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课改下提高初中生物课堂教学效率的策略

发表时间:2021/5/13   来源:《中小学教育》2021年第2月第4期   作者:边树河
[导读] 在初中阶段展开生物教学,对于揭示生物进化的奥秘,
        边树河
        乌兰察布市青少年宫  内蒙古   乌兰察布    012000
        
        摘要:在初中阶段展开生物教学,对于揭示生物进化的奥秘,推动人类社会的发展和进步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初中生物教学是生物学科研究的基础,学生在初中阶段会掌握基础的生物知识,对激发学生生物学科的兴趣,以及深入研究生物知识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本文分析了初中生物教学存在的问题,希望以此提升初中生物教学水平。
        关键词:初中生物;课堂教学;策略
        如今教育改革逐渐深入,初中生物教育教学方法和教学理念等方面都有所转变和提升,并且部分教师会根据时代的发展动态和实际特点对教学方法与手段进行创新,有助于提高初中生物教学质量。在经济社会迅速发展的形势下,科学技术的发展速度越来越快,对人才的要求也在产生变化,因此需要加强学生适应能力和综合素质的培养,根据经济社会的实际情况对教学活动进行合理的创新和改革,尤其是需要帮助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使学生能够找到符合自己情况的学习方法,进而有助于提高学生的学习水平,有效增强初中生物教学质量。
        1 结合新课标要求明确教学目标
        教师应当对新课标的相关规定和要求进行全面的了解,并深入理解和体会到新课标的精神,依据初中生物教学的实际情况明确教学目标。在初中生物课堂教学中,应当根据初中生物新课标的相关标准与规定,结合教学内容合理制订教学方案充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只有让学生自己对生物学科产生浓厚的学习兴趣,才能形成学生努力学习和奋斗的内在动力,从而有利于提高学生的学习水平和考试成绩。其次,应当根据学生的学习情况和学习需求选择合适的教学方法,尤其是每个学生的理解能力和认知水平等方面存在一定的差异,需要尊重学生的个体差异性,灵活运用教学资源,不断提高学生的理解能力和认知能力。
        比如在讲解“植物的生殖”这节知识内容时,教师可以将教学内容制作成 PPT 形式的文件,通过多媒体进行播放让学生对基础知识进行了解,然后播放关于有性生殖和无性生殖方面的教学视频,主要让学生清楚认识到某种果实的种子从开花、传粉、受精、结实、生出新一代植株的整个生长过程,以及扦插、嫁接等无性生殖的应用方法,使学生能够更好地辨别和学习有性生殖和无性生殖的具体含义,同时有利于提高学生的知识学习能力,进而有助于提高初中生物教学质量。
        2 利用互动教学提升学生探究能力
        探究性学习是这代人的天性,他们对事物的探究非常敏感,我们提出为什么,他们就解决为什么。况且,生物本身是隶属于自然科学的一门重要学科,想要充分理解、消化、应用生物知识,学生们就必须要与大自然无限接近,在自然环境中去寻找,去探索。在日常教学过程中,教师需要加强学生观察能力方面的综合培训,便于学生们更直观、更深刻的理解各种生物概念和生物知识。我们要为学生创造自主学习和探究的机会,布置一些与课堂教学有关的生物样本,指导学生去搜集和整理,并完成教师交代的知识探究,但是生物学习是一个复杂的过程,尤其在涉及一些生物实验时,需要学生之间协作才能完成。

在样本搜集和讲解以后,有一些知识还需要生物实验来辅助完成,对于探究意识非常强的他们,我们要注意利用现有教学设备和实验设备,分组讨论,交流助学,提高孩子们的合作意识和探究创新。而且学生之间分工合作,可以很好地完成学习任务,也能有效提升学生的探究能力与创新能力。
        3 通过实验教学充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在初中生物教学中,教师可以充分发挥生物实验的教学优势,引导学生进行生物实验,不仅有效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探究兴趣,还能让学生对生物实验的原理知识进行全面的了解,从而有助于提高学生的知识理解能力。在进行实验教学的过程中,首先应当向学生详细普及基础教学内容,然后对学生进行操作示范,引导学生分组合作共同进行实验操作。比如说“检验光合作用产生释放氧气”的生物实验,准备好玻璃水槽或直径为 20 cm 的标本瓶,灌入充足的清水,根据一定的比例加入适量的碳酸氢钠,并用玻璃棒进行搅动,以此增加水中二氧化碳的含量,接着根据实验步骤依次进行操作,然后将带有火星的火条伸入试管,能够发现火条又重新燃烧起来,这样的现象可以表明试管内已经收集到了氧气,能够起到助燃作用,才能使火条重新燃烧起来。通过该实验能够让学生清楚知道绿色植物在光照下会产生氧气,也能让学生掌握光合作用的产物之一是氧气的生物知识,从而有助于学生更好地学习该章节的教学内容,进而有效保障初中生物教学质量。
        4 展开分层教学梯度作业
        因材施教,个性化教学已经成为现代社会的一个普遍现象,人与人之间是存在差异的,特别是初中这一阶段的学生,在认知和学习能力方面还是存在客观性的差异,这种差异性就要求教师在教学中要顾及所有学生的感受,照顾个性化差异薄弱的学生,也要提升个性化比较强的孩子,不能千篇一律,在教学方式上要有所变革,为了避免生物教学出现的失衡状况。教师需要客观认识学生之间存在差异这一事实,根据学生的基础和学习能力进行层次划分,实施分层教学策略,布置梯度化的课后作业。真正做到因材施教,通过不断变化的分层教学和逐渐弱化的梯度作业来调整学生的学习状态和学习习惯,逐渐形成均衡化的教学模式。对学生的课堂表现、作业情况与操作能力做全面分析,公平、公正、公开进行分组教学,梯度作业。减少不必要的意识形态下的误会或者错误判断,有理有据,切实安排。把侧重点放在自主探究学习、知识稳固、基础学习上,对分层不要太多,也不要太少,三层比较合适,也便于管理。这样一来,对学生进行科学地划分,使每位学生都能在自身的基础上取得进步和发展,同时还有利于促进学生个性化的发展。
        5 结束语
        综上所述,初中生物教学可以为学生打下良好的生物研究基础,所以教师要重视初中生物教学。针对目前初中生物教学普遍存在的问题,教师需要在教学中不断研究解决问题的途径,提升初中生物的教学水平,促进学生对生物知识的掌握。
        参考文献:
        [1]沈媛.提高初中生物课堂教学效率的探究[J].考试与评价,2021(02):77.
        [2]耿晓翠,冯晓雯.核心素养理念背景下的初中生物实验教学策略[J].新课程教学(电子版),2021(02):9-10.
        [3]后治中.初中生物课如何开展高效课堂教学[J].试题与研究,2021(03):100-101.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