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索小学音乐中乐理教学的趣味化实施方法

发表时间:2021/5/13   来源:《中小学教育》2021年第2月第4期   作者:冯雨婷
[导读] 新音乐课程标准中指出:“音乐教育是进行美育的重要手段之一
        冯雨婷
        江苏省常州市金坛区段玉裁实验小学   

        【摘要】新音乐课程标准中指出:“音乐教育是进行美育的重要手段之一,而优美健康的音乐是审美主体获得美感的重要源泉”。
        一、小学音乐学科乐理教学的重要性以及存在问题
        (一)、音乐学科乐理教学的重要性
        1、乐理是音乐知识的基础
        音乐乐理知识是学习音乐的基础,也是课标上所要求学习的内容之一。乐理知识学习是音乐基础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缺乏音乐基础知识的教育不能认为是良好的音乐教育。《音乐课程标准》教学建议中明确要求学生具有一定的识谱能力,有利于进行音乐表演和创造等教学活动,识谱要与演唱、演奏、创造、鉴赏等教学内容密切结合。
2、乐理是技能学习的工具
        音乐是声音的艺术,也是听觉的艺术。它是依靠乐音的高低、长短、强弱及音色的对比、变化、有规律地组织起来,形成音乐的形象,并通过听觉器官来感受的一门艺术。而乐理是构成音乐知识的科学体系,演唱、演奏、创造、鉴赏等教学内容要与乐理密切结合,才能举一反三,熟练运用,使学生在感性积累和认知的基础上进行技能学习。
(二)、音乐学科乐理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及原因
1、乐理教学理念较为陈旧
        “以审美为核心”,主要作用于人的情感世界,着重强调对音乐的情感体验,引导学生对音乐表现形式和情感内涵的整体把握,也就是培养学生的音乐感受力。然而,在实际教学中,许多教师忽视了这一点,传统机械的教学方法无法达到审美教学的要求。再加上传统教学对于教师和学生关系的认识比较片面、肤浅。诸如这些种种弊端导致音乐乐理教学不可能让学生有情感体验及审美愉悦,与“审美核心”背道而驰。
2、乐理教学内容比较枯燥
        小学阶段的乐理知识没有很大的更新,知识结构和以往差不多,教材内容上过于直白,缺少新意,经不起推敲,更谈不上风格的多样化,既缺乏审美价值又难以激发学生对音乐美的体验和感受。
3、乐理教学手段仍显缺乏
        教师无真情的授课,学生必然毫无激情的听课。课堂教学就像一滩死水;没有真情,师生即使面对面,也会背对背。
        那么如何使乐理教学走出“阴霾”,重见“阳光”,呼吸新鲜空气呢?我认为可以从以下几点逐渐做起。
        
二、树立新的教学理念,探索乐理教学新方法
《课程标准》指出:“兴趣是学习音乐的基本动力。是学生与音乐保持密切联系、享受音乐、用音乐美化人生的前提”
(一)、以“兴趣”为动力,解决学生的“苦学”现象
1、重视学生的认知规律,增强学习内容的贴切度
        在实践教学中,教师的乐理教学应由浅入深,在学生掌握已有的旧知识的基础上,逐渐增加新知识。
        教学歌曲《勤快人和懒惰人》。学生已经认识了do-do’的字母唱名和音位。在识谱过程中,让学生轻轻地、自主地随着琴声视唱歌谱,在这个学习过程中,每个学生都专注地看着歌谱,积极地学唱歌谱。

这样既复习了的音位,又在识谱过程中融入了节奏。几次视唱练习后,学生就学会了歌曲的歌谱。
2、创设生动的教学环境和情境,增强学习内容的趣味性
        例如:二年级的《草原之声》拓展教学课。课前我为学生准备了几幅表现草原风光的情境画帖,分别悬挂在教室的黑板、墙壁上。伴随着电脑里同步播放的流水声、牛羊鸣叫声,学生们一进教室,就情不自禁的“哇”发出由衷的感慨,仿佛来到了风光无限好的大草原上。这个互动学习环节进行地十分顺利和快乐。
(二)、以“激趣”为切入口,解决教师的“苦教”现象
1、满怀教学激情,热爱教学对象
        音乐教师授课时要进入角色,作为传播音乐美的使者,充满情感,要寓情于教,寓心于教,以此感染学生,使之共鸣;克服教师、教材两张皮的状况,做到教师、教材融合为一体。
        例如在教授《忆江南》歌曲时,没有播放媒体中的范唱,而是自弹自唱了歌曲。由于对这首歌曲所要表现的美好情感十分了解,声情并茂的范唱,深深吸引了学生们。
2、丰富教学手段,创新教学方法
        教师在课堂上要根据不同的授课对象,采取灵活的教学方法、多样的教学手段,以提高课堂的感染力,活跃课堂气氛。
(1)、生动的游戏
        如:以“开小火车”方式进行旋律接龙。我创编两小节旋律,然后请出第一位学生,唱准我所给旋律的最后一个音,并将此音作为自己创作旋律的第一个开头音,进行自由旋律创作。接着,由其请出第二位学生,继续遵循第一位学生自由旋律创编要求,再次进行自由旋律的创编……这种学习活动学生十分喜爱,兴趣也很高涨,课堂氛围热闹而活跃。
(2)、正确的演示
        作为学生的一面镜子,教师要善于利用自已的身份和角色来影响学生,使学生仰慕你那扎实的专业知识和过硬的基本功,从而使学生喜欢你的音乐课。在教授歌曲时,我都会亲自用自己自然、美妙、柔和的声音声情并茂的范唱给学生们听。学生们从中知道了正确的演唱方法,在自己演唱歌曲时,他们会模仿教师,在这个学习过程中,逐渐学会了演唱。
(3)、多媒体的运用
        教师应该努力掌握现代信息技术,利用其视听结合、声像一体、形象性强、信息量大、资源宽广等优点为教学服务。“音的高低”教学课中,借助于多媒体,把“音的高低”和学生们熟悉的各种小动物们有高有低的叫声融合在一起。高低不同的叫声又引来了他们的模仿,教室里俨然变成了一个“微型动物园”。学生们就是在这种直接的感官活动中,明白了音在高低上是有差别的。在学习“音的高低”的过程中,学生们的学习热情始终十分高涨,积极参与。
三、乐理教学趣味化带来的成果与思考
        实践证明,在小学各年级音乐课中进行创作教学,对提高课堂教学效果,培养学生音乐素质和创造能力是十分显著的。音乐学科乐理教学,从我作为教师的角度来说,最初的排斥已然不存在。因为在乐理教学时,我可以通过很多有趣的教学活动,和学生们一起学习和探索乐理知识。现在的学生也十分喜爱乐理知识的学习,他们在课堂上高高举起的小手,愉快和满足的笑容,积极和主动的状态,我都能体会到初步成功的喜悦。
        为了这种积极状态能长久保持和延续下去,使乐理教学继续深受学生的喜爱。我要坚持从学情出发,及时了解学生学习动态,获知他们学习困惑,采用多种方法,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同时,乐理教学的方式方法也要尽快跟上学生的特性发展,以最快的速度来适应他们。
        
参考文献
【1】陈立勇浅谈用素质教育思想指导科技教育教学实践【R】
【2】黄永婷思教育改革新问题探教研工作新思路【J】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