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班主任组织开展社会实践活动的问题与对策分析

发表时间:2021/5/13   来源:《中小学教育》2021年4期(下)   作者: 张丽霞
[导读] 初中阶段是学生能力和意识的塑造阶段和发展阶段
        张丽霞
        北海市第一中学  536000
        摘要:初中阶段是学生能力和意识的塑造阶段和发展阶段,班主任在初中阶段的教学中发挥着相当重要的作用,在很大程度上影响着学生的学习生涯甚至是整个人生。所以说,在初中阶段开展一定的社会实践活动有利于学生综合素质和能力的提高,增进学生与班主任老师之间的情感沟通,有效地解决教学工作中的问题,促进教学质量和水平的提升。
        关键词:初中阶段 班主任 社会实践活动 问题与对策
        新课程改革为初中阶段的教学目标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通过开展相应的社会实践活动能够帮助学生能力和意识的提高,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为初中阶段的教学工作奠定良好的基础。但是目前在初中社会实践活动中还存在着一些问题或不足,在一定程度上对社会实践活动提高学生综合素养造成了不利的影响。本文对目前初中阶段社会实践活动中存在的问题进行了分析,并且探讨了一些针对性地改进策略,希望能够为相关工作提供一定的帮助。
        一.班主任在初中阶段社会实践活动过程中发挥的作用
        1.组织作用
        班主任是社会实践活动的主要管理者,同时也是社会实践的组织者和创建者,在活动开展前,班主任需要对活动形式、地点、方案以及目标进行详细的分析和研究,通过良好的组织工作能够提高社会实践的活动效果,有效增进师生之间的情感,提高整个初中阶段的教学效果。需要注意的是,仅仅依靠班主任的组织工作并不能顺利的达到活动的教学目的,还需要班干部积极地配合班主任进行管理。
        2.引导作用
        社会实践活动的顺利开展需要班主任积极地进行引导,使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得到充分地发挥,进而促进学生综合能力和素养的提高,这同样也是社会实践活动开展的主要目的之一。同时班主任也要注重对于自身能力和素养的提高,进而在社会实践活动中发挥出更好的引导作用。
        3.培育作用
        通过开展社会实践活动能够有效地培养学生的各种能力和意识,达到教学活动的最终目的。所以说,班主任在初中阶段的社会实践活动中同样发挥着培育学生的作用。
        二.初中阶段社会实践活动中存在的问题与不足
        1.学生的叛逆心理和行为
        初中阶段正是学生进入青春期的萌芽阶段,这个阶段正是学生叛逆心理严重的时期,具体表现为不听从父母和教师的教导,总是与父母或教师的要求相背离,这种叛逆心理也会相应地出现在社会实践活动的教学中,在一定程度上为社会实践活动的顺利开展造成一定的困难,减少了社会实践活动的教学效果。
        2.学生缺乏一定的自主能力
        学生自主实践能力的缺乏主要表现在初中阶段的学习中,具体表现为不能独立地思考和完成教师布置的任务,在学习过程中需要教师进行监管和引导。究其原因,是因为初中阶段生心智尚不成熟,但是需要学习的课程较多,学习的环境也较为压抑,进而导致学生的自主实践能力没有得到一定的锻炼和发展,学生在这样的心理基础上参加社会实践活动可能不会取得预想的教学效果,甚至是适得其反,给学生的心理留下一定的阴影。


        3.缺少一定的集体意识
        在当前阶段,学生的自我意识越来越明显,具体表现为,只考虑自身的利益,以自己的喜好作为处理事情的准则,在学习和生活中缺乏一定的集体意识,而社会实践活动需要集体互相配合完成,这就给社会实践活动的顺利开展造成一定的困难和阻碍。
        三.初中阶段顺利开展社会实践活动的对策
        在初中阶段,学生的学习压力较大,而且学生的心智尚不成熟,缺少一定的意识和能力,给社会实践活动的顺利开展造成一定的阻碍。所以说,班主任要积极的分析在社会实践活动中存在的问题,并且采取相应的对策促进社会实践活动顺利进行,并取得相应的教学效果。
        1.加强对于学生心理的建设工作
        顺利开展相关教学活动的必要前提就是加强对于学生心理建设的工作,及哦教师应该注重对于学生身心发展规律的分析,根据实际情况开展针对性较强的社会实践活动,为学生营造轻松愉快的活动氛围,让学生在丰富多彩的社会实践活动中放松身心,并且锻炼一定的社会实践能力,促进学生社会见识的增长,确保在初中阶段学生身体和心理的健康成长。例如,班主任可以组织学生去听一些关于心理健康的讲座,使学生们了解自身的心理状况,并且能够自我进行心理疏导,保持心理上的健康,通过开展这种形式的社会实践活动,不仅能够取得相应的活动效果,还能够促进学生心理的健康成长。
        2.积极引导学生进行自主实践
        培养学生的自主能力也是初中阶段社会实践活动的主要教学目的,同样也是教师开展各种形式教学活动的主要任务,并且能够促进学生其他相关能力的提升。所以说,班主任要注重对于学生自主实践能力的提升,使学生能够自主地完成社会实践活动中的学习任务。提高学生的自主实践能力的措施具体如下:第一,班主任需要对学生进行正确合理的引导,通过一定的引导工作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生的实践热情,促进学生实践能力和素养的提升。第二,班主任要合理地发挥班干部的作用,注重对于班干部能力和素养的培育,使班干部能够积极有效地配合班主任的社会实践教学活动,班主任可以在班干部的配合下建立一些社会实践学习小组,在活动过程中可以对各个小组的实践学习进行一定的考核,促进学生综合能力和素养的提高。
        3.积极培养学生的集体意识
        目前初中学生普遍缺乏一定的集体意识,将自身的喜好作为判断和处理事情的准则,这就给社会实践活动的顺利开展造成一定的困难,也不利于教学活动中班集体的团结,也为班主任的工作带来一定的困难。所以说,班主任要加强对于学生集体意识的培养,通过积极开展一些集体性的课外活动,增进学生之间的沟通,构建一个互相帮助、勠力同心的班集体,为学生们营造团结友好的学习环境。
         结语
        综上所述,目前在初中阶段的社会实践活动中存在着一系列的问题,班主任要善于发现这些问题,并且正确发挥自身的组织、引导以及培育作用,提高社会实践活动的教学质量,促进学生综合素养和能力的提高。
         参考文献:
        [1]蔡艳军. 提高中学生参与社会实践活动实效性的对策与思考[J]. 读书文摘(中), 2019(3):0284-0284.
        [2]黄东桂. 初中班主任德育工作的探索与实践[J]. 科教导刊(电子版), 2019(15):71-71.
        [3]何红燕. 浅谈初中班主任管理中的问题与对策[C]// 2020年教育信息化与教育技术创新学术论坛(贵阳会场)论文集(三). 2020.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