于青
山东省烟台经济技术开发区第八小学 264010
俊熙,是一个虎头虎脑的小男孩,白白的皮肤,大大的眼睛,留着时尚的锅盖头,十分的帅气!
从一年级入学开始,他就一直是我的“心头大患”。不是今天和别的小朋友打架了,就是明天把自己弄伤了,再就是那天被学校监督员抓现行了。总之,他就是放在班级里的“不定时炸弹”,时不时把我炸个外焦里嫩。
作为班级的总管家--班主任,每天不仅要调解他与同学之间发生的各种矛盾,还要忍受各科老师对他的控诉,几乎所有老师上完课,都会叫苦不迭地对我说,你们班这个叫刘俊熙的小男孩真难管!一点点都不懂课堂的规矩!其实,他自己什么都知道,明白自己应该做什么,不应该做什么,但就是控制不住自己。我也被他搞得精疲力尽,就连晚上睡觉时都在想怎么“修理改造”他这个冥顽不顾的顽石。
从一年级开学第一个月我就发现了他问题的严重性以及关键点,主要有两点:一是没有规则意识;二是不会与其他同学和睦相处。当时还第一时间“约谈”了他的爸爸妈妈,家长反馈说是老人带大的孩子,比较溺爱,再就是幼儿园没怎么重视,有很长一段时间没有去上幼儿园上学,错过了规则意识培养的敏感期,所以才造成了现在这个样子。
和家长沟通后,有一定的改善,但是效果并不是很明显。事情的转折点在二年级,原以为他长了一岁会好一点,没想到到了二年级却更加变本加厉了,基本上每天都要闯祸。不同的一点是:以前都是他欺负别人,现在有时候他也会吃亏。
一天,他和另外一个孩子发生了矛盾,正好赶上那个孩子情绪比较暴躁,拿起板凳,蹭了他的头一下,左耳头皮有点渗血。我第一时间打电话和他妈妈交流,他妈妈也反馈说,那天半道上被别的小朋友截着了,说要揍他,因为他欺负了他的弟弟。
美国著名心理治疗师萨提亚说:“孩子没有问题,如果孩子有问题,那一定是父母的问题”。趁热打铁效果佳,于是,我故意“夸大其词”地说:“现在孩子小,等到上了初中,比较叛逆,有的孩子都会拿刀,万一出点什么事,这不得后悔一辈子嘛!现在管还来得及,在学校我会好好教育他,在家你和爸爸一定要严加管教!”明白了事情的严重性后,家长才开始重视孩子规则意识的教育。用他妈妈的话来说就是:老师,说实话你一年级给我反馈的时候,我并没有十分在意,但是这学期实在是太不像话了,天天被别的同学家长找,有时候俊熙还会被别的小朋友欺负,我和他爸爸一定好好管教他,要不然以后不知道会惹出什么祸来。
我也提前给家长打好预防针,防止他们管教孩子三天打鱼两天晒网:孩子的问题不是一天两天形成的,想要短时间出效果不太现实,这个年龄的孩子教育具有强制性和反复性的特点,家长一定要坚持下去,不管再难也要坚持。家校合力,才能让孩子养成一个良好的习惯,这对他来说是受益终生的。经历这件事情之后,俊熙也会犯错误,但是比以前的周期长了一些,这对他来说就是进步,至少会向老师告状了,不像以前那样不管发生什么事,第一时间用武力解决。在班级里我们也开了关于班规班纪的班会,制定了相应的班规班纪,并说明违反了就要受到相应的惩罚。此后有两件事情对俊熙的教育意义比较大,一件是:小菜园事件。学校开发了一片综合实践园,有专门的人员打理,里面种植了各种各样的蔬菜,看上去绿油油的,一派生机盎然。孩子们都特别想去,我也答应了他们,一定会带他们去。但是那天俊熙又闯祸了,我十分严厉地告诉他:“不守纪律,违反班规,就要受到相应的惩罚。我们都去参观小菜园,你因为违反班规不能去,只能在教室里坐着。”那天正好碰到了萝卜大丰收,同学们不仅参观了小菜园,还收获了十几个大萝卜,同学们都开心极了。大家一起吃完萝卜,我趁机进行了规则意识的教育,只有人人都遵守班规班纪,我们的班级才可以变得越来越好,相反,不遵守班规班纪就要受到惩罚。我看到俊熙懊悔地低下了脑袋,我想他明白了班级的规则,知道违反了就要受到惩罚。此后几天明显有所收敛,开家长会的时候,我也争取了家长的理解和支持,形成教育合力,达到了事半功倍的效果。第二件事是:中队委标志事件。班级内选好中队委员后,老师授予中队委标志。在班级内,我特意庄重而严肃地告诉全班同学:“这是中队委标志:两道杠。第一条杠代表荣誉,是你表现比较好,老师和同学赋予你的荣誉;第二条杠代表责任,戴上这个标志,就代表你是班级内的中队委员,是为同学们服务的,是同学们学习的榜样。中队委也不是一成不变的,班级内谁表现好谁就可以当,我们实行循环制。”本来以为俊熙这样平时调皮捣蛋、“无欲无求”的孩子,是不会稀罕中队委标志的,可是,我错了。一天有个同学向我告状:“老师,刘俊熙有中队委标志,他偷别人的。”我大吃一惊,他平时就是纪律不好,品质没问题啊。我走过去一看,顿时哭笑不得,原来他的两道杠是自己画的,而且画得很逼真,简直可以以假乱真了,不仔细看还看不出来。看着他精心制作的“两道杠”,我顿时计上心来,当天对他进行了家访,得知在家表现也比以前有进步时,我及时肯定了他的进步表现,并对他提出期望,还许诺了“私人订制”式奖励,只要到期末不和别的小朋友动手,就可以获得一个纪律“中队委标志”;期末考个好成绩,老师专门带你去参观小菜园。可能是奖励的诱惑太大了,这个曾经让我绞尽脑汁,甚至有时候感到无可救药的孩子,竟然在这短短的一个学期发生了转变,他真的没有主动和其他小朋友动过手,并且期末成绩很不错。果然,孩子的可塑性非常强,他们的潜力超乎我们的想象,我也及时兑现了当时的承诺,并告诉他一个朴素的人生道理:付出就会有收获。也不知道他听懂了没有,只看到他开心地合不拢口。不知道长大以后他会不会恨我这个既让他哭又让他笑的老师。其实,老师也何尝不是在陪着他哭又陪着他笑呢。可能这就是教育的魅力所在吧,我们以后还要陪更多的孩子又哭又笑,我们要始终相信顽石也能变美玉,不放弃任何一个孩子!其实这些孩子的内心也很痛苦,他们不会处理人际关系,内心没有安全感,只会暴力解决问题,他们十分需要家长和老师的引导和教育。回想一下俊熙的转变之路:一要争取家长的真正支持,否则会出现5+2=0的效果;二是让孩子明白犯错就会受到惩罚,增强规则意识;三是“私人订制”式奖励。全方位育人,重在育心,孩子才会外化于行!育人之路,道长且阻,且行且珍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