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斌
湖南省郴州市北湖区第十九完全小学 湖南郴州 423000
摘要:阅读教学本身就是语文教学中非常重要的部分,而且语文教学活动也是借助一篇篇的课文作为依托的,对学生进行语文知识和能力的培养。小学阶段语文阅读教学关系到了学生整个语文能力的提升,教师需要帮助学生养成正确的阅读习惯和意识。但是目前小学语文阅读教学的效果并不理想,存在着一定的问题,所以我们必须要针对如何提升小学语文阅读教学的有效性做出进一步的探究。
关键词:小学语文;阅读教学;有效性
在整个小学语文教学中,学生阅读能力的培养是非常重要的教学任务,是教学的重点,学生的阅读能力直接关系到了学生的理解能力和写作还有表达能力。目前很多教师也对阅读教学越来越重视,但是阅读教学的效果并不理想。所以教师应该进一步探索阅读教学的有效性,找到有效的开展策略,从而借助阅读课堂实现学生阅读能力的提升,实现学生语文综合素养的进一步的发展。本文就提升小学语文阅读教学有效性进行全面的分析研究。
一、小学语文阅读教学存在的问题
(一)教师对教材的理念过于浅显
在针对小学生开展阅读教学的时候,很多时候教师需要注意的是教材的选择。从某种角度来看,很多教师在开展阅读教学的时候并没有对教材进行深入的理解,基本停留在了对教材内容浅显的理解和认知上面,无法对文本的内容进行深刻的解读,也就不能自己理解文本的内涵,那么教师在给学生传授一些阅读知识和向学生解答问题的时候,也无法给到准确和及时的回答,从而在一定程度上影响到了学生知识的获取情况。另外就是很多教师没有把握阅读教学的重点,把阅读教学的重点放在了文本的讲解上面,忽视了对于教材内容深入的探究,从而影响到了学生吸收知识的广度和深度。这样并不利于提升阅读教学整体的质量,同时也在一定程度上影响到了学生阅读理解能力和语文综合素养的全面提升。
(二)教学方法相对固化
随着素质教育的普及和新课改的深化发展,教育界开始关注到学生的全面发展,但是很多学校所采取的教学方式还是应试教育,同时也借助应试教育的模式希望可以提升教师的教学能力和水平,提高学校的升学率,而忽视了学生综合能力和素质的培养。在阅读教学中教师的教学方法比较单一和陈旧,基本就是让学生对同样的文本内容进行阅读和理解,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学生的思维和进一步探究的欲望,不利于学生思维的发展,容易导致学生出现思维固化,那么自然会影响到学生阅读水平的提升。所以针对这个问题作为小学语文教师必须要认识到改变目前教学模式的重要性,努力创新教学方法。
(三)学生缺乏阅读的积极性
在整个阅读教学中,教师所扮演的其实就是一个引导者的角色,学生才是整个阅读的主体。但是目前阅读的材料相对比较单一,教师的教学方式比较枯燥,所以很多学生对于阅读存在着抵触性。因此无法很好地建立起阅读的兴趣和积极性。另外就是一些家长对于阅读也存在着片面的认识,不提倡学生阅读课外书,觉得占用了学习正课的时间,也不能给予学生正确的阅读指导,这在一定程度上严重影响到了学生阅读习惯和兴趣的培养。针对这个问题,作为教师必须要探索调动学生阅读兴趣的方法,全面的培养学生阅读的兴趣,学生只有在阅读方面具备了兴趣,才能获得学习的动力,从而进一步提升小学语文阅读教学的有效性,实现学生阅读能力的提升。
二、提高小学语文阅读教学有效性的建议
(一)营造良好的阅读氛围
小学语文在开展阅读教学的时候应该具备良好的阅读氛围,要争取让课堂充满活力。所以教师需要和学生一起努力去营造一个和谐并且活泼的学习氛围,能够让学生把自己的想法真正的表达出来,给到学生一个足够自由的空间,尽情的展示出自己的优势。
