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究直观教学在初中生物学教学中的应用

发表时间:2021/5/13   来源:《中小学教育》2021年第2月第4期   作者:朱红丽
[导读] 创造性思维是一种学生创新能力的反映,是一种推进教育不断革新的重要思维
        朱红丽
        广东省化州市第一初级中学,525100
        摘要:创造性思维是一种学生创新能力的反映,是一种推进教育不断革新的重要思维,以提升学生创新思维为目的,通过在实验探究的过程中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在这个过程中开拓思维,初步培养探究能力与科学态度。根据各界对于创新型高素质人才的要求,在生物直观教学中如何灵活运用教学资源提高学生的创新思维,是本文主要探究的内容。
        关键词:初中生物;创造性思维;直观教学;培养
        引言:初中生物直观教学融进课堂,是教学改革发展的必经之路,教师要拿出足够热情去学习新的授课方式,让学生在课堂上可以充分发挥自己的主观能动性,增强同学间合作交流,互相学习的能力。另外,培养学生创新思维的重要途径就是来自学校的教育,来自课堂上教师的精彩知识演绎。课堂教育是提高学生创新能力一种高效率而且符合孩子成长学习历程的方式。生物是一门注重实践教育的学科,所以对于生物直观教学来说应该改变现状,探究更加有效的教学方法和手段。
        一、课堂直观教学融入生物实验,展现生物直观直观教学
        传统的生物直观教学,并不会考虑学生自身的情绪,学生到底对不对这个知识感兴趣,只是一味的灌输知识点给学生,这样做只会限制住学生合作学习的能力,这样的直观教学很难引起学生的兴趣,学生如果没有学习的兴趣,如何去用心对待生物这门学科,如何培养完整的生物学课创造思维。直观教学方法,把学生内心的情感激发出来,使得他们可以快乐地进行学习。教师要及时改变传统的教学模式,对生物课堂进行创新,传统的教学模式会让学生学习的效率降低,而且填鸭式的教育方法对当今初中生的教学会产生十分不良的后果,所以要想提高学生学习的效率,提高教学质量,就需要改变传统的教学模式,对生物课堂进行一定的创新:把学生当作课堂的主体,老师在课堂上起到一个帮助作用,让学生通过自主探究和自我思考来回答课堂上提出的问题,教师可以帮助其纠正正确与否。通过这种改变,会在一定程度上激发学生学习的欲望,也会在课堂中进行一定的创新,从而提高学生学习的效率。
二、如何利用直观直观教学培养学生在生物学习中的创造性思维
        1、提高教师和学生对于创造性思维的认知
        教师想要在生物直观教学中提高学生的创造性思维,首先要弄清创造性思维的概念。教师在认知清楚创造性思维的概念后,应该认真分析之前的直观直观教学中存在哪些问题,并制定一套适合于实验并切合实际直观教学情况方法,提高学生对于生物实验的兴趣,发挥学生的自身能动性,激发学生的想象力,从而能够增强发现解决问题的能力、举一反三,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教师在课堂中也应该有意识引导学生认识到创新性思维对于自身的重要性,引起学生对于创造能力培养的重视,从而起到积极的促进作用。随着科技成果在教育领域的普及,多媒体应用在课堂教学中已经成为了常见现象。在初中生物教学课堂上,教师在设定教学内容目标的时候往往只能根据教材和教辅材料来定夺,反映到学生身上就是教师课上讲的题目都听懂了,但是自己做题的时候就又不会了。这说明学生对知识点的理解仅仅停留在掌握了概念这种较浅的层次上,教师教学内容和教学目标之间存在着断层。

教师要积极利用网络教学设备,了解到最新出题角度,通过较为典型的例题能够让学生做到举一反三。堂上教师要从心底里认可多媒体的价值,并在教学实践中增加自身的多媒体教学技巧。
        2、增强学生实践能力
        在学校增加生物课时的同时,教师应该尽量安排实验课时,要求每位同学都能够亲自动手体验。并根据培养学生创造性思维的原则,针对学生相对薄弱的模块对课程进行设计。例如,教师可以提前分成2—3人小组,小组人数不要太多,避免有学生不能够实际操作的现象发生。让学生将要操作的实验进行设计,并提出自己的问题,教师再进行审核。操作过程中让学生围绕自己提出的问题仔细观察实验现象,并解决问题,实验后可以让小组代表与其他小组分享自己小组实验设计、实验操作发生的状况以及所解决的问题,选出实验完成度最好的小组。另外,教师应该多收集一些相关实验的其他素材,让学生进行对比实验。例如,观察叶片结构这一实验中,教师可以不用只依据观察菠菜的叶子,也可以允许学生带一些有鲜明实验特征的其他开花植物的叶子进行对比,让学生发散思维思考不同叶片形态,叶片结构是否相似。通过这样的对比实验激发学生的想象力,培养学生举一反三的能力。
        3、在实验过程中提高创造性思维能力
        将学生的发展作为教育教学的根本目的,尊重学生的主体性,对建设高效课堂来说是十分有必要的。教师在利用课件教学的时候,要注重引导学生自主学习,让学生在学习中形成学科思维提高创新能力。所以在设计课件的时候,教师一定要融入自己的想法,不能一味地复制粘贴,变相地将课本移动到投影仪上。在初中生物学系的范畴中,大多的生物实验都属于观察类型的实验。所以在实验过程中应该要让学生先去想象实验的结果,发散创造性思维,捕捉细小的观察对象,在实验中有创造性地观察。例如,在学生观察细胞结构的实验中,首先可以让学生依据课本的抽象概念想象实际观察的结果,学生观察胞间连丝的永久切片标本时,许多学生会把中间的细胞膜、细胞质与细胞核看成是一个细胞核,而外层厚厚的细胞壁认为是细胞膜和细胞质,这时教师应该进行指导让学生进行区分,让学生意识到实际情况与想象的差距,通过对于观察能力的培养从而让学生在实验过程中发现差别、进行比较。在逐步形成良好的观察力和思考能力后,教师可以放手让学生做一些结合生活实际的探究性实验,激发学生的创造性。针对每类学生不足的地方教师应该进行纠正和鼓励。规范学生实验操作的过程中,培养学生认真严谨的科学实验态度,在纠正操作失误后,甄别学生提出的疑问,提出属于学生自己的改进方法,产生创造性思维的萌芽。
        结语:直观教学在初中生物学教学中的应用,是教学改革发展的必经之路,教师要拿出足够热情去学习新的授课方式。在初中生物的教学中,教师如果能够将多媒体教学设备合理地利用起来,对自身来说是一种冗杂工作的肩负,对于学生来说是更加优质的课堂体验。归根结底,多媒体也好其他网络化教学模式也罢,其本质永远是教学工具。教师才是教学的主体,学生成绩的提升和能力的增长,仍然依靠着每一位教育工作者的无私奉献和付出。
        参考文献:
        [1]叶永菁. 在中学生物直观教学中培养创造性思维的研究[D].福建师范大学,2001.
        [2]王青凤.生物教学中创造性思维的培养[J].成功(教育),2010(12):127.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