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家锷
重庆市万州区汶罗小学 404000
摘要:小学体育教师应在小学体育教学中引入情境教学法,创设多种教学情境,构建快乐的体育课堂,这对于推动小学体育的教学改革具有重大意义。本文主要针对小学体育教学中情境教学的应用策略进行研究。
关键词:小学体育;情境教学;策略
1创设启发式教学情境
启发式教学实施过程中要依托合理的教案设计。启发式教学法与传统式教学法相比,在培养学生篮球兴趣、调动学生篮球积极性方面更为有效。所以建议教师设计出丰富且实用的课堂设计。如果教学手段虽然丰富但不实用,脱离了实际的课堂情况,那么就会出现纸上谈兵,教学效果打折扣的现象。教学手段的运用要以学生的年龄特征、心理特征为依据,注意在小学篮球课堂教学手段的运用不宜多而宜精,防止出现教学手段天花乱坠,越俎代庖的现象出现,导致教学目的不突出,学生的兴趣完全在多样化的教学手段而不是教学目的。在教学过程的设计中,应注意多运用平板电脑等多媒体影像技术,抓住小学生的心理特征,以更直观、更形象的教学手段帮助学生建立动作模型,在学生练习的过程中注意进行语言讲解和激励,对学生练习中出现的多数错误动作进行演示,并指出错误动作所在,让学生们进行及时的修改。在进行错误动作展示时,可以让学生进行演示,并让其他学生进行纠错,此时应注意手段和方法,在不伤及学生自尊和自信心的前提下进行。
2创设游戏情境
以游戏时代列车为例,这个游戏的目的是培养学生的弹跳能力,团队协作能力和责任心。游戏前准备小红旗若干,瓶子若干,画一条线为出发线,把学生分成若干个小队,每队最好少于 7 人,注意男女比例分配,把瓶子放在适当的距离标记为转折点。游戏开始学生在出发线后站好,要求每位队员将自己的左脚伸向后面队员下垂的左手,使后面的队员用左手抓住前面队员的左脚脖子,而右手要搭在前面队员的右肩,每队的排头队员要把小红旗高高举起,每队最后的队员也要将脚向后弯曲,最终全队形成一列“火车”。在听到发令声后,“火车”开动,全队跳动前进。比赛的名次以每队最后一人通过终点线计时结束,用时少者胜出。游戏要求:队尾同学的左脚不能触地,如触地就要回到起点重新开始;若“火车”在行进途中“脱节、断裂”,也要回到起点重新开始;每次发车最好 2-3 辆,剩余同学监督加油,这样气氛会更热烈。在后几节课上,教师通过瓶子的摆放给“火车”确定不同的路线;也用了用小组赛、胜者组、败者组等竞赛的方式提升游戏趣味性;还可增大每列“火车”的人数来培养学生默契度。游戏结尾让老师为车头,全班同学仅组成 1 列火车行进,不仅能增加师生互动,还能培养学生的集体荣誉感和团队意识。
3创设情境,改善课堂教学环境
所谓的情境教学指的是在实践课中,根据教材内容,提供假设与预设环境,启发学生自我投入,发挥自己的想象力和创造力,启发学生的思维,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的一种教学方法。通常都是借助于一定的故事情节、环境氛围或动作表演等,使要学习的内容与情景相结合。让学生在欢快的情境中进行学习,不仅能够提高学生的身体素质,还能够发展学生的情感、意志、合作精神等心理素质。比如:低年级的学生善于形象思维,在进行立定跳远的教学时可以创设学习小白兔种萝卜的本领;在进行前滚翻教学时可以创设学习小刺猬逃生本领;在进行障碍跑教学时可以创设消防演练的情境等等更符合儿童的心理特点。同时情境教学作为教学互动的环境,教师要富有亲和力,学生才更能积极主动地参与到教学中,并且教师在教学中要创设一个生动有趣的教学情境,营造出一个宽松和谐的教学环境,这样能够增强学生练习的动力,激发学生的体育情感,教师也会收到较好的教学效果。
4创设示范情境
在课堂上,体育教师要将技术动作进行精化,在示范时做到动作简单明了,很多复杂的动作要分解,分解的时候要注意由简单到复杂,由单一到组合,还需要教师做到精讲多练,真真切切的让学生投入到动作练习中去。教师在选择示范的类型时,要根据课堂教学内容以及场地等因素来制定。例如在进行投掷动作教学时,尽可能的采用全方位示范,这样就可以让学生从不同角度对动作的观察;当然我们在广播体操的教学上,对采用镜面示范;如果需要学生掌握脚步上的动作,大多采用背面示范来完成;在学习滚翻的动作时,多采用侧面示范法,可以让学生观察到教师的动作路线、方向以及手脚的配合。由此可见,在进行动作示范时必须根据教学内容调整示范的方法。
5创设生活情境
小学体育教师着重关注学生的生活细节,并善于捕捉生活化教学视角,利用生活元素创新情境教学设计。例如,很多学生都喜欢丢沙包的游戏,教师就可以捕捉这一场景,引导学生在课余时间利用生活中的各种素材去自制沙包。这时教师会发现,有的学生会利用沙子制作常规的沙包,有的学生则会用棉花、碎布、小豆子等材料来制作沙包。通过创设这种生活化的教学情境,可以为学生提供善于思考、勤于动手的机会,并且生活中丰富的素材,也可以为学生的奇思妙想提供更加广阔的空间,让学生将注意力集中到自己的日常生活中。
6结束语
总而言之,在小学体育教学实践中,教师应加强对情境教学法的重视和研究,将情境教学法的积极作用在小学体育教学中充分发挥出来,以此来构建轻松愉悦的体育环境,创设生活情境,改善课堂教学环境,创设启发式教学情境以及游戏情境,进而推动小学体育的教学改革,营造趣味的体育课堂教学氛围,促进学生的身心健康发展。
参考文献:
[1].蔡棋强 . 情境教学法在小学体育教学中的作用及应用策略 [J].西部素质教育,2017(3):219.
[2].洪雅秀 . 情境教学法在小学体育教学中的运用 [J]. 福建体育科技,2014(33):62—6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