同时为了能够营造出良好的学习氛围,教师也要改善自己的教学语言。在教学的语言方面尽可能做到风趣幽默,这样可以吸引学生参与阅读学习的积极性,从而引发学生阅读的兴趣,打造良好的教学环境。比如在学习部编版小学语文《嫦娥奔月》这篇课文时,课文的篇幅相对较长,教师可以在讲授课文的时候和学生一起研究猪八戒和嫦娥的传说趣事,以此引起学生的兴趣,营造一个风趣幽默的阅读课堂环境。最后就是在整个教学的过程中教师一定要提出学生之间要学会团结友爱,要懂得尊敬教师,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教师需要多和学生平等真诚的沟通交流,了解学生真实的想法,让学生体验到课堂的民主和平等,这样学生才更愿意更敢于在课堂中畅所欲言。才能真正的体验到阅读的快乐,并且更有效的从阅读课堂中收获知识。所以想要提升阅读教学的有效性,作为语文教师首先需要努力的就是营造一个和谐的良好的阅读环境,这样学生才会慢慢融入到课堂中,在课堂中变得更加的积极,可以更好的掌握相关的知识,从而提升整个学习的效率。
(二)优化阅读教学的过程
在进行阅读教学的过程中,教师营造良好的环境,引发学生在课堂中探索求知的欲望,调动学生参与课堂的积极性,集中学生的注意力,但是为了真正的提高阅读教学的效果,教师需要对整个阅读教学的过程进行进一步的优化。为了能够提高教学的质量,教师可以利用现代化教学手段,这样可以丰富课堂教学的内容,还能给学生留下直观深刻的印象,便于学生对文本更深入的理解。比如在学习部编版小学语文《圆明园的毁灭》时,因为这个事件发生和学生如今生活的时代相差较远,为了能够让学生更好的理解,教师可以借助多媒体为学生播放一些录像,让学生了解当时真实的情况,渲染气氛。又比如在学习《鸟的天堂》时,教师可以借助多媒体让学生了解美丽的鸟的天堂,这样学生更容易和作者产生情感共鸣,使得阅读教学更具有针对性。
(三)拓展阅读教学的内容
阅读本身就是非常丰富的,所以教师开展阅读教学不能仅仅让学生学习课本的知识,教师还应该注重引导学生学习更广阔的知识,要丰富阅读量,鼓励学生进行大量文本阅读,提升学生的阅读能力。这也要求教师在开展阅读教学的时候注意对部分内容适当的拓展延伸,将阅读的一些内容进行整合,有效的培养学生的阅读习惯,扩展学生的阅读内容,从而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比如在学习部编版小学语文《牛郎织女》后,教师就可以选择我国一些其他的神话故事让学生阅读,比如《孟姜女寻夫》《梁山伯与祝英台》和《白蛇传》,通过这样的教学整合可以进一步帮助学生了解我国民间传说特点,提升学生自主阅读的兴趣,拓展学生的视野,对于提升学生的语文素养有着重要的意义为了引导学生进行课外阅读,教师可以为学生制定阅读书单和计划,比如要求学生每周打卡,记录自己阅读的书目和页数等等。
(四)落实有效的阅读评价
在学生进行了阅读学习之后,教师需要对学生进行一定的评价,学生可以借助教师的评价认识到自己的问题,提升自己的学习自信心,从而提高阅读的效果。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开展阅读交流会,让学生分享自己阅读的成果,可以鼓励学生背诵自己积累的优美的句子,也可以展示自己喜欢的阅读故事,或者鼓励学生表演课本剧等等,通过各种形式丰富课堂教学的内容,也让学生充分体验到了阅读的意义,调动学生阅读的积极性。教师可以根据学生的表现为学生准备奖励的物品,给到学生更大的鼓舞,提升学生阅读的动力。
结束语:
总而言之,提升小学语文阅读课堂教学的有效性贯穿整个小学语文阅读教学,是一个比较长的过程,并不是一蹴而就的,需要教师不断地努力和探索。教师要善于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丰富阅读教学內容,使学生在良好的阅读氛围中展开学习,同时注重落实合理科学的教学评价,以提高小学语文阅读教学的有效性。
参考文献:
[1]许海燕.提高小学语文阅读教学有效性的策略研究[J].读与写(教育教学刊),2013,(6):210-210.
[2]刘焕良.提高小学语文阅读教学有效性策略的研究[J].百科论坛电子杂志,2018,(10):613.
[3]韩悦.提高小学语文阅读教学有效性策略的研究[J].赤子,2017,(3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