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思维导图在小学语文识字教学中的运用

发表时间:2021/5/13   来源:《中小学教育》2021年第4期(下)   作者:何珊秀
[导读] 识字教学在语文教学中有着无与伦比的重要作用,识字是整个语文学习中的开端,
        何珊秀
        广东省佛山市顺德区勒流光大小学  528322
        摘要:识字教学在语文教学中有着无与伦比的重要作用,识字是整个语文学习中的开端,它就像盖房子的砖瓦,一块一块慢慢累积起来,等积累的足够多之后就会成为一座坚实的房子语文也是如此,学生只有通过识字学习后识得更多生字,理解通过生字组成的词语的意思,读懂生字组成的句子的意思,通过这些词语、句子组成的文章也能逐渐理解学习。
        关键词:思维导图;小学语文;识字教学
        
        引言:思维导图作为近年来逐渐兴起的一种学习方法,被普遍的应用于各种工作内容的总结中,学生的学习归纳中,足以说明思维导图本身功能的强大和对于使用它的人群无论是上班族也好还是学生也好都有很大的帮助。而用思维导图通过调动学生的思维能力,能够提高学生的识字效率,得到更好饿效果。具体策略如下:
一、利用思维导图从结构和拼音两方面进行识字学习
        中国的汉字组成是有其规律的,无论是从字本身的结构来看还是通过学习字的发音的拼音来看都有其独特的分类,所以,利用思维导图从字的结构和拼音两个方面入手进行识字学习不失为一个好的方法。相较于传统的识字教学中语文教师就按照顺序将一个个毫无关联的汉字进行生硬的拼读教学和死记硬背外,利用思维导图可以将这些汉字进行归类,在有联系的基础上进行汉字学习能让小学生记得更快,学的更扎实。
        在结构分类这一方法中,具体的方法是将汉字的结构分为两个方面:独体字和合体字。在合体字中粗略的将其按照“上下结构”“上中下结构”“左右结构”“左中右结构”“包围结构”“半包围结构”等来进行区分,将这些汉字按照这些结构分类通过思维导图展示出来。例如,《赠刘景文》这篇古诗中,生字“景”就是很明显的上下结构,按照这一分类归到其位置,方便学生记忆。学生在学习拼音教学时,学生既可以利用拼音更好的记忆汉字,也会因为拼音发音相近而产生汉字混淆,因此,可以利用思维导图的方式进行拼音分类,让学生更好的进行拼音学习。具体的方法是可以利用思维导图将拼音分成“平舌音”“翘舌音”“前鼻音”“后鼻音”等类别。例如,在《卖火柴的小女孩》这一课文的学习中,句子“两腮通红,嘴上带着微笑”这一句子里就可以按照拼音分类将汉字进行分类记忆。
二、利用思维导图通过词语拓展的方式进行识字学习
        文字都有其相似性,汉字也不例外,在汉字的学习中,学生除了会因为拼音发音的相似性而认错字外,由于汉字本身的相似性而认错混淆更是常见的事情,而这一问题显然是小学生识字道路上的拦路虎、绊脚石,而在传统的汉字教学中,识字都是按照课文的生字来学习,不会将相似的汉字单独拿来讲解,所以要想更好的学习汉字,提高学习质量和学习效率,可以对症下药,通过思维导图将常见的相似的汉字进行“对比”和“添砖加瓦”来解决这一问题。


        第一,可以通过“比一比”的方法将学生学习过的容易混淆的相似汉字通过思维导图来进行罗列,让小学生通过直面他们的细微差别进行记忆区分。例如,将“夫”和“失”,“刃”和“办”等等诸多相似的汉字通过思维导图将他们都一一罗列在一起,教师通过讲解他们的不同之处和易混淆之处让小学生来加身记忆,减少认错的频率。第二,可以通过“加一加”的方法将小学生学过的字来加上一定的偏旁来组成新的字,通过思维导图来将这一过程展示出来,能够拓展学生的识字数和增强学生对于汉字之间联系的认知度。例如,学生中的“生”字,在这个独体字旁边加上偏旁“月”“女”等就成了“胜”“姓”字,这样就通过这一方式增加了学生的识字量,还深化了对于汉字结构的理解。
三、利用思维导图通过“图”解字义来进行识字学习
        在无数次的被应用并取得了良好的效果后,思维导图开始被更多的行业所应用,识字教学也顺应发展,尝试与其结合以求得到更好的教学效果。实际教学中,传统的识字教学往往通过手写和反复检查等方式来加深学生对于汉字的机械记忆,这一教学方法死板繁琐,且没有充分利用学生的思维优势。汉字还有一特点就是“一字多义”,一个字会有多个意思,这在小学生的学习记忆过程中也是一大记忆难点。而在小学生的学习思维中,形象思维往往更能让其对于学习的知识印象深刻。结合这两大特点,教师可以利用思维导图的方式帮助小学生深刻的记忆汉字的一词多义。
        所以在小学这个学生最先开始接触语文学习的时候,一定要重视对语文教学中识字的教学,运用恰当有效的教学方法让小学生在识字的时候打好基础,以便于更好的学习以后的语文内容。具体操作就是将一字的多个意思通过思维导图罗列出来并进行造词造句,让小学生通过在具体的语境当中去更好的理解这个字使用这个意思的时候所体现的含义。例如“回”这个字,它可以组成“回头”一词,此时“回”就代表着肢体动作,是一个动词;“回”本身还是一个少数民族的代称。在句子“小明回头一看,原来是回族姑娘小兰”这一句中,第一个“回”就是动词,表示转头的意思,第二个“回”则是民族的名称表示。在具体的句子里一放,意思一目了然,而且还有利于学生的快速记忆。
        结语:综上所述,可以通过思维导图将汉字利用各种方法进行分类罗列,让学生通过对比的方式直观的感受不同,从汉字的拼音、结构和字义等方面深刻的理解记忆,从而更好的进行汉字的识字学习,为以后的词语、句子和文章学习打下坚实的基础。
        
        参考文献
        [1]吴爱芳.思维导图在小学语文作文教学中的应用[J].福建教育,2020(13):24-25.
        [2]王雪.思维导图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应用研究[J].中国校外教育,2020(14):42-43.
        [3]韩敬玺.思维导图在小学语文课堂教学中的应用分析[J].亚太教育,2020(9):57-58.
        [4]赵莹莹.基于思维导图在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的运用分析[J].天津教育,2020(6):136-137.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