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村小学语文教学存在的困惑及解决措施

发表时间:2021/5/13   来源:《中小学教育》2021年第4期(下)   作者:邓伟波
[导读] 随着新课改的推进,小学语文教学也进行了相应的改革,
        邓伟波
        桂林市全州县两河镇五桂岭小学
        摘要:随着新课改的推进,小学语文教学也进行了相应的改革,也就是说教学公开课有很大的优点。但是,在农村小学语文教学中,还存在多方面问题,比如学生基础薄弱,语文能力低下,所以语文教学内容繁多,知识点多,在教学中出现的困惑也随之增多。本文就对农村小学语文教学中存在的困惑和解决措施进行深入探讨。
        关键词:小学语文;教学;问题;措施
        在新课程改革下的农村小学语文教学,会发现农村的小学教育已经取得了长远的发展,正在逐步的转变教学观念,积极探讨新的教学方式与教学策略。新的语文课程标准对教学与学习提出了新的要求,要求以培养学生的情感、态度、价值观为中心,大部分教师都在贯彻新的教育理念与教育方式,但是在这些过程中仍然存在一些问题。我们需要用理性的心态来面对,给农村小学语文教学带来生机与活力。
        一、我国农村小学语文教学存在的问题
        (一)教师自身素质偏低
        目前,我国农村小学教师的素质普遍偏低,语文老师的素质也受到影响。一些新毕业的大学生很少愿意到农村去,不仅因为工资低,生活条件也偏差。目前农村小学的教师多数年龄偏大,专业知识和思想观念已远远跟不上时代需求,而一些年轻的教师中很多根本达不到教师的标准,疲于应付学生。而且,一些地区的小学进行语文教学时使用方言,从长远看,影响学生与其他地区学生的交流,更严重的是,影响到学生以后的学习和发展,即使对眼前也有很大影响,如一些方言与普通话存在异议,直接导致知识传授失误。
        (二)教学理念落后
        传统应试教育观念影响着教师、学生家长对教育的现实期望,导致教师教学观念普遍滞后于“新课标”的新要求。尤其是偏远山区的语文教师,接受新的信息与教育理念缓慢,填鸭式的教学等现象普遍存在。另外,教学方式陈旧单一,无法激起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就达不到预期的教学效果。对于新课改所要求的“情感态度与价值观、过程与方法”重视程度不够,学生语文综合能力的培养得不到发展。应该看到,不少农村小学现有的课程体系和教学方法仍然强调知识传授,把技能训练视为僵化、甚至是“死记硬背”的东西,由此导致“内容本位”、“教师中心”的灌输主义倾向。
        (三)教学评价标准方法单一
        语文课程标准在课程评价上,明确指出:要重视发展评价,淡化甄别与选拔;注重综合评价,关注个体差异;注重过程评价,转移评价重心。然而,对农村的孩子家长和社会来说,仍以学生的考试成绩论英雄,这就对平凡的乡村教师具有很大的诱惑力,逼迫着他们视成绩为脸面,所以在日常具体的教育教学中,为了提升学生的学业成绩,就得把所有学习时间都耗在了反复讲练之上,但这并不一定是立竿见影的事,有时却会带来适得其反的效果,于是又只好在应试中且行且止。一个学期,乃至一个年度的行教行为,就在这反复选择中困惑地前行着。
        (四)教学设施不完善
        农村小学语文教学中存在的硬件设施缺乏的问题,是制约农村小学教育改革的关键所在。虽然当前的情况有所改善,但是与城镇学校相比还有很大差距,完全达不到教学的要求。农村小学语文课堂中,可以看到以下问题:教师的教学设备只有教学参考书、黑板、粉笔,没有任何的多媒体辅助手段,学生的学习内容仅仅限于教材之内,没有任何的课外资料的引入,学生学习的视野比较狭窄,语言理解能力与分析能力得不到提升。


        二、农村教学现状改善策略
        (一)创新教学观念,进行教学创新
