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小学语文阅读教学有效路径

发表时间:2021/5/13   来源:《中小学教育》2021年第4期(下)   作者:展莉莉
[导读] 随着教育事业的不断改革,要求小学语文教师注重学生能力的培养,
        展莉莉
        山东省滨州市惠民县孙武街道高官小学251700
        摘要:随着教育事业的不断改革,要求小学语文教师注重学生能力的培养,而不是唯分数论。阅读教育是小学语文的重要组成部分,对学生们的综合素养和理解能力起到很大的帮助。所以,本文根据笔者自身经验,着力分析小学语文阅读教学的有效路径。
        关键词:小学语文;阅读教育:方法策略;实际应用
        引言:开展科学合理阅读教育,对于现阶段的小学语文学习而言十分重要。但是,结合实际情况来看,阅读教育中存在着学生们兴趣流失,阅读注意力不集中,对阅读内容一知半解等不良现象。那么,小学语文教师需要如何改变这一课堂现状呢?可以从以下三种路径入手。
        一、利用信息技术,创设阅读氛围
        在课堂上,为学生们营造良好科学的阅读环境,也是辅助开展阅读教学的有效途径之一。在这里,我建议小学语文教师可以利用身边的多媒体技术和资源,合理创设情境,让学生们在阅读氛围的渲染之下开展趣味阅读。
        就拿我的课堂来讲,我会结合本节课需要阅读的内容,利用多媒体为学生们播放一些配乐、图片和视频等,借此带给学生身临其境的情感体验,营造视听结合的阅读氛围。例如,在讲到《晚秋的江上》这首现代诗的时候,教师可以将找到的一些和诗歌相关的图片。如,落日、归鸟、染红了的芦苇和江面,并将找到的图片插入在这首小诗的旁边,让学生们在阅读的同时,通过对图片的观摩,加深对诗歌的印象,更加便于学生们对诗歌的阅读理解。除了直观的播放图片和视频来让文章在学生们的脑海中更加具有画面感。还可以播放一些适合在阅读时候的听的轻音乐或者调动氛围的音乐,通过音乐来帮助学生们更好的代入到课本中,营造浓厚的阅读氛围。
        除了在课堂上培养阅读氛围,教师还可以利用信息技术在学生们课后的阅读学习中进行分享和交流,营造自主阅读,快乐阅读的氛围。例如,教师可以创建一个专属的关于阅读交流的班级群。学生们可以在学习群中互相分享阅读心得,遇到阅读过程中的问题,也可以随时向教师寻求帮助。为了调动学生们对于讨论的积极性,教师可以规定:在学习群中提出问题,互相讨论的学生可以获得一点阅读积分,然后学生们可以使用阅读积分来兑换奖品。通过这样的奖励制度,学生们的讨论积极性也可以得到很大程度上的激发。
        二、丰富班级活动,激发学生兴趣
        在学生们的日常学习中,如果每天面对课本上的文章来阅读,不久就会失去阅读的兴趣和耐心。所以,为了丰富学生们的阅读内容,提高学生们的阅读乐趣,教师可以在排课的时候穿插一些有趣的阅读活动来提高教学效率,增加学生阅读热情。
        例如,在讲到“口语交际:讲历史人物故事”的时候,教师可以组织学生们举办一场“讲故事大赛”,参赛的小选手们可以轮番上台为大家讲述自己所知道的历史人物故事。最后,组织全班同学进行一次投票,并分别设立一等奖、二等奖、三等奖等不同的奖项,票数最高的同学不仅可以获得奖品,还可以获得“讲故事能手”荣誉称号。

通过设立这样的活动可以变向的刺激学生们进行自主阅读,不仅可以扩充学生们的阅读量,还可以帮助学生们提高自信心,锻炼语言组织能力;在排课的时候,教师也可以专门抽出一节课堂的时间供学生们进行自由阅读,在这节课上,学生们可以将家中的课外读物带到课堂上阅读。阅读课中,不仅可以让学生们进行自由阅读,还可以定期的举行“交换会”,学生们可以在图书交换会上和其他同学互相交换书籍进行阅读。不仅增加了阅读的乐趣,还可以提高阅读量,进而锻炼了阅读理解的能力。
        小学语文教师除了在班级中开展短期的阅读活动,还可以在班级中长期的设立一个图书角。教师可以在班级后面安装一个小架子,然后将一些对学生们有帮助的课外读物摆到架子上。学生们也可以将家中闲置的图书摆在图书角里,供大家借阅。需要注意的一点是,阅读角的设立是为了丰富学生们的课间休息,教师还需要注意是否有学生在上课的过程中偷看课文读物,影响正常学习。
        三、发挥榜样作用,培养学生阅读习惯
        为了刺激学生自主阅读,培养良好的阅读习惯,只依靠课堂教学是远远不够的,还需要由教师进行引导,正确发挥榜样作用。榜样的树立可以具体从学生、教师、家长这三个角度出发。
        首先,是在学生中设立阅读榜样。教师可以调查学生们的阅读情况,并根据调查结果进行评选,选出班级上的“阅读之星”,授予奖励和称号,并让这位同学在讲台上和大家分享自己的阅读经验和心得感悟。阅读之星每个月都会评选一次,班级上的每个同学都有评选的机会。小学阶段的学生自我表现意识较强,这样一来,通过激发学生竞争意识,促进学生主动阅读。在班级中,小学语文教师也应该以身作则,积极投身到阅读中,通过阅读一些关于教育、文化等书籍来提高自身专业素养。此外,还可以时不时的为学生们推荐一些适合他们年龄段的读物书刊。通过一系列阅读榜样的设立,让学生们在潜移默化的过程中逐渐爱上阅读,培养阅读习惯。
        不仅可以在学校中树立榜样,家庭中的榜样也很重要。以家长为榜样的首要步骤,就是需要教师和家长进行及时、合理的沟通,在家长的配合之下,共同促进学生进步。例如,在课后练习中,有阅读任务的时候教师可以告知家长督促完成。不仅是配合教师完成课后作业,家长还可以在生活中为孩子起榜样作用,放下手机,主动阅读;或者在闲暇之时,一起和孩子读完一本书。通过在家庭中渲染阅读氛围,树立阅读榜样,对于培养学生阅读习惯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在家校互动的过程中,教师还需要把书单详细的告知给家长,避免出现盲目阅读的现象。
        结束:总而言之,在小学阅读教育的过程中还存在着许多问题和缺陷,这就需要语文教师根据自身实践经验对教育方式进行不断的改革和探索,运用科学合理的教育手段,培养学生阅读兴趣。最后,在快乐愉快的阅读环境中提高阅读水平,达到培养综合素质的理想效果。
        参考文献
        [1]罗旺明.小学语文阅读教学提问设计优化策略分析[J].学周刊,2021(1):65-66.
        [2]李永琴.“互联网+”助力小学语文阅读教学的整合与创新[J].学周刊,2021(4):133-134.
        [3]周俐伶.小学语文阅读教学和写作教学整合对策[J].文理导航,2021(3):60-61.
        [4]叶翠婷.基于名著的小学语文阅读教学思考[J].读与写:上旬,2021(1):0196-0197.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