巧用思维导图,渗透词汇学习策略

发表时间:2021/5/13   来源:《中小学教育》2021年4期(下)   作者:刘现团
[导读] 学生们在学习英语词汇的时候,假如教师教学不得其法,会导致学生的学习效果较差
        刘现团
        广西凭祥市柳班小学  广西凭祥  532600
        摘要:学生们在学习英语词汇的时候,假如教师教学不得其法,会导致学生的学习效果较差,这就要求教师吸纳先进教学方法,如充分运用思维导图,结合生活情境、游戏活动、小组合作等进行学习,通过思维导图,激发学生的兴趣,促进学生认真思考,慢慢地学习英语词汇,提高学习效果。
        关键词:思维导图;词汇学习
        引言:思维导图是一种存在于虚拟化的思维成果,经过适当的引导,能够促使学生在意识中形成连续、有逻辑、有序的树状图,在教学英语词汇时,可以有效地帮助学生记忆多个词汇。由此可见,英语教师可以在课堂上运用思维导图,让学生能够尽快熟记、会用课文词汇,积累更多的词汇量,从而有利于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1.思维导图对英语词汇学习的重要性
        1.1有助于提高英语学习能力
        大量研究表明,人类记忆图形比记忆一个字、一个词不仅容易而且深刻,经过思维导图的指引,学生在学习英语的时候,能根据某些词汇的含义、性质快速地记忆,并且形成连贯的学习思维,对英语词汇、英语写作、英语阅读都有很大的帮助,从而有利于提高英语学习能力。
        1.2有助于增强学习兴趣
        教师在讲解某篇课文中的词汇时,可以借用思维导图,将各个词汇由点到面地进行讲解,这样可以拓展词汇的教学内容,让学生能够看到学习脉络,促进学生学习兴趣,有助于词汇学习。
        2.当前小学英语词汇教学存在的问题
        2.1积极性不强
        在英语词汇课堂中,多数学生已经渐显疲态,对词汇学习没有更多的主动性,如在教师的教学过程中,有些学生会趴在桌子上不做反应,有些学生会含糊其词,不能回答问题,有些学生仅是机械式地记忆,这些现象说明学生欠缺学习词汇的积极性。
        2.2教学方式较为传统
        有些教师进行词汇教学的时候,由于教学经验的影响,易于形成传统的教学方式,这种方式更偏向教师,使教师成为课堂的主导,未能充分考虑学生的学习感受,最终导致学生真正接收的信息少,教学成果不明显。
        3.巧用思维导图渗透词汇学习的策略
        3.1利用生活情境,巧用思维导图
        在小学英语课本的多篇课文中,包含的诸多词汇都是围绕现实生活展开,所以在进行词汇教学时,可以在生活情境中使用思维导图,让学生跟随情境的指引,逐步地延展思维导图,从而有利于提高理解力与记忆力。
        例如,在《Animals》一课中,包括rabbit、duck、cat、chicken等词汇,在进行词汇教学时,可以联系生活中关于某些动物的内容,如在多媒体中分别展示rabbit、duck等动物的图片,让学生能够看到活灵活现的小动物,随后要求每名学生想一想自己对小动物的看法,说一说自己最喜欢的小动物,这会增强学生对动物的好感,然后在每张图片的上方标上箭头,箭头下方分别显示各个动物的单词,带领学生齐声朗读,随后教师会询问这些动物最喜爱的食物,让学生踊跃回答,再在动物词汇的下方标上箭头,箭头的下方显示各种食物的英语词汇,这就形成思维导图,让学生分别按照导图顺序,依次进行朗读。


例如,在《Holidays》一课中,包括Mother’s day、New year、Christmas等词汇,从这些词汇来看,都表示某个节日,那么可以在多媒体中找寻相关的素材,如在多媒体中展示课本中的节日图片,有助于勾起学生对各种节日的回忆,随后让学生想一想在某个节日发生的趣事,令其用箭头的方式,依次将节日名称、参与人员、发生的事情、自己的感受写出来,如“New year→I、my mother、my father→eat dumplings→happy”,这就可以形成较为完整的思维导图,帮助学生深化记忆词汇。
        3.2利用游戏活动,巧用思维导图
        在应用思维导图教学英语词汇的过程中,不一定非要使用传统的箭头式方法,可以借助游戏活动的趣味性,让学生亲自参与到思维导图的制作中,既能够加强词汇记忆,又能够提高学习兴趣,从而有利于提高学习效果。
        例如,在教学《It’s big and light》的过程中,从文中包含的词汇来看,包括big、small、light、heavy等,这些词汇都是形容大小和重量,那么可以当堂开展“填补空缺”的游戏活动,活动之前制作完整的词汇思维导图,将思维导图中的某些词汇去掉,同时在课件中加入诸多不同的场景图片,在活动开始后,要求每名学生依照场景图片进行分析,思考适当的词汇,将其填入某个思维导图的空缺处,如“()→heavy”,这会促使学生主动地思考思维导图的前后词汇,在找到词汇后,更加深刻地记忆词汇。
在教学《We lived in a small house》的过程中,从文中包含的词汇来看,包括different、television、grandchildren等,每种词汇都有各自的含义,那么可以当堂开展“纠错搭线”的游戏活动,在活动之前,教师会将本篇课文中的各个词汇整齐地排成竖列,在词汇竖列一旁再加入一个竖列,包含形容词,如diffierent等,并且会随意地连线两个竖列,在活动开始后,要求学生仔细观察屏幕中的两列词汇,通过查询词典等方法,找寻各个词汇的正确含义,如果发现连线错误,可以及时地向教师反映,同时纠正词汇连线,找寻正确的词汇,这会加强词汇学习效果。
        3.3利用小组学习活动,巧用思维导图
        小组学习活动是英语课堂常用的教学方式,学生们组成一组,在探讨中求得真知,在此过程中,可以让学生自主地制作关于词汇的思维导图,有助于加强记忆,提高学习效果。
例如,在《I made a kite》一课中,文中包括诸多关于制作过程的词汇,涉及drew、cut等,以及tied、put等动词过去式,在学生进行小组讨论时,可以要求各组自行理解课文,共同制作思维导图,导图中需要包括将文中词汇有序地进行梳理,如“tie→tied”“put→put”,这会帮助学生串联本文内容,加深阅读理解,增强词汇记忆。
        在《Where are you going》一课中,文中讲述关于要去哪里的内容,包括airport、bank、park、swimming pool等地点,以及theater、pool、mall等词汇,可以让学生在进行讨论时,在小组内部收集、梳理本文词汇,简要地列出词汇的思维导图,如“bank→money”,再让学生讨论各个地点都可以做什么,将其补充到思维导图中,然后教师会四处巡视,查看各组的思维导图,适当地提出改进意见。
        结束语
        综上所述,思维导图可以成为促进学生学习英语词汇的优质工具,教师在教学词汇时灵活运用思维导图,既可以让学生有序地记忆课文中的词汇,又可以增强学习词汇的积极性。再与其他类型的教学方式结合使用,既可以提高思维导图的引导作用,又有利于提高词汇教学效果,从而提高学生学习成绩。
参考文献
[1]马婷.思维导图在小学高年级英语词汇教学中的应用探究[J].求知导刊,2020(52):20-21.
[2]姚柳芳.思维导图在小学英语词汇教学中的实践与探索[J].校园英语,2020(51):196-197.
[3]罗丽灵.小学英语词汇教学中思维导图的应用策略[J].校园英语,2021(01):187-188.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