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振萍
广东省梅州市梅江区作新小学514000
摘要:批注式阅读教学旨在让学生自己“批注”阅读感悟,鼓励学生把自己在阅读中的所悟、所得从已有的知识体系生发出来,领会文本所表现的情感。本文即以此为出发点,探究小学高年级段语文课堂使用批注式阅读教学的必要性和具体策略,以期为今后小学高年级段语文教师对批注式阅读教学的运用提供理论借鉴。
关键词:批注式阅读教学;小学高年级;语文课堂;运用
新课改视域下,为了增强学生主体学习能力,批注式阅读教学应运而生。这种教学方式强调学生自主学习性,它要求学生把自己在读书时的所思、所想与所感在阅读材料上进行标注和撰写。可以说,批注式阅读教学的使用,不仅能激发学生自身的阅读兴趣,也改变了以往课堂中学生不愿付出努力去读书的局面。通过学生主观的批注式阅读,也能激发学生深入探究文本的潜能。因此,在小学高年级段教师可使用批注式阅读教学,帮助学生有效阅读、轻松阅读,最终达到培养学生自主阅读习惯的目的。
一、批注式阅读教学运用于小学语文课堂的必要性
(一)批注式阅读教学与新课标理念契合
在2017年颁布的新课标中明确表示,阅读教学要重视提高学生的感知、领悟和欣赏技能,理解感知是学生能深入阅读文章的最好方法。但在传统的语文课堂中,学生在阅读课文时往往呈现出标准化“分析”,他们不敢也不会把自己对文本的独特理解进行表现,甚至为了考取优秀的成绩而故意背诵所谓的“标准答案”。
而批注式阅读教学则不同,这种教学方式旨在让学生自己“批注”阅读感悟,鼓励学生把自己在阅读中的所悟、所得从已有的知识体系生发出来,领会文本所表现的情感。从这点来看,批注式阅读教学“深谙”新课标理念所指,其不但能够使学生快速投入到文本阅读中,还能提升学生自主表达能力和学习能力。而一旦学生品尝到批注式阅读教学的趣味,自然会在潜移默化间把阅读材料时的思考所得和积累的句子运用于写作中。可见,批注式阅读教学不仅契合新课标理念,也能在一定程度上提升学生的阅读与写作技能。
(二)批注式阅读教学符合学生个性阅读需求
在以往的课堂中,语文教师多使用“自我分析”代替学生思考,这会使学生在阅读时陷入思维的固有形式,而长此以往学生自然也缺乏表达自我想法的机会,更会极端地把教师与“参考答案”列为自己的信条。这样固化的方式显然不利于学生锻炼个性思维,更不利于激发学生的创新性思考。
而批注式阅读教学则不同,这种教学模式鼓励学生在阅读时批注自身的想法和见解,并随时与教师和其他同学进行沟通。在这样的氛围下,学生可以轻松展现自己的阅读个性。可以看到,批注式阅读教学的运用,有利于学生用文字的形式“倾吐”自己的感悟,这不但能调动学生阅读的积极性,也有利于学生个性化品质的发展。每一位学生都很容易在批注式阅读教学中获取自我,感悟自我,拥有独立的创见。
(三)批注式阅读教学可促进“多边对话”理念贯彻实施
从实践来看,学生在进行批注式阅读时是把自身知识与文本材料整合的过程,也是自身思维与作者思维、其他同学思维碰撞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由于每一位学生的知识储备不同、阅历和人生感悟不同,获取的阅读体验也有所不同。再加上学生能够与教师、其他同学进行交流、沟通,很容易实现“多边对话”。
有鉴于此,教师必须在语文课堂中使用批注式阅读教学,鼓励学生分享自己的批注,并把自己的批注与老师和其他人沟通,在“多边对话”的氛围中提高自身对知识的感悟,形成交叉性的解读。
二、批注式阅读教学运用于小学语文课堂的具体策略
(一)示范引导,针对性批注
批注式阅读并非笔记,而是更侧重让学生理解与感悟文本。
