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佳
山东省滨州市滨城区清怡小学 256600
摘要:在小学高年级教学中,习作是十分重要的组成部分,它关系到小学生的知识储备与表达能力,同时,习作也是伴随着学生学习生涯每个阶段的重要学习任务。而习作教学的质量不仅受学生能力与态度的影响,同时也受教师评价水平的影响。教师通过科学有效的评价方式能够更好地提高学生的习作水平。本文就小学高年级语文习作评价工作进行了一定的反思,并对优化策略及习作评价量表展开了深入的探究,希望能够为小学高年级语文教师提供一定的参考。
关键词:小学高年级;语文习作;教学评价
在新课程改革理念中,小学语文在教学体系中的重要性不断加重,它对于学生的知识储备、综合能力及个人素养都具有重要的影响。而其中学生的习作水平能够直接体现学生的知识素养及语言表达能力,在高年级,语文教学中占有重要的比重。而目前,小学高年级语文习作教学中所沿用的评价体系具备一定的不合理性,而这对于小学生习作能力的培养是十分不利的。因此,小学语文教师必须进行积极的反思,排查现阶段习作评价中存在的问题,从而有针对性的对评价策略进行优化,并提出习作评价量表的使用。
一、关于小学高年级语文习作评价的反思
1.1评价功能单一
对于高年级语文习作教学而言,习作评价具有多样化的功能。首先,应通过激励性评价提高学生习作的自信心与积极性。其次,习作评价应对其习作方法中的错误或不当之处进行指正,从而提高习作水平。最后,在习作评价中应该对学生所体现出的良好品质进行肯定,对学生出现偏移的价值观进行引导,从而使学生形成正向的情感价值观。而在实际习作评价中,教师的评价只发挥了纠正错字错词、传授习作技巧与基础知识的功能,功能过于单一。
1.2评价内容片面
教师在阅读学生习作后会通过评语对其进行评价,但往往教师所采用的语言是相对固定且片面的,并且存在教育评价滞后于教育实践的现象,习作评价还多是教师学生写评语的阶段,为了写评语可谓搜肠刮肚,但对学生评改作文效果甚微,。教师最常用的语言包括“情节简单”“内容单薄”“主旨模糊”“结构欠佳”“存在错字病句”等。当这些评语反复出现在教师评价中时就很难引起学生的重视。而且此类评语皆属于负面评语,没有对学生习作中的优点进行肯定,将会不断降低学生的习作自信心。
1.3评价方法落后
现阶段很多高年级语文教师进行习作评价的方式仍是单一的、传统的卷面评阅。而这种评价方式的反馈周期较长,欠缺及时性,这导致学生在完成习作时不能在短时间内得到指导,从而导致指导的效果并不理想,甚至很多同学并不重视评价结果。
二、小学高年级语文习作评价的优化策略
2.1丰富评价功能
在新课标要求的指导下,语文习作评价必然会展开全方位的改革,从评价功能角度出发,小学语文教师应建立三维目标的评价理念,从而丰富评价功能。高年级语文教师应利用习作评价体现出学生的知识水平与习作能力,梳理学生习作的过程,直到学生掌握更有效的习作方法,同时习作评价还应发挥引导学生情感价值观的作用。
举例说明,教师在对学生《难忘的第一次》的习作评价中,可从能力维度方面开展,探究学生的习作内容是否紧扣主题,写作层次是否分明,卷面的字迹整洁程度是否达标等等。教师在评价学生的写作内容和写作方式时,重点关注学生的习作内容的真实度,同时要关注学生是否在文章的写作中展示出了自己的真实情感。为了确保习作评价的科学合理,教师要主动了解学生的写作过程,例如学生搜集材料的方法,习作过程和同学之间的讨论等等。了解这些内容,能为教师提供一定的学生习作评价依据。
2.2细化评价内容
