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艳
广西壮族自治区贺州市富川瑶族自治县富阳镇羊公完全小学 542700
摘要:小学阶段培养学生阅读能力是一个十分重要的环节。在有助于学生自身语文素养培养的同时,又可以增强对其他科目的理解。所以,为了提高学生们的阅读兴趣,现阶段很多小学语文阅读教学的过程中都开始融入信息技术,并且获得了一定的成效。本文结合笔者自身经历,为大家整理出几点有关将信息技术融入阅读课堂的教学方案。
关键词:小学语文;阅读教育;信息技术;教学方法
引言:在小学语文阅读课堂中,信息技术的融入,可以极大丰富学生们的想象力和激发学习热情。教师可以通过运用信息技术增进学生们对文章的阅读理解和感受,而小学阅读能力的培养又是为日后学习打下良好基础的铺垫。所以,信息技术和阅读教学的有机融合成为了必须探讨的话题。
一、运用信息技术,激发阅读兴趣
在传统的小学语文课堂教学中,老师只是一味地进行知识的讲解,也就是我们说的“一言堂”。尽管小学生的年龄较小,自学能力比较差,大部分时间需要依靠老师来学习,但这也在一定程度上弱化了小学语文的阅读教学。为了改善这一现象,小学语文教师就要主动地为课堂引入信息技术,通过音、视频的形式激发阅读兴趣,让学生们自主地进行文章的阅读及学习,进一步讲还可以培养他们独立学习的习惯。
例如,在开展小学语文的教学过程中,为了使学生加深对《爬山虎的脚》这一篇课文的印象,教师可以组织学生观看有关爬山虎的图文介绍,使学生通过图像资料对爬山虎这一植物有客观的认识,在这个基础上,再让学生带着对爬山虎的“脚”的疑问对文章进行阅读。上面所讲的教学案例有利于开阔学生的视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小学语文教学在信息技术的应用下变得更有趣,更高效;再比如,讲到《文言文两则》的时候,由于是较为晦涩难懂的文言文,给学生们造成了很大的阅读障碍。所以,我就在网络上找到了“囊萤夜读”和“铁杵成针”这两篇文章的动画片给学生们播放。在看完动画之后,学生们对这两篇文章都有了大致的印象,阅读也变得简单容易起来。总之,教师可以合理利用信息技术的现代技术手段,丰富阅读方式,为学生们打造愉快生动的阅读氛围。
二、运用信息技术,丰富阅读内容
众所周知,课本中的阅读内容是有限的,如果将书中内容反复咀嚼,对于现阶段耐心和定力不足的小学生而言,会造成阅读兴趣的大量流失和课堂教学的枯燥乏味。所以,利用信息技术丰富学生们的课上阅读素材,对于提高学生们的阅读兴趣就显得十分重要。
在我的阅读课堂上,我经常会结合课本内容,在网上寻找一些与之相匹配的课外素材,和学生们进行分享和阅读。如,在讲到《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的时候,这一课主要讲述了少年周恩来在课堂上立下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的爱国誓言。在上课之前,我会在网络上提前找到周总理生平的事迹和对中华民族的伟大贡献,然后在电子白板上为学生们展示,在充分调动起课堂氛围后,向同学们抛出一个问题“为什么周总理的爱国热情贯彻始终?”,然后要求同学们在课文中寻找答案,这样一来不仅可以激发阅读兴趣,而且丰富了课堂阅读的内容,扩展了学生们的知识面。
三、运用信息技术,渲染阅读氛围
在课堂上,营造良好的阅读氛围是将学生们带入到文本中的关键环节。所以,通过信息技术的合理使用,渲染课堂阅读氛围也是有效提高教学质量和阅读效率的途径之一。这就需要教师结合教材内容,在阅读之前提前准备好与教学内容相匹配的图片、音乐等。
例如,在进行小学语文四年级教学过程中,学习《小英雄雨来》时,教师可以利用网络现有的资源,让学生观看芦苇荡的图片和日军扫荡的影像资料,激发学生的好奇心与爱国之情。然后在渲染出一定情感氛围的基础上,组织学生开展对课文的阅读,每阅读一个段落,就可以挑选一名学生对该段落进行分析,让他们通过阅读逐步了解课文主人公的情感变化及走向,在提高学生阅读能力的同时,使学生慢慢感悟文章作者所灌注的情感;在进行《乡下人家》这一课的讲解时,教师们可以从网上搜寻一些有关于乡村生活的图片和视频,在讲课之前,通过多媒体来为学生们进行播放。通过这样的方式,带给学生们感官上的冲击,让学生们真切直观的认识到乡村生活的祥和与恬静。在播放完毕之后,学生们就会凭借着多媒体激发的兴趣来主动阅读这篇课文,而观看后的画面就会自动代入到学生们的阅读中,为学生提供更加深入的理解。
四、运用信息技术,开拓阅读途径
信息技术不仅可以成为课堂上辅助学生阅读的工具,在课余时间也应该进行充分利用来提高学生们的阅读水平。这就需要教师合理组织学生们的课余时间,引导学生们在课下进行主动阅读,在阅读中发现乐趣。
受益于信息技术的高度发达,学生们足不出户便可以接触到丰富的阅读世界,不必为了读书而特意去书店购买或去图书馆借阅。但是网络上的信息十分的混乱,没有经过筛选。语文教师要做的则是为学生们制定一个每周的阅读计划,并告知学生哪些书是适合他们现在读的,杜绝发生学生们在网络上受到不良信息荼毒的现象。或者,教师可以利用互联网技术为学生提供电子书目和阅读网站等,教师可以将这些电子书打包,发送到班级群中,让学生们在课余时间里接触一些和课本不一样的阅读,不仅可以提高学生们的阅读能力,还可以培养阅读兴趣;除了为学生们推荐书目以外,语文教师还可以建立专属的阅读聊天室。在聊天室中,学生们可以互相交流读书心得,发表读书体验,像其他同学推荐书目等,在思想的碰撞中,延展不同的阅读思路。当学生们阅读中遇到难以理解的问题时,也可以利用聊天室这个平台向教师寻求帮助,及时解决阅读的问题。
结束:总而言之,在将信息技术和阅读课堂进行有机结合的过程中,还存在着诸多漏洞和阻力,原来需要小学语文教师经过不断探索,在教育过程中运用科学合理的教学方法,最终达到提高学生语文素养的理想效果。
参考文献
[1]孙志才.信息技术环境下小学语文阅读翻转课堂教学的研究[J].文理导航,2020(18):62-62.
[2]文豪.信息技术背景下小学语文阅读教学[J].幸福生活指南,2018(40):0102-0102.
[3]赖露.浅析现代信息技术下小学语文阅读教学策略[J].数码设计,2020,9(13):212-212.
[4]郭晓艳.浅析信息技术下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的审美构建[J].数码设计,2017,6(13):199-19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