许枫
江苏省苏州工业园区唯亭实验小学
摘要:随着我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发展,教育部对教育工作者的教学目标与任务有了更高的要求。美育属于素质教育的一个分支,教师在教学中渗透美育教育有利于提高学生审美能力、审美意识以及审美情趣,同时对塑造学生健全的人格具有重要的促进作用。由此可见,教师在教学中要以语文学科知识点为基础给学生渗透美育教育,顺应时代发展需要,促进学生得到全面发展。本文就小学语文教学中渗透美育教育的途径展开探讨。
关键词:小学语文;美育教育;渗透现状;教学方式
引言
语文是一种人文性较强的科目,是一个集文、史、哲、美为一体的学科,有利于丰富学生的知识储备,提升学生的文学素养。因此,学好语文的必要性是不言而喻的。作为小学语文教师,要更新教育理念,丰富教学方法,使学生全面掌握听、说、读、写基本能力。
1当前阶段小学语文教学中美育渗透现状
目前仍然有部分教师并不重视渗透美育教育,小学语文教学中教师受到教育理念与升学压力的影响,在教学中仅片面给学生传授基础知识,因此自然而然忽略了对考试没有任何帮助的美育教育。可见,在此错误教育理念的影响下,学校美育处于可有可无的尴尬境地。就算教师在教学中渗透美育教育,但是渗透的范围极为狭隘,整体效率不高。素质教育背景下部分教师已经形成渗透美育教育的意识,但是受到诸多方面的限制小学语文教材中的美育因素并未得到深入挖掘与应用,更多的是以发现语文教材中的语言美为主。这一教育背景下美育渗透范围极为狭隘,且内容单一,仅可以对学生进行低层次的美育教育,并不能让学生审美能力与审美意识得到全面、系统发展,整体渗透效果不理想。小学语文学科教学中美育教育方面的渗透缺乏“以人为本”的教育理念。审美意识是一种具有高度主观性的意识形态,还会跟随时代发展不断变化。可见,小学阶段语文学科教学中由于学生年龄方面的差异使学生对美的认识存在诸多偏差。但是在当前阶段美育教育中教师主要给学生关注自己的审美意识,这种强加的教育方式并不能使学生在学习中产生审美意识的共鸣,还会对渗透美育教育效果与效率产生直接影响。
2小学语文教学中渗透美育教育的途径
2.1教师要提升专业素养
语文教师的专业素养高,才会使语文课堂更行之有效。因此,语文教师要做到“终身学习”,不断丰富自己的理论知识,增强自己的业务能力,提升自己的文学修养和语文素养。扩充自己的知识储备。小学语文教师要创新教育方法,不断改进教学模式,完善知识结构,及时做好教学反思和回馈。小学语文教师要让自己拥有能充分调动学生主观能动性的能力,在有限的语文课堂里,能让学生始终跟随老师的思路,提升学生的课堂参与感,以此来提高语文课堂的有效性。
2.2充分借助语文教材,挖掘美育教育本质
小学语文教材有非常丰富的文章,每一篇文章都有很重要的意义,因此教师在实际教学过程中,应该文章本身出发,针对重点字词和语句进行更深一步的讲解,让学生能够体会到其中蕴含的思想感情。
比如在学习《我的战友邱少云》这一篇文章的时候,教师就可以找出“伟大”这一关键词,让学生自己去领会文章用怎样的语句描写环境、人物外表和心理活动从而去体现出邱少云的伟大之处的。通过对这篇文章的学习,让学生明白即使在渺小的人有一天也可以变得很伟大,平凡亦是一种伟大;让学生明白道德这种力量的重要性,是在生活中一点一滴积累起来的。然后让学生根据自身的情况,谈一谈自己身边那些平凡的人做过的伟大的事情,自己又能做些什么,这样美育教育就不知觉的渗透到了学生的生活之中。
2.3采取多元化教学方式,提高学生审美能力
从教学中可知,教师刚开始开展某一种课堂活动时在好奇心的驱动下学生参与积极性较高,但是长时间的实践很难达到预期的教学效果。而这时为了达到激发学生学习热情的目标,教师要积极创新,采取多元化教育模式让学生始终对课堂学习保持较高的新鲜感,使学生在学习中爱上语文学科的学习。教师认为在教学中渗透美育教育同样如此,只有教师在教学中开阔自身眼界才能达到丰富教学方式的作用,从而实现多元化教育目标,如此才能提高美育教学效率。以学习《题西林壁》这篇古诗为例,教师借助了多媒体的作用开展教学活动,在上课前搜集与这篇古诗有关的景色,但上课时先引导学生朗读,这时教师发现对部分学生来说学习难度较大,并不能把握这首古诗表达的中心。因此教师借助多媒体给学生播放课件,同学们瞬间变得激动起来,集中注意力参与课堂学习,在观看大自然景色的过程中强化对文本理解的同时又能提高学生审美能力。此外,教师还结合了黑板板书讲解的方式循序渐进地给学生挖掘诗句中表达的深层含义,使其可以意识到要想深刻认识事物的真相与面貌必须超越狭小的范围,摆脱自己的主观成见。这个过程中学生深刻体会了诗句中蕴含的美感,促进学生形成分析美、感悟美以及体会美的能力。
2.4开展读书交流会,感受阅读中的美
要让学生感受阅读的美,定期开展班级读书交流会是一个很好的办法。在班级交流会当中,让每一个孩子都发言,把最近看到的自己喜欢的书分享给大家,告诉我们这本书讲了什么内容,为什么喜欢读这本书?在这样的交流会中,孩子们都畅所欲言。有的说喜欢《三毛流浪记》,有的说喜欢《诗词中的科学》,还有的人喜欢《小兵张嘎》??每一个人都把自己独到的想法说出来。可以看出孩子之所以喜欢这本书,有的是爱上了文中的人物之美,有的是感动于文中所体现的中心思想之美,有的欣赏文中的句子之美??可见,读书交流会让学生体会到了阅读的各种美。就在不断的交流分享当中,班级的阅读气氛越来越好,孩子们也自然而然地爱上阅读,爱上阅读中感受到的美。
结语
综上所述,小学语文教师在教学中渗透美育教育对学生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因此,教师在具体的教学活动中要想高效渗透美育教育,必须意识到语文教材之美,积极带领学生解读文本,体会文章中蕴含的境界之美。
参考文献
[1]雷宝霞.农村小学语文课堂教学中美育的渗透[J].文学教育(下),2018(8):54-55.
[2]黄利媛.小学语文教学中的美育渗透[J].语文课内外,2018(28):22.
[3]张婧.核心素养教育视角下小学语文教学中美育的渗透[J].语文课内外,2019(2):241.
[4]雷文智.小学语文教学渗透美育思想的思考[J].当代家庭教育,2019(5):1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