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瑞
云南省红河州金平县第二小学 661500
摘要:在新课改的深入实施下,当前语文课程不断地更新和变化,小学语文也应该遵循现在的教学发展历程,当前语文阅读教学中可能存在的不足,并针对这些不足的问题提出了相应的解决对策,以此为基础来改善和提高当前的小学语文阅读教学效率。
关键词:小学语文阅读教学;存在问题;应对措施
一、阅读与教学的定义
什么是阅读,准确地来说阅读是课程中的重要组成,是学生获取知识的重要途径,在学生成长过程中起着根深蒂固的影响。
什么又是教学?在教学的定义上也有很多的阐述,最受认可的是,教学是由教师引导并维持的,教学的目的是促进学生进行有效的学习进而有独特的思维能力。而教师的行为主要分为两类:一是主要行为;二是辅助行为,主要行为包括了教师对学生的展示;教师与学生的对话;教师对学生的知识辅助,而辅助行为则包括激发学生对知识的动机;教师对学生的期望;师生之间的交流以及课堂的管理等。
二、小学语文阅读教学存在的问题
(一)问题设置难度不够,学生思维层次较低
研究发现,小学语文的阅读教学尚处在底层阶段,不足以提高学生的深层思维,这就表明了老师设计的问题难易程度不大,还不足够提高学生的思维能力。再就是学生的思维能力,在教师的指导下发展的不够。国外学者认为“认知不是一个结果,而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教一个人学习,不是让他只记住结果,而是教他怎么把知识构建起来”,俗话说,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这是同一个道理。让学生通过反复的思考,找出问题的根基所在,让学生自己学会不迷失答案,让他们知道,做任何事都要在脑子里想几遍,然后再去判断该不该做,以此来培养学生的高阶思维能力。教师要随时掌握学生对知识理解的难易程度,重视学生在思维发展的过程。对学生来说,课堂没有高阶层的思维发展,知识只在浅层的学习,对学生是无用的。
(二)学生的学习性不高,运用迁能力弱
学生不爱学习,对学习没有兴趣,主要是对课文没有兴趣,课文内容不够生动有趣,再有课文内容除了考试外,,他与学生的生活并没有直接联系。
在课间休息的谈话中得知,很多学生对老师的教学内容与学生的兴趣完全结合不起来,每天布置的作业也在挤压上课的时间,有的老师甚至用学生体育课的时间上自己的课,这更使得学生没有上课的兴趣,学生对上课没有兴趣,上课主动举手的情况也越来越少,整个课堂死气沉沉。低年级的儿童还有对老师的上课感兴趣,高年级的学生则对教师的讲课毫无兴趣。
学生对课程内容的应用能力不强,主要变现在教师有对学生培养运用的意识,但是没有做出对学生培养做出的努力。因为小学生的储存知识不够,所以对有的知识的认知水平是有限的,他们还不具备明辨是非的能力,所以教师对学生的作用很重要。例如:教师拿一个梨子或者一个苹果,让学生仔细观察他们的特征,观察他们的外观、口感和切开之后的样子,一起和学生搭建写作的思路,这样,学生很轻易的就能实现运用,写出一篇文章。然而,如果在课堂上对学生进行阅读教学的时候,教师对学生的引导较少,或者方法不准确,就会在课堂上形成反效果,从而影响学生对内容的运用。
再就是学生本身的问题。由于没有正确的教他们如何去构建对文章的联系,导致大多学生对知识的理解是凌乱的,这是底层思维最明显的表现。比如,教师会在每个单元结束后根据每个单元的知识,设计一个习题集,习题集包括阅读和写作,慢慢的根据学生的理解,加大阅读的难度。有的学生在做练习题时会遇到和本单元内容相似的题目,或者是与单元内容的情感表达一样的新知识点,这令学生很难做到,答题的情况五花八门。这些足以表明学生无法从教师那里获得真实的解决问题能力。
三、深入营造学生入课本的情境
怎么才能让学生深入课本,对课本的内容理解透彻,只有把内容有趣化,深入课文的情境,让学生们有一种身临其境的画面感,真实的感觉会让学生对课文的描述的场景有真实感,这样,学生才能对文章的理解才更明确真实。我们举一个例子,例如《一个豆荚里的五粒豆》这篇课文,首先,可以看一下教师对课文的理解,并如何把同学引导到课文中去的。教师可以把内容的每个段落先让学生自己讲下对课文的理解,这时候,教师也不要吝啬自己的赞美,教师要鼓励学生自己对课文理解的内容给予肯定,再适当的引导学生如何把所学的知识引用到写的文章中,这样可以让学生们真实体会到豌豆给小女孩的希望,也能够感受作者在字里行间流露出对这个世界的美好向往。
学生在小学时期,小脑袋瓜里到处都是天马行空,大人想不到的词语,小学生们一个个的都能脱口而出,想象力在语文课文中占据着中坚力量,他能对文章的意义和主题起着深刻的理解。不可忽视的是,学生每个都有自己的个性,教师上课时,要尊重学生的个性,注重学生生活的特点,以此来促进阅读理解的个性发展。让学生多阅读课文内容和课外阅读的目的就是培养学生的想象力,激发学生的脑洞和内心的情感。
教师一般上课时只对书上的内容教授于学生,这仅仅是不够的的,可以在学生的承受范围之内,适当地添加一些课外阅读,让学生在写作背景上加深主题的认识。教师也可以和其他教师交流经验,总结出一套适合学生使用的方法,使高年级学生能轻松将内容运用到写作中。
参考文献
[1]苏晓敏.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的学习活动设计研究[D].上海师范大学,2016.
[2]何应艳.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美育的实施[D].云南师范大学,20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