趣味教学让语文课堂更加高效——依托“一师一优课”活动体会

发表时间:2021/5/13   来源:《中小学教育》2021年第4期(下)   作者:冯智琼
[导读] 趣味教育思想的最早提出者是梁启超先生。
        冯智琼
        江西吉安县城关一小
        趣味教育思想的最早提出者是梁启超先生。
“趣味”二字是梁启超最大的人生信仰和教育理念,他曾在讲座、文章中不止一次地表达这个观点。他撰写了《趣味教育》《趣味主义》等文,认为:“第一,趣味是生活的原动力,趣味丧掉,生活便成了无意义。第二,既然如此,那么教育的方法,自然也跟着解决了。”
        趣味教学是采取多种教学手段使学生对书本上的抽象的知识产生兴趣,从而将其情绪由冷淡、排斥转变为积极主动的状态的教学方法。趣味教学法并不是对原有教育模式的摒弃,而是在原有教学模式中添加情感因素,以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为切入点,使学生能够更好的接受书本知识。
        一、趣味性的课堂教学
        小学低段语文教师要激发儿童的学习热情,必须根据儿童生理心理的特点,培养他们的学习兴趣和求知欲。因此,在小学低段语文教学中必须注意趣味性。如:用“找朋友”、“开火车”、“打电话”、“猜谜语”、“讲故事”、“编歌诀”等活动进行教学。
1、趣味性的导入
        小学语文趣味教学要从新课导入开始,以趣引入的新课能够有效激发学生的兴趣,使其快速地投入知识学习中。因此,教师要在结合教材内容的基础上,对课题导入进行精心设计,使课堂知识学习转化为具有趣味性的知识探索活动。导入的方式多种多样,可以运用“游戏引趣” “故事引趣”“悬念引趣”“谜语引趣”等。
        比如在执教一师一优课省级优课,二年级下册口语交际《奇妙的动物世界》中,我通过“游戏引趣”调动孩子的积极性。
案例分析:激趣,引发情感
        1、小朋友们,我们生活在一个绚丽多彩的世界里,动物是我们亲密的伙伴,因为它们的存在,使我们这个世界更加丰富多彩,生机勃勃!走进我们今天的口语交际《奇妙的动物世界》。
        2、老师今天带大家去动物乐园游玩,有两个守门的动物,一起去看看是谁吧!
 (1)、谜语
        一物长来真奇怪,肚皮下面长口袋,孩子袋里吃和睡,跑得不快跳得快。
        耳朵像蒲扇,身子像小山,鼻子长又长,帮人把活干。
        老师:同学们讲得都很好。让我们仔细听一听:噢,看看哪些小动物在和我们打招呼呢?
(2)、辨声音
         老师:同学们讲得都很好。让我们仔细听一听:噢,看看哪些小动物在和我们打招呼呢?
教师播放录有动物叫声,问这是谁的声音。学生边听边自由回答,可以模仿叫声。
(3)、活动 我来比划你来猜
        师:动物乐园正在开联欢会,我们过去瞧瞧。
        比赛规则: 每组派两个代表,一个同学比划动物的动作或声音,还可以语言描述,另一个同学猜猜这是什么动物。一分钟内猜出越多的同学获胜,将收到米奇送出的奖券。
        出示动物图片,游戏开始。
        这样生动有趣的新课导入形式的运用,能够使学生顿时兴致盎然,从而为教材内容的有效学习奠定基础。
小学低年级儿童,注意力集中时间短,自身好奇心强。课中游戏极大地激发了小学生的学习兴趣,有效提高了小学语文课堂效果。为了调动孩子学习的积极性,教师可以将所要讲授的语文知识编制成一个个小游戏,并制定游戏规则,然后带领孩子们通过游戏获取知识。
2、趣味性的朗读
部编版教材中提到:第一学段的阅读教学,最重要的是指导学生把课文读正确、读流利。要重视朗读指导,通过朗读培养语感。指导朗读要体现层次性,每次朗读都有不同的要求。那么对朗读能力的培养,也应该相继采取不同的方式。


