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题阅读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运用探讨

发表时间:2021/5/13   来源:《教学与研究》2021年第4期   作者:李永燕
[导读] 主题阅读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对提高小学生的阅读能力、
        李永燕
        四川省成都市双流区棠湖小学 610200
        摘要:主题阅读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对提高小学生的阅读能力、理解能力和写作能力都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本文从小学生主题阅读活动的重要性入手,提出从“提炼主题,比较文本和实践拓展”这3方面将主题阅读运用于小学语文教学中,旨在提升小学生的语文素养。
        关键词:主题阅读;小学语文;提炼主题;比较文本;实践拓展
        随着新课改的推进,小学语文教育的目的不再是为答题而答题,而是以培养小学生对阅读的兴趣、享受阅读过程为导向,让小学生体会到中华民族的文字魅力。
一、小学生主题阅读的重要性
        阅读方法主要有快速阅读法、碎片化阅读法、深度阅读法、主题阅读法和阅读卡阅读法。快速阅读法是在很短的时间内快速地找到自己所需要的信息,碎片阅读法是在有限的时间内有目的地阅读,深度阅读法就是通过阅读去深入地了解一些内容。这3种方法都需要已具备了一定的阅读技巧,而主题阅读法和阅读卡阅读法比较适合刚接触阅读的小学生。主题阅读法围绕一个明确的主题阅读相关的文章或书籍,阅读卡阅读法是将阅读内容或阅读的感受制成卡片的形式与他人分享,但小学生也有课业压力,不可能每一次的阅读都做成阅读卡分享,这样的情形下我们就必须选择主题阅读法培养小学生对阅读的渴望,通过对特定主题的体会改善学生的精神面貌,促进知识的积累。
二、主题阅读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运用方法
1. 提炼主题,开拓阅读视野
        小学语文的主题阅读还是要以小学语文课本为基础,这就要求小学语文教师能够对课本内容仔细体会,提炼,总结出其主旨内容,确定主题,然后根据主题筛选出一些相符的阅读材料,要求学生课外阅读。比如部编版小学语文四年级下册第二单元就是围绕“高科技技术”主题,这一主题在小学生是很受欢迎的。在《纳米技术就在我们身边》的课文介绍时,教师要注意进一步调动小学生对高科技技术的兴趣,可以问小学生“毫米短不短?有没有比毫米更短的呢?”很多小学生可能都不知道,此时引入“纳米”的概念。通过与“毫米”的对比,让小学生对“纳米”这种长度单位有一个想象的标准。学完这篇课文后,教师可留下一个问题,如“有没有同学知道比纳米更短的长度是什么?”,引发学生的探索兴趣。

教师可以适当地推荐一些与高科技技术解析相关的儿童读物《十万个为什么》,开阔学生的视野,培养他们的探索能力。
2. 比较文本,提高阅读能力
        比较文本即比较阅读材料,是提高阅读能力的常用方法之一。比如在部编版小学语文四年级上册第四单元介绍的《盘古开天地》、《精卫填海》、《女娲补天》都是围绕“地球万物如何形成”主题的寓言故事。因此,在主题活动的设计中教师可以让小学生们自己去搜集一些主题相似的寓言故事进行阅读,并比较它们的异同之处。在分享时,像《愚公移山》、《守株待兔》和《纪昌学射箭》这类寓言故事都是围绕“勤奋与懒惰”的主题,其中《愚公移山》和《纪昌学射箭》是从正面的角度告诉大家只要勤奋、只要坚持、只要有付出,终究会有回报,而《守株待兔》告诉大家懒惰的坐享其成是异想天开,是没有收获的。可见,经过阅读材料的比较,就让小学生知道了可以多角度地去刻画一个主题。
3. 实践拓展,强化阅读效果
        主题阅读的过程中更加要注重的是小学生对阅读材料的自我感受程度,这种自我感受加上教师的引导,转化成小学生自己的阅读习惯,最后在实践学习中进一步深化,这不仅丰富了小学生的视野、细化了小学生对事物的感知,而且也有助于培养小学生由阅读向书面文字的转化能力。在《爬山虎的脚》一文中,就体现了作者的观察顺序,首先进行整体的直观描写,叶子刚长出来是什么样子的,过几天又变成了什么颜色,叶子的状态,然后才引入到爬山虎的脚,原来爬山虎是有脚的,爬山虎脚的着生部位、颜色,如果触着墙生长是什么样子的,如果没有触着墙会是怎样的结果。这种从整体到局部的观察顺序,适合植物地从颜色、着生部位和生长状态的描写方法是值得学习和借鉴的。此时,教师可以向小学生推荐一些与观察类主题相似的书籍或故事,比如《昆虫记》、《第十二只枯叶蝶》等,在规定的时间内完成阅读后,大家一起分享。分享的内容包括故事的梗概、作者在描写昆虫或枯叶蝶的形态时是按照什么顺序描写的、昆虫的描写内容有哪些是值得学习的。对观察类主题经过反复的阅读训练后,教师可以布置相关的作文题目,让学生按照所学的观察顺序和描写方法进行写作。经过先读后实践活动的锻炼,提高学生的写作水平。
结语
        主题阅读是培养小学生阅读能力非常重要的手段。要取得好的效果,首先选取的主题要符合小学生的意愿,能引起小学生的兴趣,在小学生中能引起共鸣,其次是要注重引导,要学以致用,逐步提高小学生对阅读的兴趣,对事物的理解能力,实现由被动学习到主动学习的转变。
参考文献
[1] 李云洁. 个性化阅读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方法探讨新课程[J]. 2020, (47).
[2] 马玉虹. 浅谈主题阅读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应用体会[J]. 天天爱科学(教学研究), 2020, (08).
[3] 方玉娜, 黄金甜. 比较阅读在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的方法[J]. 教育界, 2020, (13).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