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语文生活化作文教学选材及布局策略

发表时间:2021/5/13   来源:《中小学教育》2021年第4期(下)   作者:钟兴华
[导读] 写作是高中语文教学中不可或缺的一个环节,也是学生必须掌握的技能之
        钟兴华
        海南省琼海市嘉积第二中学571400
        摘  要:写作是高中语文教学中不可或缺的一个环节,也是学生必须掌握的技能之一。为了更好地迎合新时期的教学要求,广大教学工作者尝试对学生实施生活化作文教学,以期提高作文教学实效,让学生笔底生花。基于此,以下就将高中语文作文教学作为载体,从作文选材及布局两个角度分析生活化教学的策略,希望提供有利参考。
        关键词:高中语文;生活化;作文教学;选材;布局
        语文是一门人文课程,旨在学生语文核心素养的培养,使学生的语文综合素质得到全方位提升,从而更好地适应个人、社会发展。作文在语文高考卷中占据了较大的分值,对此提高作文教学实效,增强学生写作能力迫在眉睫。而随着社会的发展和时代的革新,学生的个性化愈加突出,以往单一的教学方法已经无法满足其需求,对此生活化写作教学的实施意义不容小觑。那么,在实际的高中语文课堂上,教师如何进行生活化作文的选材和布局呢?具体如下。
一、高中语文生活化作文教学选材策略
(一)选材于生活
        在高中语文作文教学中,我们可以发现,大多学生在写作中往往会陷入沉思,不知从何下笔,究其原因,原来是写作素材的缺乏。对于高中阶段的学生来说,他们有着繁重的学习任务,日复一日的“三点一线”导致部分学生丧失了观察、发现现实生活美的能力。对此,在作文课堂上,教师应当有意识地引导学生关注日常生活,并且记录下自己的所见、所闻。久而久之,学生就会积累到丰富的写作素材,这对于后续写作是十分有利的[1]。例如:在“亲近自然 写景要抓住特征”教学中,某位学生以《感谢春天》为题,写下了这样的片段:一枝嫩芽,给我带来了希望;一片绿叶,给我带来了净土;一缕阳光,给我带来了温暖……我要感谢这样的你,感谢你这样的春天。从上述片段我们不难发现,学生对于春天的描写,抓住了春天的特征,学生可以将春天写得活灵活现,离不开现实生活中的耐心观察、细心发现。总的来说,大量的素材能够确保写作的稳步进行。在实际的高中语文生活化作文教学中,教师应当多加引导学生,让学生从现实生活入手,认真观察、发现以及记录生活中的美,从而形成正确的学习习惯,为后续写作助力。
(二)选材于阅读
        在高中语文生活化作文教学中,要想帮助学生积累大量写作素材,仅凭观察现实生活是不够的,教师还应当有意识地指导学生阅读,让学生在广阔的书海中尽情遨游,在开阔视野的同时,不断充实自身的头脑。具体来说,通过大量的阅读,学生会接触到各式各样的作品,获得丰富多样的体验,长时间坚持阅读,学生就会从多个层面看待、思考问题的能力[2]。除此以外,他们还会将阅读中获得的优美词句进行内化,将其转变为属于个人的东西,这不正是素材的有效积累吗?对此,在正式教学时,教师就应当多加鼓励学生,让学生自主阅读,并写下自己的阅读感受,在锻炼写作能力的同时,积累有效素材。例如:在“美的发现 学会抒情”教学中,某位学生在阅读完《再别康桥》后,写了这样一段话,如下:“轻轻地我走了……西天的云彩”,这些句子朴实无华,使读者感受到飘逸、洒脱。全文别具一格、独出心裁,巧妙地彰显了全文的意境,文中的三个“轻轻地”使得全文更具节奏美和韵律美……通过这样的方式实施教学,引导学生从阅读入手,在升华学生阅读情感的同时,进一步扩充学生的素材积累量,正可谓一举多得。
二、高中语文生活化作文教学布局策略
(一)标题——引人注目
        良好的开端,等于成功的一半。

