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语文课外阅读教学的有效指导探究

发表时间:2021/5/13   来源:《中小学教育》2021年第4期(下)   作者:罗瑞
[导读] 课外阅读在对学生个体发展方面有着不可忽视的作用。
        罗瑞咸
        广西壮族自治区来宾市忻城县新圩乡中心小学  546209
        摘要:课外阅读在对学生个体发展方面有着不可忽视的作用。新课标明确的指出阅读教学应逐步培养学生探究性阅读以及创造性阅读的能力。在小学语文课堂教学中,课外阅读的形式为丰富学生情感、充分发挥学生想象力提供重要助力。然而课外阅读教学要求学生有较为广泛的阅读范围,而这一要求对乐于玩乐的学生做出了极大的限制,无疑会引起学生不满更甚至是学生任意糊弄,本文将针对小学语文课外阅读教学展开应用分析。
        关键词:小学语文教学;课外阅读教学;策略研究
        前言:新课标明确要求小学语文重视课外阅读,旨在培养学生良好阅读习惯的同时增加学生的阅读量,将多读书贯彻到学习生活中去,同时还须得在教师的引导下为学生树立正确的课外阅读的认知。就当前小学语文课外阅读课堂教学来讲,普遍存在学生阅读兴致不高、阅读习惯不好、阅读能力不够等问题,本文将就以上问题展开分析并提出策略,以保证小学语文课外阅读教学能够有序推进。
        一、转换课外阅读要求,提升学生阅读兴趣
        教师对学生要求大多会是在某个假期完成某一本书的阅读,并针对阅读情况展开对内容的分析及感悟。这一形式看似对学生提出明确的要求,也鼓励更甚至是促进了学生阅读的动力,但基于这一压力式的任务布置,很难给学生足够的动力,为此展开以下措施。
        就小学生来讲,要求学生会完成,但若是深究其程度未免就有些难办。学生眼中课外阅读的要求在于完成,而仅仅是完成远远不是我们教师期望看到的,所以就这一现状来看,兴趣的培养尤为值得关注。小学阶段的学生更乐于接受视频类内容,那么若是有需要推荐的书籍,可以以推荐电视剧或是电影的角度展开。较为经典的《西游记》,在我儿时西游记是必看且要重复许多次的内容,当代的学生们玩的东西多了,这些经典且有趣的事物反而不如当代消费型的速食文化受欢迎,所以首先可以以相对更易于被接受的形式——视频来促进学生“入坑”,学生一旦沉迷其中,会逐渐挖掘其中有趣的点,在这一环节,我们教师需要将某一段有趣的视频发给学生共享,这会极大的激起学生探寻有趣的点的动力,同时在学生反复的进行这一环节之后,要求学生阅读。在此环节,学生经过对这一经典的片子有了较为深刻的理解,那么在此情况下要求学生去读书,这一件事对学生来讲便并不是那么难以接受。在要求学生读书之后,可加以适当的引导,如分享一些书籍中较为经典的片段,各个人物的神态动作语言等描写,将一些含有蛛丝马迹的内容选出进行分析,对人物展开深刻剖析,以完成一个立体人物的塑造。
        二、规范学生阅读习惯,明确学生阅读目标
        在以往的阅读任务中,要求学生阅读,那么便只是阅读,学生快速的用几天时间匆匆的读完一本书,快速的用几分钟看完一篇文章,问题问文章讲了什么,预示着什么道理,学生思来想去迟迟无法解答。这是什么原因,这在于学生没有“思考”,阅读不只是阅读一个动作,还应当伴有思考,对生活、哲理的思考。
        如:就口语故事“讲历史故事”这一环节,要求学生回家后读一篇文章或是根据自己从前读过的课外书进行思考,并基于思考内容将这一内容讲出来。

学生大多会将“我读的是**书/文章,主要讲了**故事,告诉了我们**”,格式单调且枯燥,且不说若是教师这般讲课,课堂将是怎样的低效率,学生无新意的表达也就预示着学生并没有从课外阅读中获得新奇的表现手法,又或者是对文字乃至文章毫无想法。针对这一现状,我给学生明确了课外阅读的目标“人物,时间,地点,事件;将自己代入会如何?存在怎样的情感?”以上内容相对较好感受,所以交由学生完成。如“鲁智深倒拔垂杨柳”一文,是怎样的力气能够将柳树连根拔起,这其中是否蕴含着作者或是人物怎样的情感。学生在面对文章的第一时间,若是记叙文,能够立刻明确的要点有时间、人物、地点、事件。针对以上事件展开思考,尝试用自己的思想去理解,去感受怎样的情感会做出这样的表达,又是怎样的感受会产生这样的情感等。学生阅读文章的过程更多的是在于对事件的认知度,教师对学生阅读过程中思考的内容进行规范,可以很大程度上提升学生阅读效率,有效的改善学生阅读现状,尤其是对学生语文素养的提升有极好的促进作用。
        三、构建良性交流平台,加深学生阅读理解
        学生独立完成阅读工作只是较为表面的思考,浮于表面的阅读与思考并不足以学生应付得来一些新课文。很大程度上鼓励学生展开课外阅读的目的更多的是提升学生阅读理解能力以及表达能力,还有对想象力的提升。所以就这一目的来讲,似乎实现学生间良性的交流可以促进学生更为深刻的思考。
        如:“精卫填海”一课,此处使用教材内课文的目的只是做一个演示,在正式展开学习之前所有的课文都是未接触过的,所以有极大的参考价值。同时为保证课堂进度有序推进特借用教材内课文展开。精卫填海是神话故事一类,学生对故事的向往远超出一般课文。就这一文章学生阅读兴趣只会更强,基于学生深入的展开阅读后,教师为学生系统的捋顺基本的课文逻辑后便可将时间与空间交还给学生,以学生为主体展开极为开放的学生间针对这一文章内容的交流互助的渠道,以促使学生在彼此交流沟通中加强学生间交流,促进学生理解,并加深学生对这一文章内容的印象。课外阅读的教学同样如此,学生独立的阅读与学生间激烈又深刻的交流都能够给彼此极大的启发,以提升学生良好的阅读习惯与交流习惯,为学生语文素养的提升提供更有利的推动性条件。
        结语:就目前来讲,小学语文课外阅读教学仍存在很大不足,还有很长的路要走,但为了将课堂的作用发挥到极致,须得针对当前现状提出系统的教学措施,以学生的角度来深入思考学生实际情况以提出最适合学生的教学方案。以上三种策略层层递进,以正确的引导迎来最终学生良好的阅读习惯以及理解能力,师生双方共同呈现优质且高效的课堂教学,最终提升学生语文素养。
        参考文献
        [1]代燕.利用学校图书馆推动小学语文课外阅读教学的实践与体会[J].中国教育技术装备,2020(3):38-40.
        [2]杨艳红.新课程背景下的小学语文课外阅读教学策略[J].新课程教学:电子版,2020(20):26-27.
        [3]黄秋清.小学语文课外阅读教学策略浅探[J].女报:家庭素质教育,2020(6):0392-0392.
        [4]戴荔花.谈小学语文课外阅读教学策略[J].当代家庭教育,2020(29):133-134.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