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倩
乌鲁木齐市第八十四小学 830000
摘要:在素质教育理念与新课程标准的要求中,教师需要运用思维导图来提高课堂教学的质量,在复习阶段提高学生的知识复习效率。小学语文教师需要认识到应用思维导图的重要意义,将小学生的身心发展规律与复习内容相结合,利用思维导图来提升复习质量。本文基于小学语文复习课教学,研究思维导图在教学实践中的具体应用策略。
关键词:思维导图;小学语文;复习课;教学实践
引言:思维导图可以将发散思维以有效图形的形式呈现,能够作为一种使用的思维工具帮助使用者提高学习、工作的效率。其在教育领域的应用,标志着课堂教学进入了新的阶段,可以为学生带来良好的学习体验。小学语文教师应该在复习课中发挥思维导图的积极功效,从知识脉络、重点字词、合作学习、创新思维这几方面进行研究,实现有效的复习教学,促进学生的综合素质发展。
一、构建清晰知识脉络
例如,在部编版小学语文《金色的草地》部分的授课过程中,利用多媒体教具出示思维导图的中心词汇“金色的草地”,带领学生回忆学习过的知识,并将中心词汇向外分支为“生字、生词、草地颜色变化原因、对蒲公英的感情变化”,再进行次级分支,引申出“蒲、狩、绒、窗、攥”等生字、“狩猎、绒毛、揪掉、钓鱼、花瓣”等生词,此时引导学生再度翻阅课文,思考草地颜色变化的原因,并分析课文中作者对蒲公英的情感变化。学生自行阅读后,细致阐述了草地变色的原因,知道蒲公英花板在傍晚合拢,在太阳升起时张开,导致了草地变色,而作者也将蒲公英视为最喜爱的花,由最初的不解变为赞美。教师公布全部思维导图,为学生构建清晰知识脉络,让其在课下对照思维导图来练写生字生词,并进行注音,复习相关知识的同时,加深理解的印象[1]。
二、深刻理解重点字词
例如,在部编版小学语文《三衢道中》部分的授课过程中,让学生按照自己的喜好来自行绘制思维导图,要求其在图中体现诗人、朝代背景、重点字词、描写景象、情感等内容,并引导其根据导图指示复习相关知识。利用多媒体教具展示重点字词思维导图,以“三衢道中”为中心词汇,分支出字、词两项,再进行次级分支,引申出不同的重点字词,并对照提示来复习相关知识。介绍“衢”字的读音含义,使之明白这个字代表四通八达的道路;“尽”表示尽头的意思;“却”意为再、又;“阴”是树荫的意思;“添”是增添的意思。介绍“三衢”的含义,使其明白作者游览三衢山时作下此诗;“黄时”代表五月份梅子成熟的季节;“山行”表示山间的小路;“不减”是差不多的意思;“黄鹂”指黄莺鸟。
介绍南宋诗人曾几字吉甫、自豪山茶居士、谥号文清,使学生了解此诗的创作时间,并理解谥号的意思。引导学生读诗,在深刻理解重点字词的基础上,感受诗人旅途中对风物的新鲜感受,明白初夏宁静的景色和诗人山行的愉悦心境,体会诗人通过对比黄梅天与晴朗、幽静山林与绿树黄莺而抒发自己热爱大自然的情感。
三、提高合作学习效率
例如,在部编版小学语文《习作例文:颐和园》部分的授课过程中,将学生分成不同的学习小组,引导各个小组在充分讨论和读例文的基础上,共同完成思维导图,提高合作学习效率的同时,提升知识复习的质量。用多媒体教具出示中心词汇“颐和园”和下级分支“游览印象、游览顺序、写作手法、不同景物”,让各个小组在提示下完成任务。在各个小组讨论的过程中,教师需要下场巡视,掌握各个小组的研究进度,并给予需要帮助的小组适当提示,确保其在复习中不遗漏知识。在其讨论结束后,随机提问不同分支的次级分支知识,以检验各个小组的复习情况,进而使其明白文中按照游览顺序和前呼后应的手法进行写作,按照景物的特点来描写令人陶醉的自然风光,向人介绍梦幻般神奇的建筑物。通过在合作学习活动中让学生完成思维导图,切实提升了合作学习的效率,有效提高了知识复习的质量[2]。
四、培养学生创新思维
例如,在部编版小学语文《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部分的授课过程中,围绕“崛起”一词来制作思维导图,引导学生再次回顾课文,并从三个视域来分析周恩来为中华崛起而读书的伟大胸怀。在听取学生的回答后,利用多媒体教具将导图中的“崛起”作为中心词汇引申出下级词汇:“魏校长、租界、中华不振”提问:魏校长如何称赞周恩来?回答:感叹小小年纪就有如此伟大抱负和胸怀。再提问:租界中的哪一幕深深触动了周恩来的心?回答:巡警不为受害者申冤,反倒替洋人说话。最后提问:如果中华不振,你会怎么做?学生给出了不同回答:努力读书,然后研究先进武器;参军报国等等。此时教师要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让其以“振兴中华”为题目,写一篇作文,阐述自己复习完课文后的想法,并畅想国家强盛的未来,自己会在新时代社会中扮演什么重要角色。通过用思维导图来引导学生复习知识,帮助其养成良好的复习习惯,在作文写作中,增强学生的语言应用能力,提高创新思维意识[3]。
结束语:
在小学语文复习课中,教师应该提高思维导图的应用频率,在完成教学任务的同时,培养学生优秀的学习能力。运用构建清晰知识脉络、深刻理解重点字词、提高合作学习效率、培养学生创新思维等有效策略,引导学生利用导图来提高复习的质量与效率。充分认识思维导图的积极功效,结合小学中段学生的身心发展特点开展复习教学活动,不断提升教学的有效性。
参考文献:
[1]段天喜.思维导图在小学语文读写中的应用价值及策略[J].语文教学通讯·D刊(学术刊),2020,01:40-42.
[2]王洋.解析思维导图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运用[J].科学大众(科学教育),2020,02:46.
[3]刘月香.微课在“小学语文课程与教学论”教学中的应用研究[J].宁夏师范学院学报,2019,4005:54-5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