同理,标题是作文的开端,当我们保证了标题的新颖性和独到性时,就代表作文已经成功了一半。对此,在写作过程中,学生有必要加强对作文标题的重视,通过脱俗、独特的标题吸引读者的眼球,以此起到“先声夺人”、“引人注目”的作用[3]。例如:在“心音共鸣 写触动心灵的人和事”教学中,教师就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让学生学会进行标题的设计。如下:①采用修辞手法。从主题来看,本节课的作文应当是记叙难忘的人或者事,既然是难忘的,那么就肯定会涉及到对、错,因此我们可以将作文题目定为“错?对!”;②直接点名作文主旨,如《一定要争气》等;③除了上述方式,还可以选择一些与作文相对应的内容,如《时光带我回到那里》等。通过这样的方式制定作文标题,可以引发读者的阅读欲望,让读者对作文产生兴趣。
(二)开头——夺人眼球
        常言道“凤头豹尾”,主要指的就是作文的开头应当像凤凰的头,有姿有彩,这样才能够吸引读者的眼球,给读者留下不错的印象,让读者带着愉悦的心理参与作文阅读。对此,在高中语文生活化作文教学中,教师需要强化对作文开头的指导,以此确保学生开头的有效性和创新性,使开头的功能得到最大限度的发挥。例如:在“园丁赞歌 记叙要选好角度”教学中,教师可以通过这样的方式进行讲解。首先,提出问题。主要指的是在开头处设置问题,起到吸引读者注意、制造悬念以及引发读者思考等作用。如:我们的学习和成长离不开教师的引导、帮助。在学习生涯中,我们遇到了许多教师,他们甘于奉献,辅助我们扫清了许多学习、生活上的障碍。那么,在众多教师中,有没有这样一个他,让你难以忘怀呢?他有哪些让你念念不忘的地方?其次,开门见山。主要是指不拖泥带水,直接告诉读者作文内容。如:在我的脑海中,有一位这样的教师,他……再次,点化名言。在开头部分,我们可以通过名言警句、俗语等引出作文主题。如:四度春风化绸缪,几番秋雨洗鸿沟。黑发积霜织日月,粉笔无言写春秋。蚕丝吐尽春未老,烛泪成灰秋更稠。春播桃李三千圃,秋来硕果满神州[4]。
(三)结尾——耐人寻味
        一篇优秀的作文,不仅要具备夺人眼球的开头,还应当具备耐人寻味的结尾。那么,如何进行作文结尾的创作呢?实际上,不论是哪类作文,在结尾时都应当遵循以下原则,即“简单、干脆”。具体来说,我们可以从以下几个角度进行作文结尾。首先,首尾照应。在作文结尾中,要与开头相照应,在点明作文主题的基础上,给读者留下良好的印象,并在极大程度上有效避免“离题”、“偏题”等现象的出现。其次,结尾设疑。在结尾时,可以充分发挥自身的想象力和创造力,围绕作文内容进行设问,这样不仅可以起到升华作文主题的作用,还能够进一步引发读者的深思。最后,作出判断。在结尾处,我们可以就个人的想法和见解进行阐述,或是对作文内容进行归纳、总结,说明自己的立场。
结束语:
        总而言之,高中语文生活化作文教学,不仅是提高作文教学实效的有力举措,更是促进学生综合素质提升的必由之举,其价值无需赘述。作为学生学习、成长道路上的引路人,教师应当积极革新自身的教学理念,将生活化作文教学重视起来,并且将其真正落到实处。具体来说,可以从选材和布局两个方面入手,赋予作文教学生活化气息,在开阔学生视野的同时,有效促进学生写作能力的提升,为学生未来学习和成长提供有力支撑。
参考文献:
[1]殷大为. 人教版高中语文教材写作部分的内容特点及教学策略解析[J]. 小作家选刊(教学交流), 2017, 000(018):81-81.
[2]娄鑫. 生活有源下笔有言——高中语文生活化作文教学选材及布局策略[J]. 语文教学通讯:学术(D), 2019, 1034(02):15-17.
[3]杨天山. 生活有源下笔有言——高中语文生活化作文教学选材及布局策略[J]. 新作文:教研, 2020(3):0129-0129.
[4]董国义. 浅谈中学语文写作教学生活化的基本策略[J]. 新课程, 2019, 000(026):P.60-60.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