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佳飞
浙江省诸暨市暨南街道街亭小学 311800
摘要:在对低年级小学生阅读能力培养过程中,要注重对阅读教学资源进行丰富,激发低年级小学生参与阅读学习的兴趣,改变低年级小学生被动阅读学习的状态,丰富低年级小学生阅读学习积累,有效地培养学生阅读能力。在阅读教学中,对传统的阅读方法进行创新,加强对整本书阅读教学方法的有效应用,能够有效地开拓小学生阅读学习视野,做好阅读知识的有效积累,以实现小学生阅读能力培养目标。本文从整本书阅读视角出发,分析了低年级小学生阅读能力培养的对策,强化低年级小学阅读教学效果及质量,为低年级小学生日后的学习及发展打下良好基础。
关键词:整本书阅读;低年级小学生;阅读能力
前言:新课程改革背景环境下,如何有效地培养和提升小学阅读能力,成为小学教育教学工作开展必须把握的重要内容。联系《新课标》内容来看,低年级小学生阅读教学工作的开展,阅读规模要超过5万字,做好对低年级小学生阅读学习的有效指引,培养低年级小学生自主阅读学习习惯,激发学生阅读兴趣,使小学生阅读学习能力得到有效地培养和发展。在这样的背景环境下,低年级小学生阅读教学工作的有效开展,要做好阅读教学方法的有效创新,突出学生阅读学习主体地位。本文探讨了整本书阅读教学在培养低年级小学生阅读能力的方法,提高小学生课外阅读兴趣,使低年级小学生养成良好的阅读学习习惯,为低年级小学生全面发展及进步打下良好基础。
一、整本书视角下低年级小学生阅读教学的关键点分析
低年级小学生整本书阅读教学工作的开展,要注重结合教育教学形势的发展变化,对阅读教学的重点由考试向能力培养方向转变,培养低年级小学生养成良好的阅读学习习惯,使低年级小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到阅读学习中,为学生日后的成长及发展打下良好基础[1]。关于整本书视角下低年级小学生阅读教学的关键点,具体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首先,改变以往单篇阅读教学的方法,开拓低年级小学生阅读学习的视野,增加阅读量,为培养低年级小学生阅读能力及阅读素养打下良好基础。这一过程中,教师在开展阅读教学时,要不拘泥于教材的束缚及限制,开拓阅读视野,将课内阅读与课外阅读进行有效结合,激发学生阅读学习兴趣,培养良好的阅读学习习惯。
其次,转变应试教育理念,关注于低年级小学生阅读学习能力的培养。在阅读教学中,要注重引导低年级小学生对文章内容及内涵进行理解,使小学生在阅读学习中,对语文知识进行深入地学习,促进低年级小学生语文素养的培养及发展[2]。借助于阅读教学,使低年级小学生语言能力及学科素养得到有效地发展及进步。
最后,突出阅读兴趣的培养及发展,引导低年级小学生由被动阅读学习向主动阅读学习方向转变,引导低年级小学生主动地参与到阅读学习中。这样一来,通过激发低年级小学生阅读学习兴趣,使低年级小学生的阅读能力得到培养和发展,进一步提升低年级小学语文阅读教学的效果及质量[3]。
二、基于整本书阅读视角下低年级小学生阅读能力培养对策分析
在开展低年级小学生阅读教学过程中,联系新课程改革发展形势,整本书阅读方法的有效应用,要注重围绕低年级小学生阅读能力培养入手,引导低年级小学生掌握阅读方法,发挥小学生的主观能动性,使小学生在整本书阅读学习中,对相关知识点进行有效地理解及掌握,以提升阅读教学效率及质量,促进小学生阅读能力的培养及提升[4]。关于整本书阅读视角下,低年级小学生阅读能力培养,具体可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把握:
(一)突出活动支持因素,推进整本书阅读有效开展
在对低年级小学生阅读能力培养过程中,把握支持因素,使低年级小学生主动地参与到阅读学习中,对于促进低年级小学生阅读能力培养及发展而言,起到了重要的促进作用。由于低年级小学生年纪较小,在阅读学习中,常处于一个被动学习状态,难以有效地参与到阅读学习及思考当中,限制了低年级小学生阅读能力的培养及发展。而结合低年级小学生阅读能力培养的对策来看,不论是意识、习惯还是阅读能力、素养的培养,与小学生自身的兴趣爱好有着密切的关联性。
