅读是一种别开生面的阅读教学方法,它具有“课内精读”、“课外扩展”两个方面的教学内涵,同时也能够实现激发阅读兴趣、扩展阅读方法两个方面的教学效果,这对培养小学生的语文学科核心素养培养很有帮助。基于这样的认识,笔者进行了群文阅读三步走教学模式的研究。
        关键词:群文阅读、小学、三步走
        近年来,随着全民阅读、终身阅读等理念的提出,我们身边的阅读氛围也变得越来越浓厚。在基础教育阶段,教育部门也不断加大对学生阅读素养的重视,阅读水平、阅读能力成为了衡量小学生综合素养的重要标准。通过对统编小学语文教材内容的观察和分析,我们也可以发现教材编者也在有意地加大“阅读”在教学内容中所占的比重。在教育研究和教学实践工作不断深入的基础上,小学语文教师对群文阅读这种教学方法的认识程度逐渐加深,在具体的教学活动中不少教师都对群文阅读教学方式进行了尝试。但在笔者看来,不少教师仍然束缚于传统的阅读教学观念,很多存在于阅读教学中的问题被暴露出来。结合群文阅读这种教学方法,小学语文教师可以优化自身的阅读教学过程,更好地助力学生核心素养的提升。
一、小学阅读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1.学生的阅读量少
        与其他知识性学科不同,语文学科具有很强的综合性,对小学低年级学生来说,他们不仅需要打牢语言文字基础知识,还需要具备一定的语文学科学习素养,如具备一定的阅读量等等。但就目前的教学现状来看,部分小学语文教师并没有意识到阅读素养的重要性,没有展开有针对性的阅读教学活动。缺乏自主阅读能力的小学生,在没有科学阅读指导的情况下很容易丧失阅读的兴趣,阅读量的缺乏将限制他们综合素养的提高。
2. 阅读教学缺乏科学性
        显而易见的是,小学语文教师展开阅读教学往往以课文为主导,围绕课文内容进行单一文本的独立阅读。这样的阅读教学为学生带来的只能是单篇阅读的简单叠加,它是低效的、孤立的、不成体系的。也有部分小学语文教师在运用群文阅读时没有认识到其深刻内涵,把缺乏关联性的文本强行带入小学语文阅读课堂,为了增加学生的阅读量而增加阅读量。这样的阅读教学缺乏科学理论的指导,并不能从实质上提高学生的阅读素养。
二、群文阅读三步走教学模式
第一步: 进行有效的阅读主题选择
        群文阅读是在教师的带领下、以学生为主体,围绕一个或多个具体的主题,对一系列具有关联性和结构性的文本进行综合阅读。从中可以看出,阅读主题以及阅读文本的选择将对群文阅读活动的教学效果产生很大的影响。首先,小学生正处于学习的初始阶段,教师对阅读主题的选择不应过于抽象或困难,同时也应该尽量与学生的兴趣、生活进行结合。在选择不同的阅读文本时,教师也应该以具体的课文内容为依托,以教材为中心进行延伸阅读,保证阅读教学符合小学生的认识发展特点,能够达到预期的教学目标。此外,在进行文本整合时,教师也应该为学生建立起结构性知识框架,帮助学生快速抓住不同文本之间的内在联系,在此基础上引导学生对不同文本进行对比、类比思考,这样才能为小学生建立起有效的阅读体系。
        例如:“助人为乐”是小学生应该具有的美好品德,小学语文教师可以结合群文阅读对学生进行美德教育。

围绕“助人为乐”这个主题,教师可以以《雷锋叔叔,你在哪里》这篇课文为中心展开群文教学。在课外延伸方面,教师可以为学生提供一些小故事,如森林中的小象用鼻子吸水帮助兔子家灭火,此外教师也可以将雷锋帮助他人的事迹以故事的形式传递给学生。这样的群文课堂进行了有效的主题选择,不同的阅读形式、阅读内容也有利于学生把握不同文章的特点,对培养学生的阅读习惯、阅读思维能够产生很好的帮助。此外,生活化的阅读主体选择对学生的个人成长也有大有裨益。
第二步: 创设多样化交流互动环节
        群文阅读的教学过程与传统的阅读教学具有根本性的不同,教师和学生在平等交流的环境下对文本内容进行共同探究,其本身就强调了学生在课堂中的主体地位。同时,要想深化阅读教学的效果,教师也许要进行问题设问和课堂交流来引导学生进行思考。在笔者看来,创设多样化的交流互动环节是优化群文阅读课堂的有效手段。小学低年级学生爱说爱笑,不喜欢枯燥乏味的课堂教学,不同形式的生生互动、师生互动也能够很好地激发学生的阅读课堂学习兴趣,帮助学生将更好的注意力和更积极的态度投入课堂学习之中。
        例如:以《黄山奇石》这一课文为例,本文主要讲解了我国著名风景区——黄山的奇异景色,表达了对自然之美、对祖国大好河山的热爱之情。在进行群文阅读教学时,教师可以为学生提供一些展示不同地域自然风景的文本或句子。在教学过程中教师也可以设置多样化的交流互动环节,如教师利用多媒体播放一些展示黄山奇石的图片,在互动中引导学生将图片和具体的奇石命名对应起来。此外,教师也可以把奇石背后的神话传说作为阅读文本提供给学生,引导学生对文本进行交流讨论。同时教师也可以带领学生发挥自己的想象力,为黄山奇石赋予一些更奇妙、更具有个人特色的名字。
第三步: 建立健全科学评价体系
        群文阅读是一个具有完整性、整体性的教学过程,在群文阅读的教学中,阅读评价环节也是必不可少的。完成阅读之后,教师和学生就具体的阅读主体得出知识共识,在此之后,学生也会有其他的学习收获以及产生具有自身个性的阅读心得。小学低年级学生爱好交流、喜欢表达,教师的评价环节不能死板和固化,相反,教师要及时倾听学生的思考和想法,对学生的大胆联想和积极思考给予赞美和鼓励。此外,“以读促写,以写助评”也是很好的教学方法,教师要求学生以文本为基础进行创意仿写或自我创造,之后引导学生分享自己写下的句子,并进行自评或互评,这能为学生的写作素养打下良好的基础。
        例如:《卖火柴的小女孩》是一篇深受学生喜爱的外国童话,文中表达了作者对小女孩深深地同情。这篇文章最大的特点是其悲剧性的主题和结尾,在进行群文教学时教师可以为学生提供一些相同主题但圆满结局的童话,引导学生思考喜剧、悲剧结局不同的表达效果。之后,教师可以引导学生畅所欲言,谈一谈对文章中“虚写”的部分的想法。此外,教师也可以要求学生对文章结尾进行改编,为小女孩创造出一个更为美好和圆满的结局。在这样的教学活动中,教师要鼓励学生说出不同的、具有个性的想法。
三、结束语
        教无定法,但有基本的规律可循。在进行与群文阅读有关的教学活动时,教师要在明确群文阅读的定义、教学方法的基础上有效选择主题、优化教学过程,并在评价过程中深化教学效果。希望本文能够对具体的教学实践有所启发和帮助。
[参考文献]
[1]丁万锐.选文有“道”,奠定群文阅读的基础[J].语文教学之友,2021,40(03):26-27.
[2]李倩倩.浅谈高中语文如何构建群文阅读高效课堂[J].知识文库,2021(06):125-126.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