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项目式学习模式促进小学劳动教育的策略

发表时间:2021/5/13   来源:《中小学教育》2021年4期(下)   作者:邬建强
[导读] 在全面教育发展的环境下,劳动教育作为重要内容
        邬建强
        广东省河源市龙川县鹤市镇中心小学  517384
        【摘要】在全面教育发展的环境下,劳动教育作为重要内容,对提高学生劳动意识和素养有着直接影响。在劳动教育中,采取项目式教学方法,能够强化学生学习意识,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让学生科学使用所学习的知识和技能进行问题分析和处理,提高学生交流和合作能力,保证劳动教育工作落实到位,促进小学劳动教育活动更好发展。本文就以项目式学习模式为重点,深入探讨基于项目式学习模式促进小学劳动教育的策略,具体内容如下。
【关键词】项目式学习; 劳动教育;策略
        在新课标改革教育下,劳动教育成为深入实施党的教育方针的工作要求,是实现素质教育的核心内容,更是培养学生核心价值思想,帮助学生树立正确道德意识的重要途径。在当前教育深入改革环境下,传统劳动教育基础条件和要求发生巨大改变,面对深入教育改革,新形势背景下小学劳动教育内容和体系应该如何建设,采取哪些有效实施途径,将会给小学劳动教育效果带来直接影响,是当前学校及教师重点关注的内容。
        一、项目式学习模式的内涵
        对于项目式学习模式来说,主要是指把学生作为教学主体,在教师科学引导下,对学生发现、探讨问题能力进行培养,提高学生专业水平和技能。在教师的引导下,学生可以及时发现问题并处理问题。把项目式学习模式应用在当前小学劳动教育活动中,可以让学生对劳动有充分了解,培养学生处理问题的能力。
        二、项目式学习思维指导劳动教育中的选题
        在劳动教育中,涉及了学校劳动、社会劳动及家庭劳动等,不管哪种劳动活动,都可以采取项目式学习模式以调动学生参与积极性。例如,在开展关于“家电使用”相关劳动活动时,教师可以给学生创建相应的场景,并根据教学内容提出问题,引导蓄水对问题思考,形成劳动意识。在实际教学中,教师可以提前收集一些和家用电器相关的图片,在课堂上给学生播放,提出问题:“同学们,老师寻找的这些图片中,哪些家用电器是你会使用的呢?”,学生踊跃回答,教师在听到学生回答后,根据学生回答内容说道:“同学地踊跃回答,相信大家对这些家用电器都有一定了解,并掌握相应的使用技巧,但是在同学们使用中,依然存在一些错误认识,那么本节课就具体对家用电器应用进行探讨,提出相应问题”。在探讨之前,教师需要把同学划分成不同的学习小组,根据教学内容,引导学生正确使用冰箱、电视、洗衣机等常见的家用电器。通过选题导入,给学生创建生活化情境,引导学生发现实际生活中家用电器使用问题,安排学生进行探讨,成立探讨小组。每个小组应具体分工,在劳动教育中,劳动也可以根据小组成员实际情况进行科学分工,一同完成教学任务,培养学生劳动意识。


        三、项目式学习促进劳动教育的实施
        项目式学习也就是将多学科内容进行整合,形成一套完整的教学方案,之后在教师正确引导下,给每个项目小组分配对应的探究方案,分工处理实际问题,获取讨论结果。在学生探讨过程中,教师应参与各个小组中,了解每个小组实际情况,帮助小组处理实际中面临的各种突发问题,让劳动教育顺利进行,提高学生劳动技能。例如,在学习关于微波炉使用知识点时,教师应安排学生完成研究方案,根据研究流程收集相关资料,在小组内学习探讨。学生可以在多媒体平台下对微波炉使用技巧进行探讨。教师也可以参与到小组探讨中,对学习成效有一定了解,初步评价。教师可以作为引导者和聆听者,观察每个小组表现,也可以根据小组讨论提出质疑,与学生一同探讨,让学生全面分析。例如,设计微波炉的原因有哪些,哪些食物是不可以在微波炉中加热,微波炉正确使用方法等。教师的积极参与,让学生劳动体验更加深入,从学生实际表现对劳动教育有充分了解,培养学生良好的劳动技能。
四、实践操作,强化劳动技能,形成劳动习惯
        通过小组之间的探讨合作,让学生对家用电器的正确使用方法有全面了解,铭记于心。教师可以结合实际情况,引导学生在家庭中正确使用家用电器,并且讨论在家用电器使用中需要注意哪些问题,安全事项中。首先,安排学生在不通电的情况下使用家用电器,通过指导学生对家用电器使用方法有充分了解后,在通电的情况下,也可以正规使用家用电器,从而保证学生自身安全。其次,教师可以安排家长在一旁指导学生正确使用家用电器,强化学生劳动技能,帮助学生养成良好的劳动习惯。此外,教师也可以通过制作教学软件的方式,记录学生使用家用电器的实际情况,并采取家长点评、老师点评、学生互评等方式强化学生劳动技能。在学生实践操作中,教师应时刻保证学生使用安全,将安全放置在首位,并做好安全防护工作,每个小组选择一名组长,帮助教师加强安全防护与提醒。
        五、展示劳动技能,形成劳动观念
        展示劳动技能,加强劳动点评是项目式学习中重要内容,通过展示和点评,把学生实际所学的知识点使用情况进行分析和处理,让学生对自己实际情况有充分了解,及时改进不良问题。并且,通过展示和评价,可以让学生自我肯定,提高学生自信心。在学生经过选题、探讨和实践操作后,教师应指导学生如何展示劳动成果,帮助学生设计展示思路,让项目式学习中掌握的知识和技能充分展示。在展示形式上,可以为手抄报、实践操作等为主,这些操作方式,能够让学生学习更多劳动知识和技能,提高学生劳动意识,培养学生劳动能力。
        【结束语】
        总而言之,在项目式学习模式的作用下进行小学劳动教育,能够让枯燥的劳动教育变得更加灵活、有趣,有效调动学生参与积极性,提高学生劳动意识,让学生掌握更多的劳动技巧,提高学生劳动素养。
参考文献
[1] 王峥嵘.在学科教学中渗透劳动教育的策略[J].辽宁教育.2020(22)
[2] 章振乐.劳动教育的时代转型——以富春七小新劳动教育探索为例[J].人民教育.2019(22)
[3] 钟绍英.“四维劳动教育”的校本实践[J].教育科学论坛.2020(10)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