在传统的教学过程中,教师对于学生的写作评价较为片面,随着教育的发展,教室里应该摒弃传统教学理念,对学生开展多维度习作评价,同时把握好每一次评价机会,实现和学生的深入交流,以此为他们提供更全面的辅导。此外,在评价过程中,教师还可以先设定弱化分数和评价等级,进而引导学生多关注教师给予的评价,从而让他们实现自身作文写作水平的提升。举例说明,在我的理想的主题习作中,有一些学生在文中写道,想在未来成为一名优秀的主持人。学生们该理想的由来主要来源于学校文艺活动的所见所闻,他们觉得站在台上的主持人侃侃而谈,气度非凡,再加上平时在电视节目中也能常看到主持人主持节目,觉得主持人不但有丰富的阅历,而且情商很高,语言幽默,具有十分强大的人格魅力。教师在对这些文章进行评价时,需要注意的是,要从人文关怀的角度对学生给予评价。首先肯定学生的想法是必要的,但教师要在评语中言明,学生能依靠自身的经历和对主持人的崇拜而产生对主持人的向往是正常且正确的,此外,教师还要给予学生一定鼓励,告知他们只要通过自身的不懈努力,定然能够实现自己的梦想。但教师还需要注意,因不同学生的性格特点不同,所以要根据其学生的个体差异性适当的对及评语进行调整,以此帮助学生培养学习兴趣,增强自信心。
2.3创新评价方法
为了提升高年级小学生的习作评价,教师要一改传统教学理念,更多的开展口头评价和网络评价,同时给予学生更多的意见发表权,让学生和学生之间也能相互评价并说出自己的看法。教师对于学生的评价可采用口头评价方法,这样的评价方式既能加深学生的印象,也能充分发挥教师对学生的激励作用。身处网络时代的我们,同样也可利用信息化设备,应用互联网在网上进行作文评价,以此提升学生习作评价的反馈及时性。
三、小学高年级语文习作评价——习作评价量表的使用
为了提升评价的实用性、科学性、有效性,力求摸索出一套科学有效、简便易行、理念先进的评价标准和评价“工具”,“习作评价量表”应运而生,从而克服以往习作评价的主观性、随意性和模糊性,全面提升学生写作水平,提高写作教学质量。
研究过程是个不断探索、不断改进的过程。习作评价量表在使用的过程中也由模糊走向清晰,从繁琐走向简便,评价细则也越来越科学。习作评价量表最大的特点是用数量进行评价,强调习作作者、同伴、教师共同参与习作评价。运用此表可以较好地体现评价主体和评价内容的多元化、开放化,同一篇习作既有自评、互评还有教师评,仁者见仁,智者见智。学生既是评价者,又是被评价者,在自评、他评、评他的反复练习中,明确了习作要求,逐步养成“文章不厌百回改”的习惯,也从改法中悟出写法。
以部编版五年级上学期第一单元习作《我的心爱之物》为例,设计这一单元的习作量表如下:
![](/userUpload/50(2636).png)
上表参照《语文课程标准》的三维目标而设计习作评价的要点具体,方便老师和同学作进一步细致评价、特色评价,评价结果的呈现方式既有等级表示,也有评语表示,方便发挥评价的反馈调节功能。
通过习作评价量表的使用,学生在运用本单元习作的观察方法对观察对象进行描写的基础上,观察顺序和观察角度都有了进一步的提高,另外大部分同学能根据观察对象的特点选择不同的观察角度,展开想象和联想,恰当地运用拟人、比喻等修辞手法,让自己文章更丰富更多彩。
习作评价量表的运用把习作评价功能发挥到最大化,学生的习作水平有了明显提高,达到了较好的教学效果。同时教师对学生的习作作出价值评判的同时,也从中发现教学中的问题与不足,从而寻求改进教学的办法与措施,从而也进一步提高了教师教育教学理论水平。
总结
从上文内容的陈述可知习作教学在高年级小学语文教学中占据十分重要的地位,写作是学生听说读写能力的综合体现,也是衡量学生语文素养的标准。所以这一阶段的教师要加强自身对于学生习作的评价,以此培养学生的良好习作习惯,促进其语文素养提升。
参考文献:
[1]林丽敏.浅析小学高年级语文习作教学策略[J].教师,2020(15):57-58.
[2]袁如春.小学高年级语文习作评价的反思与策略优化探究[J].考试周刊,2019(A3):41-4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