韦石远
广东省化州市中垌镇大塘小学 525144
摘要:小学语文教材和教学内容有些与道德教育关系密切,是较好的德育素材,利用小学语文课程进行德育渗透,有利于改善传统德育效果。新课程改革背景下,小学语文课堂是素质教育的重要阵地,对处于品德培养的重要阶段的小学生,语文教学内容中有关品质、语言、德行的做法和案例,非常适合道德教育。本文结合实际教学经验,对农村小学生德育主观需求分析,在此基础上探讨了小学语文班主任的德育工作方法。
关键词:小学;语文;德育
引言:小学语文学科的特点是实用性和文学性相结合,综合了各方面的听、说、读、写能力的培养。因此,小学语文教学的德育功能既要体现信息交流和传播的性质,又要体现语文作为文化载体的作用,利用古今中外的文化进行教育,实现小学生的德育功能。
一、小学语文教学中德育渗透的必要性在小学语文教学过程中培养学生的道德素质具有重要意义。在教学过程中,许多小学生的学习质量和素养的塑造并不理想。虽然教师采取了许多激励措施,但从课堂和作业中可以看出,小学生在学习中面临困难和挫折时缺乏一定的抗压能力,需要通过德育和心理教育进行优化。开展德育渗透有利于完善小学德育内容,丰富德育手段。教育部关于大、中、小学德育体系总体规划的意见认为,小学德育内容应以学生热爱学习、向往成才为基础,开展尊师重道、热爱祖国、热爱集体、热爱家乡、热爱环境、热爱文化、践行做人的基本道德训练。这个过程有利于培养学生的文明规范和习惯。小学语文教材中的一些内容非常适合德育,可以对小学生道德素质的塑造起到加强作用[1]。
二、当前小学生德育工作面临的问题
(一)大多以语言说教为主。学生的主体地位不被重视,经验不足。德育形式化倾向突出,有时甚至让学生厌烦。特别是有些老师不能很好地将德育内容进行生动的展现,甚至把德育的过程变成朗读甚至背诵。这种忽视学生理解和参与的思想道德教育效果不佳。
(二)德育的形式和手段不够丰富,很多老师放不下学生的学习成绩,德育课被无故占用,没有投入足够的精力去渗透。同时,一些教师忽视了对德育专业理论的学习和研究,忽视了运用德育手段的实践,忽视了德育方法的发展和创新。德育效果不好,几乎与时代精神脱节[2]。
(三)家庭教育与校园道德教育的合作不足。学生课外时间是检验德育效果的好时机,也是学生实践道德认知的好时机。很多家长在学校对学生的思想道德修养和良好的行为习惯重视不够,只知道一味的指责老师,而没有全面的看问题,找根源,不重视家庭教育应有的作用。
三、小学语文班主任的德育工作如何展开
(一)营造师生平等对话的德育氛围。只有在良好的师生互动过程中,才能有利于培养学生的精神、主动性和态度、情感、价值观。新时代背景下,教师要明确德育是人与人之间的相互影响,是师生共同参与的过程,是长期的学习,最终是道德的全面进步。教师应努力建立民主平等的师生关系,以便更好地与学生进行对话。在这种关系中,可以创造完美的场景,促使教师与学生之间的对话互动过程。例如《圆明园的毁灭》的教学,虽然圆明园的毁灭大部分是以说明性的文字为主,但最后一个自然段点明了英法联军入侵北京导致的恶劣后果,然而教材中的文字和插图并不具备强烈的视觉冲击力,因此需要教师利用多媒体和互联网资源将曾经的圆明园复原图、历史老照片进行呈现,为学生进行对比提供依据。进而开展爱国主义教育,构建小学生的民族情怀,并结合实际帮助学生建立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而奋斗的远大理想。
(二)搞好语文学科内容开展德育工作。德育环境的建设,需要语文教师利用好学科的德育优势,发挥学科独特的优势,重视学生主体意识的培养,使他们认识到自己应该在班级中、学校中、学习过程中、乃至自己成长过程中完成,尽可能完全地认识到自己的价值。例如,《少年中国说》的教育,源于梁启超的口中,寄托着对中国少年爱国报国的希望,其价值观念与私利主义的针锋相对,对小学生树立远大的理想,关心报国有着重要的意义。对此,教师采取比较教育的方式,可以使学生认识作者写作时的半殖民地半封建的旧中国,以耻辱感激发学生的爱国感情[3]。
(三)指导学生在德育主题写作训练中的生活。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该有目的地引导学生期待未来,或者从文学作品中的积极角色学习,并思考他们应该拥有的道德品质。例如,使用“抗疫”作为主题或主题,指导学生专注于生活中的小事,谈论自己的责任和做法,谈论应该滴下的行为,并赞美逆行。教师应该指导学生从一个小角度进行真诚表述,并在写作文时对相关道德教育内容进行了凸显,展现自己的价值认同[4]。
结语:总之,小学课堂实施德育渗透,需要教师时刻牢记自己的德育责任,通过知识和技能转移的过程和影响发挥德育功能。然后,教师应结合学生的实际情况,运用适当的教育手段,教师应充分分析学生的心理特征,重视学生之间的差异,有针对性地开展德育教育,结合实际,开设德育材料,根据学生的关注点,构建德育教育,帮助学生解决问题,逐步构建良好的道德价值观,促进身心健康发展。
参考文献:
[1]任雪芬.试析小学语文教育教学中德育教育的渗透策略[J].考试周刊,2021(08):38-39.
[2]周子云.如何在小学语文课堂教学中渗透德育教育的研究[J].当代家庭教育,2021(03):160-161.
[3]成永红.德育教育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渗透研究[J].课外语文,2021(01):52-53.
[4]杨有毓.解读如何在小学语文教学中渗透德育教育[A].教育部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研究中心.2020年基础教育发展研究高峰论坛论文集[C].教育部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研究中心:教育部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研究中心,202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