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山市中小学生心理健康状况调查分析

发表时间:2021/5/13   来源:《中小学教育》2021年4期(下)   作者:任志阳 马培同 范思思
[导读] 本文通过对唐山市中小学生心理健康状况进行调查
        任志阳 马培同 范思思
        华北理工大学机械工程学院 河北 唐山;063210
        摘要 本文通过对唐山市中小学生心理健康状况进行调查,随机选取唐山市的一些中小学校学生为调查对象,采用分层整群抽样法分别对初中三个年级和小学六个年级进行抽样调查,并对结果进行整理分析得出唐山市中小学生的心理健康状况在学习焦虑、自责倾向、过敏倾向等方面存在一定的问题,其中初中生与小学生之间的心理健康水平有显著的差异,初中学生的心理健康水平要低于小学生。
        关键词:唐山市;中小学生;心理健康
         0 引言
        中小学生正处在身心发展的关键期, 由于其成长的特殊性使得社会经验不充足,相对于其他人群更容易受到一些因素的影响。随着国家迈入新时代, 中小学生各方面的培养都在增加,使得其学习压力增大的同时人机交往关系也在增大。从而导致中小学生成为各种心理健康问题的高发群体。在中小学生成长的过程中儿童时期的心理状况最为关键,将会对学生的一生产生深远的影响。各大家庭、社区、学校以及政府都为了学生的身心健康发展寻找不同的方法、采取不同的行动。但是不同地区的文化和经济存在较大的差异,使得不同地区的中小学生的心理健康状况存在很大的差别。正处于儿童青少年阶段的中小学生,其身心状况正处于迅速发展的阶段,使得中小学生们面临的压力也在快速增长。然而在他们成长过程中有着适度压力对其身心健康发展、工作和学习效率均有极大地提高。但随着生活节奏的逐渐加快,他们所承受的压力已经远超他们所能承受的极限,常常会对中小学生的身心发展引起不利的后果,而这些后果可能会对中小学生的身体、情绪、内心等造成巨大的困扰。其中国内外有些调查结果显示,学生在中学时期,有着不同程度的心理健康问题的学生所占比例相当高。由此可见,中小学生在成长过程中所面临的心理健康问题已变得很严重,所以根据唐山发展情况全面了解该地区中小学生心理健康状况已经变得很重要。只有减轻中学生的心理压力,加强心理健康素质才能促进其身心的健康发展。
1 中小学学生身心健康发展现状
        通过查阅资料了解,当下我国处于中学阶段的学生中受心理困扰的学生有很多。本文对于这些造成学生心理困扰的问题的可能原因进行分析:
        (1)个体因素
        在学生成长过程中,其个体的经历、能力、智力和品质等均存在不同的区别,使的他们在在个人风格和认知等方面也存在不同程度的差异。

其中学生在对不同的事物的状态的认识也大不相同,最后导致学生的各种心理困扰。而初中阶段是一个学生的青春期,其更大程度上会比较叛逆和固执,且在对待一些事情方面也较偏激。
(2)家庭因素
        当下,中小学的学生其行为心理的发展等都处于关键阶段,其中家庭环境在中小学生的心理健康状况方面的影响中占据重要的作用。在过去的研究中,其家庭环境因素和中小学生的心理健康有很大的联系。家庭环境的不和谐会扭曲和阻碍中小学生的正常发展,导致其产生心理困扰的重要原因。而家庭成员关系的紧张和父母的时常冲突等也会在不同程度上加重心理困扰。这种心理困扰多数会对学生的心理成长等造成不良影响,且伴随孩子一生,而心理困扰问题又会反作用与家庭,最后形成恶性循环。调查结果显示,现在独生子女已经成为学校的学生主体。而独生子女有部分是从小在父母的宠爱和各种保护下成长的,对父母的依赖过于严重,遇事缺少独立意识。这类学生一旦对家庭养成依赖心理,则在以后的生活中遭遇失败和挫折等就会导致其意志崩塌而不能自拔,甚至轻生。其次是家庭对孩子的教育不当而导致中小学生的心理的困扰,孩子的青春期一直都是热点话题,而这种教育多数是家长的家庭教育知识匮乏,其人才观和教育观不正确,在教育孩子的过程中不顾孩子的感受强行对其进行教育,最后产生各种心理困扰问题。
(3)学校因素
        目前,我国的中小学教育现状和教育体制中存在许多对中小学生心理成长的不良因素。同时,许多学校均过于看重升学率,从而加强课内教学,忽视对学生的其他方面的教育;着重对学校的尖子生进行培育,对后进行不闻不问等现象也较为严重;对待学生不顾其身心的健康发展,过分注重学生的成绩等等,这些都会造成孩子的各种心理问题。
(4)社会因素
        目前,许多中小学均处于封闭管理,学生接触最多的就是老师和家长,其内心较为干净,而社会上的各种行为、思想和文化及其混合物等,以及西方的一些文化对孩子的影响,均会不同程度对孩子的心理产生各种干扰。例如一些歌舞厅、电子游戏厅和网吧等公共娱乐场所很多是以盈利为目的,置中小学生心理健康问题于不顾,允许未成年人进入这些娱乐场所。
2 结论
        研究结果显示导致唐山市中小学生的心理健康水平存在不同差异的原因还可能有一些其他的因素。例如,家庭关系、生活习惯、父母健康状况、家庭教养方式、早期童年经历、父母职业、同学间关系、家庭经济情况等有关,因此要提高唐山市中小学生心理健康状况需从多方面出发,各因素是相互影响的,在改善其中一个因素时,不要顾此失彼,应该齐头并进,为他们创造良好的氛围,使其健康快乐的成长。
6 参考文献
[1]韩丽芳.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的现状和发展分析[J].中国教育学刊,2020(S1):10-11.
[2]姚坤,施聪莺,邓铸.江苏省中小学校心理健康教育现状调查研究[J].吉林省教育学院学报,2018,34(02):9-14.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