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初中物理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

发表时间:2021/5/13   来源:《中小学教育》2021年4期(下)   作者:谢鉴锋
[导读] 初中物理主要是对自然界各种现象和规律的总结和研究
        谢鉴锋
        广东梅州市五华县油田中学  514400
        摘要:初中物理主要是对自然界各种现象和规律的总结和研究,其中包含声、光、热、力等知识。初中物理学科知识体系复杂,繁琐,教师只有在教学中可以引导学生自主学习发现问题、研究问题、实验问题、归纳总结问题,才能把抽象的物理概念和现象生动化、形象化,便于学生在自主学习的探索过程中能够更好地理解和消化,从而让学生养成自主学习初中物理的好习惯。
        关键词:初中 物理教学 如何培养学生 自主学习能力
        引言
        新课改明确指出了教师在新时期的教学中应当转变学生的学习方式,提升学生主动学习的意识与能力。所以,初中物理教师在教学中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完全符合课程改革与发展的要求,具有非常重要的现实意义。但是,在当前的教学中,部分初中物理教师未能认识到学生自主学习的重要性,仍然沿用着比较传统的教学模式,造成了一些教学问题。针对此现状,教师就需要进一步加强引导学生自主学习的教育工作。
一、转变观念
        初中物理教师要转变自己的教育理念,把学生放在主体地位,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教师自己要重视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通过鼓励、引导等方式让学生有充分发挥的空间,创造学生自主学习的环境。让学生和初中物理教师都能够接受自主学习,从而建立起对物理学习的信心。初中教师要从传统的教学方式转变过来,不能因为担心教学任务完不成或者其他原因,不给学生自主展示自己的机会,要在课堂上鼓励学生提出问题、引导学生思考自己的问题,让学生在自主学习探索中解决问题,从而帮助学生建立初中物理学科学习的信心。学生坚定了自主学习的理念,极大地激发了学生学习物理的兴趣。加深了学生学习物理知识的理解能力,让学生的物理应用能力得到了提高。
二、利用导学案引导学生自主预习
        课前预习的过程能够使学生提前了解新授课程的基本内容,降低学生在课堂上的学习难度。例如,在教学《透镜》的知识时,教师可以结合“凸透镜、凹透镜”等知识设计导学案,帮助学生明确“了解透镜的焦点、焦距”等自主学习目标和“掌握凸透镜和凹透镜对光的作用”等自主学习重点,为学生制订“光直线传播的条件”的阅读内容和“凸透镜与凹透镜的区别”的探究内容。在设计好导学案之后,教师就可以让学生结合导学案展开自主预习,同时教导学生在之后的学习中自主制订学习目标,并按计划进行学习过程。
三、创造自主学习氛围
        初中物理教师应该注意在课堂上与学生保持良好的沟通,在教学中尊重学生,平等对待每一位学生关心学生的学习成长,让学生始终保持良好的物理学习状态。初中物理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注意课堂上的气氛,物理知识比较抽象,平铺直叙的教学方式容易让学生精神高度紧张,长时间如此学生物理学习容易疲惫。

因此,初中教师在教学时要让自己的课变得生动形象,多引导学生自主提出问题,活跃课堂气氛,让学生在轻松的课堂氛围中完成对物理知识的自主学习讨论。例如,在“声现象”这一章里,教师可以先播放一段优美的音乐,之后让学生放开讨论生活中的声音现象。之后请学生谈一下学生讨论过程中的声音和教师播放的音乐,哪个更让人喜欢,为什么?谈谈自己的感受。教师充分给学生创造自主学习讨论的空间,通过引导学生对现象的评价得出噪声与环保的关系。
四、开展物理实验活动强化学生自主学习能力
        在传统的初中物理教学课堂上,学生在被动接受知识的过程中,无法锻炼自身的主动学习思维,思维开始变得迟钝,只会遵循教师的引导,无法在头脑中形成独立的思维网络,对学习形成一种机械式的反应。初中物理学科包含着许多较为复杂的概念,这些概念在学生学习过程中是一大难题。教师应该善于利用这些常见的物理概念,并将其融入到日常生活中,利用常见的实践活动鼓励学生自主探究这些普遍的物理规律。教师可以先向学生传授常见的物理概念,引导学生通过这一概念推导出其背后的定律、规律以及现象。举例来说,教师在向学生讲授平面镜成像特点这一部分物理知识时,应该给予学生适当的指导,但不可完全放任学生独自操作。学生全程进行独立操作可能会遇到一定的困难,如果无法得到及时解决,则无法在规定的时间完成实践活动,完成教师布置的学习任务,甚至有可能导致实验由一个人主导其他人围观的现象,无法训练所有学生的动手实践能力。教师在向学生初次布置探究性实验任务时,应该在教学目标设置时对小组成员进行科学合理的分工,保障每一个小组成员都能够拥有独立的实践任务。除此之外,教师还可以引导学生在实践过程中进行实验方案的变更与讨论,得出最佳的实践方案,通过这一过程,学生可以在实践结束后得到满意的学习成果,实现物理实践活动的最佳效用。学生的整个物理实验过程,凭借自身的独立实践能力完成,因此,在活动成功后可以获得一定的学习成就感,在今后的学习过程中,可以充分发挥自主学习能力,独立收获知识。
五、适当开展课外实践活动
        初中物理是一门与社会生活密切相关的学科,其教学在一定程度上是为了提升学生的实际生活能力。课外实践活动是将学科知识和现实生活联系起来的一种有效方式,能够带给学生更加真实的学习感受。例如,在教学《机械能及其转化》时,教师可以带领学生体验射箭运动,让学生在射箭的过程中自主感受弓的弹性势能和箭的动能的变化情况。另外,教师也可以利用课余时间带领学生体验过山车的娱乐项目,让学生自主思考过山车在不同点的动能与势能变化情况,以此来加强学生对生活中机械能的自主认识,提升学生的自主实践能力。
结束语
        初中物理教师在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过程中要仔细观察每个学生的特点,注意学生的物理基础情况,增强学生自主学习物理的兴趣,发挥物理理论和实验的学科特点,不断探索促进学生自主学习的方法,从而把自主学习变成学生学习物理的习惯,教师能够在这个过程中不断提高自己的教学水平,学生的学习效率和成绩都会有极大的提高。
参考文献
[1]赵宏伟.试析如何在初中物理教学中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J].天天爱科学(教育前沿),2020(08):143.
[2]贡保草.初中物理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J].当代家庭教育,2020(17):95.
[3]田麦东.浅谈初中物理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J].新课程,2020(19):202-203.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