        有些农村小学语文教师经常有这样的抱怨,农村孩子学习积极性不高,视野狭窄,知识面也不宽。虽然这些都是不可磨灭的事实,但是在新课程改革日夜发展的今天,我们语文教师可以转化教学理念进行教学创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农村小学语文教师需要仔细研究《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实验稿)》的具体要求,熟悉教材内容,将新课程改革的精神与要求与课堂教学有效的融合起来。因此,农村小学语文教师要转变教学理念,从生活实际出发,进行创新教学。同时要创新教学方式,创设一种自由民主的教学氛围,给学生自由想象的空间与时间,学生的语文素养就会得到长远的发展。因此,农村小学语文教师需要创新教学理念,提高教学效果。
        (二)引导学生自主学习
        提出适当的问题与情景使学生发现并解决问题,这样可以培养学生思考的能力。创设问题和情境需要通过老师进行具体的指导,让学生逐渐的发现问题与提出问题。老师要针对学生已经掌握的知识提出可以使学生的认知水平不断发展的相关问题,使学生不断的发展。提高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使学生能够独立思考,主动探究。创设学习情景时,可以使知识生活化,从实际生活中提出问题并进行展示,还可以通过故事或者图片来引导学生,也可以采用比赛以及游戏的方式,来提高学生学习的兴趣,使学生能够联系实际并主动的进行学习。上课的过程当中老师需要营造互相理解、包容的氛围,使学生和老师之间互相尊重。用和蔼可亲的态度,饱满的情绪进行教学,提高老师和学生之间情感的交流。老师在教学过程当中要鼓励学生提出问题,并表扬积极提问的学生。特别是要鼓励学习比较差的学生,让学生敢于提出问题,克服心理的负担。
        (三)注重教师队伍的建设
        教师队伍水平是关乎教学质量提升的关键,教师在教学中起到传授知识的主要作用,尤其是当前的教育环境下,教育改革的节奏越来越快,教师不具备专业的理论知识和语文综合素养,已经不能适应社会的发展和需求。教师要具备坚定的教学信念,年轻的教师要多走出去,向老教师学习,向专家学者学习,学习先进的教学理论,业余时间要借助网络媒体和远程研修,主动钻研教学方法,找到适合自己的一套教学方法,还要了解大纲对当前小学语文教材的教学要求,掌握最新的教学技能,利用现代化教学资源,提升自己的教学水平。
        (四)改革目前的考试和评价制度
        在语文学科上逐步建立起对学生“听、说、读、写”能力的考试检查制度,对教师和学生实施多元化的评价制度,这是我们推行语文教学改革的关键,课堂评价是一门艺术,它能把一个教师的语言艺术、引导艺术、激励艺术反映出来,是一个教师高超教学艺术与教学机智的体现。好的评价语能够开启学生积极主动的学习心智,调整学生的学习情绪,引发积极的学习动力,建立起学生们足够的学习自信,甚至可能会对学生的行为产生根深蒂固的影响,恰当运用课堂评价,相信课堂一定能充满生机。学生的能力是多方面的,我们应该充分利用语文课堂的时间,让学生在课堂上展示自己的能力。例如坚持开展课前三分钟的演讲,课堂知识抢答、读书报告会、辩论会等灵活多样的形式,以满足学生表现自己的需要。
        (五)加大农村教育投资
        为了保障基础教育,各级政府应对农村小学教育加大投资力度。完善师资力量和办学环境的同时,在国家特定指标允许的情况下,为学校添置教学资源和设备。学校每年都应该对教师进行多媒体培训,如微课、慕课的培训。在保障生活与工作环境的同时,使用特殊政策鼓励城镇教师到乡村进行信息化支教和教学新设备使用方面的指导。在学校间、城乡教师间的交流过程中,让农村教师听到更多的优质课程,并且学习教学经验与技术,进而不断缩小教学与师资差异。
        三、结束语
        总而言之。农村小学语文教学仍然存在着一些问题。我们要从实际出发,弄清楚这些问题的根源所在,针对教师、学生与教学的实际情况,做一些具有实质性意义的工作,提高农村小学语文教学的教学效果。所以,在新课程改革的背景下,农村小学语文教学要多多实践,逐渐的发现问题并解决问题,促进农村基础教育不断的发展。
        参考文献
[1]农村小学语文教学存在的困惑及解决措施[J].卢贵璧.中国农村教育.2020(06)
[2]农村小学语文教学中存在的问题与对策[J].陈立芬.甘肃教育.2019(16)
[3]浅谈农村小学语文教学的困惑[J].王宏.学周刊.2019(25)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