        在朗读训练时,我们也可以尝试充分利用各种趣味元素,努力与朗读教学结合起来。把单调的朗读教学和兴趣盎然的表演活动结合起来,引导学生在兴趣中朗读,让学生人人动脑、动手、动口,从而有效激发学生朗读兴趣,丰富朗读形式,提高朗读能力,巩固朗读教学成果。
        比如在执教《比尾巴》一课中,通过师生一问一答、男女生互动、表演读等方式进行朗读教学,以学生为主体,激发学生朗读的兴趣。
        
3、趣味性的识字学习
        《小学语文新课程标准》对识字写字能力的要求第一学段第一条就是喜欢学习汉字,有主动识字的愿望。因此,教师要在识字教学中重视培养学生的识字趣味,通过各种有趣是识字方法,激发学生学习汉字的兴趣,提高识字质量,为学好母语打下坚实的基础。
比如在执教2018年一师一优课省级优课,二年级《传统节日》中,我首先确定学习目标:
(1)、 会认“传、统”等 15个生字,会写“贴、街”等 9个生字。
(2)、 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3)、 引导学生了解中国传统文化,激发学生的爱国感情。
   通过读儿歌,随文识字,通过有趣的识字游戏进行识字。引导学生了解中国传统文化,激发学生的爱国感情。
二、趣味性的阅读教学
1、抓住书本为着手,掌握方法促阅读。
        小学部篇版教材主编温儒敏先生在义务教育统编教材语文学科教师培训会议上强调:部编版最大的特色是以读书为主。语文部编版教材以阅读为主线贯穿每个单元。部编版教材增加很多有趣的“和大人一起读”、“快乐读书吧”、“我爱阅读”等栏目。
        以部编版二年级下册为例,在“我爱阅读”栏目中分别有《企鹅寄冰》、《十二月花名歌》、《王二小》、《画家乡》、《刻舟求剑》、《鲁班造锯》、《分不清是鸭还是霞》、《称赞》八篇文章。其中有童话故事、民间歌谣、历史故事、红色文化、成语故事、民间故事等,贯穿面之广,都是对课外课外阅读的延伸。
        小学低年级学段的学生已经了解一些简单的读书方法,比如:出声朗读、默读、圈点批注法、借助字典等工具书扫除障碍法等等。这些好的读书方法教师在“我爱阅读”栏目为着手,一步步培养孩子掌握正确的阅读方法。
        2、搭建课外阅读为积累,遨游书海畅阅读
        在新大纲中,课外阅读是作为语文教学中一项重要要求提出来的。对于低年级学段的学生,要求他们能够喜欢阅读,感受阅读的乐趣,对课外阅读总量,要求不少于五万字。课外阅读是课堂阅读的拓展和延伸,是语文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语文课程标准》更是把课外阅读提高到一个崭新的高度。
        苏霍姆林斯基说:“教师必须科学地选择课外阅读的内容,让学生接触精粹的学习资源。”因此我也选择适合小学低年级学段的书籍指导孩子们朗读并且故事情节有趣的,比如绘本《我爸爸》、《鼠小弟系列》、孙幼军的《小猪唏哩呼噜》等等。让孩子们自由自在的在书海中遨游。
        3、借助《国学》为涵养,诵读经典品阅读
        教师充分利用实验教材国学读本,《读本》的教材内容包括:《唐诗》、《宋词》、《三字经》、《弟子规》、《增广贤文》、《孟子》、《大学》、《莱根谭》等多部国学经典。反复诵读,提高学生对经典文化的热爱之情,引领孩子进取向上,树立正确人生信念。
三、趣味性的实践教学
         在语文教学中,教师还要善于结合学生兴趣和教材特点,对形式多样的、趣味性的语文实践活动进行组织和开展。比如,成语接龙、民间故事、办手抄报、出板报、讲故事比赛、组织查字典比赛、古诗朗诵等活动。
        疫情线上学学习期间,低段的孩子迎来了一位美丽动人的张老师和调皮机灵的逗逗猴。张老师每周一节的绘本教学课,让孩子们课后有时当诗人、有时又变美食家,有时又是画家,有时又是魔术师。张教师在开展实践活动时,善于“玩”中教,并促使学生在“玩”中学。
        总之,我们要努力为学生搭建有趣的教学平台,引导他们在语文课堂中内化语言,运用语言,提升他们的人文内涵,让他们得以趣味之舟遨游于课堂,让语文课堂更高效,感受生命,倾吐性情,放飞理想。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