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语言自然生成”才是真正的作文

发表时间:2021/5/13   来源:《中小学教育》2021年4期(下)   作者:刘思娜
[导读] 在课外寻找沟通生活与写作的良好途径。生活化作文教学,要最大限度的贴近学生生活本身,
        刘思娜
        封丘县陈固西丈八台小学 453300


        内容摘要
        在课外寻找沟通生活与写作的良好途径。生活化作文教学,要最大限度的贴近学生生活本身,打通课内外、校内外丰富多彩的生活,实现作文与生活的紧密连缀,让学生感悟生活,感受到作文是生活真实表达的需要。
        关键词
        洞悉情敢,善于引导、鼓励自主创作,善于积累,富有个性、创新构思。
        长期以来教学一直是小学教育中的难题,困扰着小学语文教师,并制约了小学语文教学的提高。因此,为了改变这种现状,我认为应该让作文回归其本体功能——让学生在真实的生活中写作,让写作成为生活中的真实需要。那么以何种形式进行作文教学呢?多年来的教学经验以及对相关理论书籍的研究得出:让语言自然生成是真正的作文。
        在创新作文教学中,就是教师根据教学需要,结合学生实际不拘一格,灵活地使用教材和教学方法从而达到优化教学的目的,那么在新课程理念下我们该如何指导学生写作呢?我的具体做法是这样的:
第一、敏锐的洞悉小学生的生活及情感变化。
        作文教学只有抓住“生活”与“儿童”之间不可分割的联系,真正把作文的主动权还给学生,生活的涓涓细流才会在学生的笔下汩汩的流淌,个性化生活进入作文课堂才有了最基本的条件。作文是生活的反映,学生作文又以他们已有的生活经历、情感体验及一定的写作水平为前提。作为教师应怀着一颗童心去认识学生,去了解学生的生活,用儿童的眼光去审视他们的喜、怒、哀、乐,用学生已有的习作基础及实际的表达能力去看待那一篇篇稚嫩的习作。这样,教师知晓了学生有哪些熟悉的人、事、景、物可写,设计出符合学生实际的能激发学生实际的能激发学生习作动机的作文训练题目,作文指导才会诱发学生对生活再认识、再思考的激情,才能拓宽习作的思路。
第二、善于引导学生认识周围的世界。
        引导学生认识生活、热爱生活,做生活的主人,这是贯穿小学作文教学始终的主线。在整个作文教学中,教师要引导学生用自己独特的眼光多观察,以丰富生活,积累情感;多思考,以获取灵感,提高认识;多阅读,以积累语言,拓展视野;多练笔,以表达意愿,巩固技法。让学生在作文中充分展示自己个性化的生活,展示丰富多彩的物质世界,充满幻想和想象的内心世界,五光十色的社会生活及纷繁复杂的人生。做到了这一点,小学生就能绘童心、露童趣、叙童乐,就能写实在的事物,写丰富的想象,就能说真话实话,抒真情实感,写出突出自我个性的、贴有自我标签的个性化作文。
第三鼓励学生自主写作文、写日记
  在教学中教师为学生创作一种自由倾吐的作文氛围,让他们有事可写、有情可舒,文章长短不拘,格式不限,久而久之,作文便进入了儿童的生活,成为他们生活的一部分且是最愉快的一部分。鼓励学生在课外写作文、写日记是个性化生活向个性化作文转化的重要方法。并通过作文竞赛,口头作文大赛,优秀作文,给学生创设写生活作文的机会与条件。学生的自主作文不但弥补课堂作文训练的不足。

也使学生有了“作文就是生活”的感受,为个性化生活转化为个性化作文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第四、从丰富的生活中积累写作素材
        作文原是生活的一部分,因此要想让学生写出一篇好作文,一篇个性突出的作文,必须让学生到生活实践中去找素材,从生活实践中吸取营养,只有这样写出的作文才能有真情实感,才能言之有物,不至于东拼西抄,人云亦云,才能突出自己的个性。更主要的是通过孩子自己看世界,体验生活,让学生认识到同一个事物也会有不同的理解,这样,作文才各有风格。
        1、在观察中积累。小学生还不善于观察,特别是仔细观察的习惯尚未养成。许多唾手可得的作文素材却因他们的熟视无睹而丢失。因此,在平时的学校和家庭生活中,我们有意识地引导学生留心观察周围事物。例如在学校与同学、老师交往中,跟爸爸妈妈在集市上看人做买卖,怎么讨价还价 ,星期天出门游玩或逛书店等,这些都不失为作文的好材料。生活是五彩缤纷的,孩子们也有自己的生活环境和生活体会,由于平时学生仔细观察,积累了不同的素材,写出的习作也就富有个性,各不相同了。
        2、在阅读中积累。指导学生个性化阅读,在阅读中积累个性化素材。“他山之石,可以攻玉,”小学语文课文中不论是寓理于事的寓言故事,意境优美的散文,还是含蓄隽永的诗歌,均对学生有帮助。课堂上,实验教师引导学生多读、多背妙语佳句,精彩片段,学习课文的遣词造句,布局谋篇。课后,实验教师又指导学生多读书报。读好本年级的课外自读课文,自己、班里订的报刊杂志,每两周阅读一本。学生阅读的内容各不相同,积累的素材也就不同了。
        3、在生活中的积累。爱玩是孩子的天性。在儿童丰富多彩的世界里,活动是不可缺少的一部分。在活动中,儿童的精神是愉快的,思维是敏锐的,记忆是最好的,根据班里的实际情况,组织学生开展丰富多彩的活动,为学生作文提供丰富的素材。如带他们踏青、放风筝等多彩的活动既丰富了学生的生活,又创造了七彩的作文素材,同时还有助于学生写出具体的、有真情实感的作文。
第五、从丰富的生活中形成个性化语言
        人们在小学作文中往往多见他们冠冕堂皇的公众话语,按照他们的喜好和要求在说话。这些话虽然四平八稳,甚至无懈可击,但说的不一定是自己想说的话。小学生应当有用自己的话语表达自己的认识、感受和情感的权利,有自己个性化的语言。这些个性化的语言就应该在个性化的生活中得到锻炼,并最终形成。
第六、从丰富的生活中创新作文构思
        作文的过程实际是学生对生活信息的收集、整理的过程。是小学生构思作文内容的过程,学生个性化生活的信息传递面越大,速度愉快,构思作文内容的时间越短,作文教学效率越高。因此实验教学十分重视挖掘学生已有的知识,创设广泛交流、自由交流的氛围,努力让学生回忆生活的情景,还原生活的细节,找出事物的特征,树立习作的脉络,综合习作的素材。并引导学生找准自己生活的独特之处,找准独特的切入点,提供信息交流的自由场,引导学生进入生活领域,去寻找习作的材料,拨动学生情感的琴弦,让学生产生习作的欲望与激情,学会用自己的小手去描绘五彩缤纷的场景。
叶圣陶先生曾经说过:“文章必须从真实生活里产生出来”,“有了充实的生活才有好文章。”要使小学生作文富有个性,表现真性,就要创造学生丰富多彩的生活,有了丰富独特的生活经验,作文表达就有了坚实的基础。督促学生做生活的有心人,多观察、多积累,鼓励小学生表现个性化的思想感情,提倡小学生个性化的表达、构思方式,引导每个学生用只属于他们自己独有的个性化语言去写出真情实感,才能形成儿童作文生活活泼的局面。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