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亚平
湖北省英山县杨柳湾镇土门河希望小学 438715
摘要:数学这个学科一直是我国小学义务教育小学阶段的一个重点学科,对学生的学习起到十分重要的作用。在大别山区普通学校中,各教育方面基础教育资源相对比较匮乏,尤其主要是由于现代教育信息网络技术在学校课堂教学过程中的广泛应用。在小学基础数学课堂教学中,教师基于培养学生的综合核心数学素养和从出发点在应用当前现代数学信息网络技术深入开展课堂教学的全过程,能够有效使中小学生由"接受知识"知识转变到成为学生自主独立学习基础知识,从而大大提高中小学生自主掌握基础知识的综合能力,激发师生学习应用数学的积极兴趣。本课题研究以我国山区中等学校问题为研究背景,从学生课堂教学的理论实践过程角度观点出发,对山区小学学生数学课堂教学实践过程问题进行案例分析,旨在努力促进我国山区中等学校学生数学课堂教学实践能力的不断改善,加强其数学教师队伍建设。
关键词:山区学校;小学数学;现代信息技术;教学实践;
数学教育在我中小学和各学科德育教学中一直有着十分重要的指导作用。数学基础学科建设重在教育培养广大学生的自主综合数学思维,因此在学科教学实践过程中,教师可以借助利用现代数学信息网络技术将传统数学基础理论知识直接转化成较为更为直观的现代数学知识,能够有效提升广大学生自主学习现代数学的综合能力,促进其数学思维的综合发展。教师在对每个学生的学习教学管理过程中,要特别注重以教师引导学生为主,培养每个学生能够自主掌握学习基础数学,应用学习数学的思维能力,让每个学生能够有一种数学化的思维,能够应用数学思维思考问题,这也是当下数学学科教学的基础要求。
1.山区小学数学教学的现状
山区学校的教育资源贫乏,尤其在教学硬件设施上。现代数学信息网络技术在课堂教学管理过程中可以起到非常重要的主导作用,其能将数学教材的重要知识点及内容形象的化地展示在各种多媒体上,学生通过使用多媒体学习能够更加直观的理解学习相关数学知识。比如,在学习图形几何时,如果没有现在信息技术的应用,学生就不能形象直观地理解图形,导致数学思维欠缺。
此外,在小学数学教学过程中,教师往往以学生"掌握多少"来评价学生的核心素养,而学生以"学会多少"来衡量自己的数学知识。这个过程在一定程度上忽略了学生的自主学习。这种教学模式下,教师讲得多,学生学得多,但是这种情况对于每一个学生而言,知识的掌握情况都是一样的,往往会出现都是所谓的"好学生",也就是学生数学学科的核心素养的高低取决于教师"讲的多和少",而与学生的能力没有关系。
2.基于现代信息技术的小学数学教学实践
首先,应用新的现代教育信息教学技术需要改变传统的"以教为主"的课堂教学模式,培养学生自主学习数学的能力,提升学生学习兴趣,提高课堂教学效率。应用这种现代数学信息网络技术,可以帮助搭建一个数学知识学习平台,其中还可以为广大学生量身模拟出一个一种能够将这些理论知识要点加以结合实践的学习环境,帮助广大学生将这些理论知识点加以进行深入次的理解,促进广大学生的集体自主综合学习。在我国数学逻辑教学发展过程中"授之以鱼不如授之以渔",除了旨在传授广大学生掌握加减乘除等系列基础性的数学知识之外,更重要的意义是旨在培养广大学生的独立数学逻辑思维,提高其数学逻辑性和分析思维能力。因此,在实际体育教学工作过程中,应用各种现代数学信息网络技术将数学理论知识以直观的教学形式真实呈现,可以进一步增强培养广大学生的实际数学知识综合性和思维能力,提升广大学生对实际数学知识的灵活性和应用。
这一点就十分要求数学教师在语文教学过程设计上一定要紧紧以语文教学设计目标过程为设计中心,有意识地在语文教学设计过程中注重培养广大学生独立学习语文数学的逻辑思维能力。
其次,在利用现代信息技术的数学教学实践中,要注重学生教学的能力和实际学到的知识想平衡。举例子来说,学生的能力是不同的,但是如果所有学生都只是接受了教师在课堂上传授的知识,那么就会失去"学生自身能力"的作用。比如能力高的学生在一节数学课中掌握了90%的内容,能力低的学生在一节课中也掌握了90%,表面上看是对等的,但实质上已经出现了偏差,所以基于现代信息技术数学的目标就是要立足于消除这种偏差,提升学生自我学习的能力。
此外,在利用现代信息技术的数学教学实践中,要促进学生的深度学习。学生深度学习是时代召唤的观点,其强调要注重学生对知识的深度学习。这与心理学动机研究中的浅层学习策略和深层学习策略不谋而合。浅层学习策略则是学生对知识的记忆和初步理解而深层学习策略则注重学生对知识的现实应用以及深入的分析,甚至是创新。要做到想真正实现针对学生的深层次化学习,教师就首先应该做到要通过整合课堂教学内容,由学生数学知识的起点延伸到学生数学问题思维,从而通过构建交互互相联系的课堂教学活动设计,创设一个深度化的学习活动情境。但是要真正实现学生的深层学习,可能需要一个过程,作为教师我们需要不断探索这个过程,而学生也需要有一个不断适应的过程。
最后,在利用现代信息技术的数学教学实践中,需要加强数学教师对教学实践的探究。教师在教学课堂中起到引导的作用,因此一节好的数学课,离不开教师的深层次的探究。这就要求在日常备课中要注意一下几点:第一,认真研究小学阶段数学学科学习的课程标准。课程标准是教师开展教学的指向标,所以课程的开展一定要以课标为基准,点对点的落实课标的每一个关键点。第二,分析教材结构,把握知识点的联系。这就要求我们在教学组织过程中,要注重知识之间的衔接,把握课程知识的进度,以及数学知识的难度和知识点衔接的梯度,从而保证学生学习知识过程的循序渐进和逐级进阶。
4.结语
在当前山区普通学校基础教育资源落后的时代背景下,基于利用现代移动信息网络技术的学校教学教育过程管理显得尤为重要,因此在学校教学管理过程中,教师在充分借助利用现代移动信息网络技术的教学基础上,更是要以培养学生个体为学习中心,注重促进学生个体自主发展学习创新能力的不断培养。因此在课堂教学探究过程中,舞台的一个主角必然要由舞台教师自己转变成作为舞台学生,而舞台教师则要作为舞台引导者,引导者使学生不由自主进行探究,合作学习。
参考文献
[1] 丁玉东. 运用现代信息技术,提高小学数学课堂教学效率[J]. 小学时代(教师), 2011, 000(003):49-49.
[2] 李畅. 打造小学数学高效课堂策略初探[J]. 学周刊, 2015(9):39-39.
[3] 马云鹏. 深度学习的理解与实践模式——以小学数学学科为例[J]. 课程.教材.教法, 2017(04):60-67.
[4] 黄学来. 现代信息技术与小学数学教学整合的思考[J]. 教育现代化:电子版, 2017, 000(013):0185-0185.
[5] 杨志东. 现代信息技术与小学数学教学的有机结合[J]. 科教文汇, 2016, 372(12):119-120.
[6] 次尼. 农村小学数学教学中使用现代信息技术的现状及思考[J]. 少儿科学周刊:教育版, 2014(6).
[7] 金丽. 小学数学教学中现代信息技术的应用[J]. 教育探索与实践, 2015, 000(001):P.59-6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