针对低年级小学生阅读能力的培养,需要进行长期积累,是一个厚积薄发的过程。联系低年级小学生阅读能力培养问题,考虑到低年级小学生的学习特点、身心发展特点,很多学生在阅读学习中,处于一个“浅阅读”的状态,只是从字面上对故事内容进行了解,未能够深入地参与到阅读思考当中。对此,在开展整本书阅读教学中,教师要注重做好整本书阅读的活动支持,对低年级小学生进行科学、有效地引导,使小学生能够深入地参与到整本书的阅读学习思考当中,以提高整本书阅读教学的实效性。例如,在整本书阅读教学指导过程中,联系支持因素,从环境因素和人力因素两个方面入手。从环境因素来看,主要考虑到家庭环境和学校环境两个方面。在整本书阅读教学指导中,教师通过与学生家长进行积极沟通和交流,结合“亲子阅读”方式,引导家长参与其中,对低年级小学生进行阅读学习提供帮助,推进整本书阅读教学工作的有效开展。从人力因素方面来看,注重把握教师的指导,为低年级小学生营造一个良好的阅读环境,重视整本书阅读教学的有效开展,使低年级小学生积极参与到阅读学习当中,以提升阅读教学效果及教学质量。
(二)有效开展读书交流活动,强化阅读能力
整本书阅读教学活动应用于低年级小学生阅读能力培养过程中,要注重对读书交流活动进行有效地应用,指引低年级小学生有效地沟通和交流,以提升整本书阅读教学的针对性和有效性。这一过程中,通过开展整本书阅读交流活动,为低年级小学生营造一个良好的阅读学习环境,使小学生对整本书阅读内容进行互动交流。通过利用读书交流活动,调动低年级小学生参与到整本书阅读学习的兴趣,发挥低年级小学生的主观能动性,深入地探究整本书阅读内容,并由内容的学习向内涵的思考方向过渡[5]。在实际教学中,教师要注重为小学生筛选阅读读物,使小学生能够共读书籍。例如,在整本书选择上,考虑到低年级小学生的身心发展特点及学习特点来看,在书籍选择,一是要突出趣味性;二是要突出教育性;三是要把握经典性。通过科学选择读物,使低年级小学生对整本书阅读产生浓厚的兴趣,由被动阅读向主动阅读方向转变。这样一来,通过科学选择读物,指引低年级小学生有效地参与到阅读学习中。在阅读之后,组织低年级小学生进行相互地沟通和交流,对整本书阅读内容、内涵进行思考。通过这一方式,借助读书交流活动,对低年级小学生的阅读能力进行有效地培养和发展,为低年级小学生全面发展及进步打下良好基础。
(三)把握阅读方法指引,做好整本书阅读教学评价
整本书阅读视角下培养低年级小学生阅读能力时,教师要注重对整本书阅读教学方法进行有效地把握,引导小学生掌握阅读学习方法,实现自主阅读、自主思考,有效地提升低年级小学生阅读能力。在开展整本书阅读教学时,教师可以引导低年级小学生通过粗读、略读、精读等方式,指引小学生掌握阅读方法。在阅读过程中,围绕阅读方法的有效指引,发挥低年级小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如整本书选择上,引导低年级小学生阅读绘本读物,对整本书的内容及内涵进行有效地学习及把握。在阅读之后,对小学生阅读学习情况进行科学、合理的评价,分析小学生在阅读学习中存在的问题及不足。例如,在教学评价过程中,教师可以联系学生自评、学生互评、教师总结性评价相结合的方法,对低年级小学生阅读学习情况进行科学、合理的分析,把握小学生在阅读中的问题及不足,以做好针对性的改善。如联系学生自评,引导低年级小学生进行自我反思;联系学生互评,指引小学生进行相互评价。最后,教师进行总结性评价,分析低年级小学生在整本书阅读学习中存在的问题及不足。通过有效地开展整本书阅读教学评价,分析低年级小学生阅读学习中的不足,并做好针对性的改善。通过这一方式,引导低年级小学生有效地参与到整本书阅读学习及思考当中,以提升低年级小学生阅读能力及素养。
结束语:总之,在开展低年级小学生阅读教学过程中,要注重对传统的阅读教学方法进行创新,突出阅读教学的针对性和有效性,引导小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到语文知识的学习及思考当中,以提升阅读教学实效性,使小学生阅读能力及阅读素养得到培养及发展。因此,教师要对整本书阅读教学方法的功能及作用做好把握,突出小学生阅读能力的培养,使小学生在阅读学习中,深入地参与到阅读学习及思考当中,以提升阅读教学的效果及质量。
参考文献:
[1]张德琴.小学语文课外阅读与课内阅读的教学衔接研究[J].教育教学论坛,2020(49):164-165.
[2]许让.基于核心素养的小学语文整本书阅读教学[J].科学咨询(科技·管理),2020(12):242.
[3]韩爱祥.初中语文整本书阅读研究文献述评[J].语文教学通讯·D刊(学术刊),2020(11):14-16.
[4]黄玲,谢丽莎.课外阅读整本书导读模式初探——以童话《青鸟》为例[J].教育观察,2020,9(43):91-94.
[5]夏冰燕.核心素养下的小学语文整本书阅读教学探究[J].科学咨询(科技·管理),2020(11):25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