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心素养导向下的高中语文古诗词教学策略探讨

发表时间:2021/5/13   来源:《中小学教育》2021年第4期(下)   作者:李雪蓉
[导读] 在高中语文课程教学中,古诗词教学在培养学生道德文化素养以及促进学生全面化发展方
        李雪蓉
        四川省剑门关高级中学     628317  
        摘要:在高中语文课程教学中,古诗词教学在培养学生道德文化素养以及促进学生全面化发展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为改善当前教育教学现状,对教育教学模式进行不断优化调整,是现阶段语文课程教学改革的重中之重。鉴于此,本文主要立足高中语文古诗词教学,基于核心素养导向就课程教学优化策略展开了深入探讨。
        关键词:高中语文;古诗词教学;模式探讨
        引言:近年来随着教育体系改革的不断深化,囊括中国优秀文化思想的古诗词,课程教学工作也受到了教育工作者的高度关注,基于核心素养导向对教育教学模式进行不断优化和调整,是目前提高学生核心能力、帮助学生掌握基本知识和技能以及促进学生全面化发展的重要战略基础。
        一、提高对学生“读写能力”培养的重视度
        相比语文课程体系的其它教学内容,古诗词由于内容丰富且风格多变,为改善当前教育教学现状,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教育工作者在课程教学中需从根本上注重对学生“读写能力”培养的重视度,通过加强对学生的语言技巧教学和音韵知识教学,在潜移默化中消除学生对古诗词学习的抵触情绪和抗拒心理,不断地提升和发展学生学习思维。古诗词课程教学活动开始时,“读写能力”对理解古诗词内容和风格具有重要意义,在能力培养过程中一方面教育工作者需减少对词句的讲解,通过组织学生去学习和辨析语言技巧(修辞手法、表达方式和表现手法),来加深他们对古诗词含义的认知和理解,由此在不断提高学生自主学习意识和能力的同时,慢慢掌握古诗词的韵律和节奏;另一方面教育工作者还需确保在古诗词教学中,“古诗词格律要素讲解”工作的规范化开展,从而在帮助学生明确了解格律诗特点的同时能主动深入到诗词的意境当中,以此在全面掌握和了解作业创作意图的基础上能主动地去模仿和创作诗句,进而不断地消除他们对古诗词课程学习的抗拒情绪。如在进行《锦瑟》教学时,教育工作者除了要保证语言技巧教学工作有序、有效开展外,还要从音韵层面对全文押韵内容进行系统化讲解,并带领学生去学习和了解诗词当中的节奏,由此在不断提高学生“读写能力”的同时,激发他们学习的主观能动性。
        二、加强对学生“思维发展和提升”的关注度
        高中语文文本中的古诗词,大多是经过教研机构不断筛选的,在一定程度上对学生文学修养的培养具有重要的积极意义,但在具体化课程教学中,由于诗词年代较为久远,学生在理解和学习过程中往往存在一定的抵触情绪,无法很好地掌握诗词中的主题思想和内涵,这对学生的全面化发展而言是极其不利的。

伴随教育体系改革的不断深化,为熏陶和感染学生情感,在课程教学改革中,教育工作者需从根本上提高对学生“思维发展和提升”的重视度,具体来讲就是通过创设教育教学情境来体察诗性和领悟诗词意向。在古诗词课程教学中,为加深学生对古诗词的理解,激发他们自主学习积极性,一方面教育工作者需在课程教学时带领学生去体察古诗词的立意和创作背景,由此在帮助学生更好地把握诗词主题思想的同时加深对内容的理解,做到使知识内化;另一方面教育工作者还要加强对古诗词结构特色讲解的重视度,在确保学生明确掌握诗词整体结构(开门见山、首尾呼应、抑扬顿挫等)的基础上,深入了解作业的创作意图。如在进行《归园田居》课程教学时,为进一步激发学生的主观能动性,激起他们的自主学习欲望,教育工作者需在课程教学活动开展过程中加强对古诗词语言特色和语言结构的讲解,在帮助学生掌握和了解知识内容的同时,通过借助多媒体等现代化教学工具播放电视剧《陶渊明》的一些片段,通过动态化画面在强化学生情感体验的同时使知识内化,并为其自主学习能力的有效激发打下坚实基础。
        三、加强对学生“鉴赏能力”培养的重视度
        在古诗词教学中,鉴赏能力的培养是基于核心素养下教育工作者课程教学改革的重中之重,对整体课程教学质量和效率的影响力也是十分巨大的。从某方面而言,在现阶段课程教学中,部分教育工作者由于受传统应试化教学理念根深蒂固的影响,始终将“提高学生文化成绩”作为课程教学的重中之重,学生鉴赏能力的培养没有受到关注度,长此以往在影响教学质量的同时,学生的自主学习效果也势必将大打折扣。就目前来看,古诗词教学中为进一步强化学生的“鉴赏能力”,一方面教育工作者需结合学生的认知规律和学习实况引导学生对古诗词中的意象去进行联想,从而在加深对作者所要表达情感理解的同时,有助于提高课程学习效果;另一方面教师还可在古诗词教学期间,通过带领学生进行角色扮演,由此带领学生深入古诗词意境中,以便于他们更好地掌握诗词所要传达的情感,加深对古诗词内容的理解和。
        四、结语
        言而总之,“核心素养”的培养是新课程教育体系改革下,教育工作者课程教学的重中之重,在提升学生思维以及审美鉴赏能力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基于核心素养对古诗词教育教学模式进行不断优化和调整,是现阶段确保传承和发扬古诗词文化的重要战略基础。
        
        参考文献:
        [1]胡传海.浅谈核心素养导向下的高中语文古诗词教学对策[J].教育观察(下旬),2019,12(08):101-103.
        [2]邱海芳.核心素养导向下的高中语文古诗词教学策略分析[J].长江丛刊,2019,12(11):144-147.
        [3]文红俊.核心素养导向下的高中语文古诗词教学策略[J].高考,2019,12(14):111-112.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