最初,语文教师可为同学们进行示范引导怎样做批注,然后把全班同学分成各个小组,让小组内的成员讨论批注的方式方法。当然,对于小学高年级段的学生来说,这个年龄段的孩子心智发育还不健全,做的笔记肯定非常简单,或用一句话概括意思或表达自身感悟,不管如何,教师都应予以表扬,并为学生提供展示和交流平台,鼓励学生逐渐深入去批注。
举例:在讲授《白鹭》这篇文章时,教师可先让学生课下预习课文。而在课堂上对课文进行延展时,教师可提出下列问题:(1)作者都描写了白鹭的哪些方面?(2)文本最能体现白鹭的什么特点?带着这些问题,学生可根据学习的批注式阅读方法,用符号或文字进行标注。如有些同学把“雪白的蓑毛”、“青色的脚”标注出来,教师在对这些标注进行整理后,再次引导同学们思考“为什么作者说人们常见白鹭,故忘记了它的美?”这个时候,教师可从课本的时代背景和作者入手,指出作者郭沫若作为一名共产党员,实际是借用白鹭来赞叹党员的爱国情怀,这种情怀恰如白鹭一样在普通人身上也能体现,而普通人也应像白鹭一样受到别人的尊重。可以看到,通过针对性批注,学生能轻松体会到文本背后蕴含的深意,这对于促进学生的思维发散有着积极的影响。
(二)创设情境,联想式批注
在阅读某些经典段落时,为了让学生更能体会作者的用意,教师可创设相关情境,鼓励学生进行联想式批注。
举例:在讲授《猎人海力布》这篇文章时,教师向学生抛出了问题:“在你心目中,猎人海力布是一个怎样的人?”一些学生会瞬间想到“乐于助人”、“奉献”等品质。但为了让学生更深入的理解这个人物,教师可先引导学生对原文能表现海力布品质的内容进行批注,教师在课堂中对学生们一些典型性的批注进行讲解,并引导学生进行联想,如教师可提示学生“村民们都从洪水中获救之后,他们的心里是怎么想的?如果你是当时的村民你会感激海力布吗?”这个时候,大部分学生已经有方向思考了,教师再次引导学生对文中第7至10段的内容进行批注,划出刻画海力布人物形象的句子,并感悟这些句子背后蕴藏的感情。可以看到,通过创设情境教师让学生围绕典型的段落进行批注和思考,这不但体现了新课标以学生为主体的理念,也促使学生更容易发散自己的思维,锻炼自己的个性阅读能力。
(三)课后反思,整合式批注
批注式阅读教学不但可以运用于语文课堂中,也可以运用于课下反思中。教师可利用各种阅读任务,鼓励学生课下接着进行批注式阅读,对课文进行深入理解。
举例:在讲授《“精彩极了”和“糟糕透了”》这篇文章后,课下教师可布置作业:在课文中批注父亲与母亲的态度语段,并结合自身家庭情况模仿文章中的情感语言,写出自己的感悟。可以看到,这种课后反思性批注,已经是一种知识与情感的整合,它可以让学生与文本、与家庭乃至与社会“多边对话”,对于培养学生的个性无疑具有重大意义。
三、结语
综上所述,小学高年级段的语文课堂中必须要重视阅读教学,因为学生只有阅读,才能进一步理解文本,理解社会。而在这其中,批注式阅读教学可有效改善目前语文课堂状况,教师在课堂中可示范引导,创设情境,让学生学会联想式批注、针对性批注和反思性批注方法,这对于锻炼学生个性阅读,拓展学生思维有着重要作用。
参考文献
[1] 肖晓燕,喻德琴.“紧箍咒”与“火焰山”:小学语文批注式阅读教学的两次转化与四大问题[J].南京晓庄学院学报,2013,29(6):20-22.
[2] 侯松菊.小学语文批注式阅读教学的有效策略[J].语文课内外,2020(9):200.
[3] 王明易.如何实现从“教”到“学”的转变——浅谈小学语文自主式阅读教学[J].华中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6(5):114-115.
[4] 鲍宗武,黄华瑛.小学语文批注式阅读教学的实践与探索[J].浙江教育科学,2016(5):34-3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