韩慧琴
呼和浩特市武川县第一小学 内蒙古 呼和浩特 011700
【摘要】随着时代的不断进步,创新在人们生活等各个领域的作用日益突出。在新课程改革的背景下,要适应时代发展的要求,探索如何小学语文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改变教学观念和教学方法,把创新能力的培养放在语文教学中的各个阶段,让学生在学习语文的过程中,敢于质疑,敢于创新,逐步形成良好的语文创新能力,成为全面发展型人才,适应我国时代发展要求,为我国的人才养育计划奠定良好的基础。
【关键词】小学语文;语文教学;创新能力;培养策略
新课改背景下的小学语文有着很强的创新性,创新是时代的要求,是当代学生必备的素质,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与课堂教学是相辅相成。在小学语文课堂教学的实践中,根据新课程改革的要求加强对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积极探索新的教学策略,以学生为主体,发挥好语文教学育人功能,优化教育教学方式,使学生的创新能力得到培养,帮助学生从小树立起正确的世界观、价值观以及人生观,为提升学生的创新能力打下良好的基础。
一、语文教学中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的重要性
语文是小学阶段非常重要的学科之一,它对培养学生的语言交流能力以及相关核心素养有着很大的帮助。在语文教学中,学生的年龄都比较小,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不要严格的要求学生们去掌握教师所讲的所有语文知识,应当注重对学生语文素养和创新能力的培养。通过培养小学生的创新能力可以侧面的影响小学生的思考、分析与想象等综合能力的培养,这不仅会对学生的学习起到很大的帮助,对他们的成长与发展也会起到不可忽视的影响。那么,为了更好的培养小学生创新能力,教师可以了解学生的学习兴趣有针对性的进行教学,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让他们在遇到问题时自己主动去思考和分析,提高他们对语文知识的学习学习兴趣。
二、语文教学中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策略
1、更新教学观念,创新教学方法
语文是我国的基础学科,语文的教学关系着国民素质。在语文课堂教学中,老师要改变传统的教学观念,明白培养学生语文创新能力的必要性和重要性。依据新课程标准有针对性对教学课堂方案进行改革,在课堂上有效地引导学生独立思考,发散学生创新思维,鼓励学生创新,提高学生语文创新能力,使其在语文上的造诣更深。例如,在学习《海伦·凯勒》时,改变以往学习课文的方法,可以采用一些活跃的举手问答的形式来学习课文,通过问题来激发学生的思维,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可以结合课文尝试进行如下提问:“课文总共记叙了三件事,分别是哪三件?”“读完课文你能复述海伦·凯勒学习盲文的经过吗?”让学生带着这样的问题去自主阅读课文,然后让他们读完之后进行问题的回答。在教学过程中,反复提问,让学生反复进行更深层次的阅读。通过这样的方式,学生成为了课堂的主人,充分参与到了课堂教学活动中,同时在问题的引导下培养了创新能力。
2、鼓励质疑问难,激发学生创新思维
疑是创新的开始,也是创新的动力。学起于思,思源于疑。有疑问才能引起思考,才能有所发现和创新。
古今中外有成就的科学家和大学者,没有哪一位不重视“问”和“疑”。爱因斯坦说:“提出一个问题,往往比解决一个问题更重要。”陶行知先生也认为:“学贵知疑,大疑则大进,小疑则小进,不疑则不进。”质疑辩难,是学生追求真理、勇于创造的内驱力,是通向创新的第一步阶梯。因此,教学中不但要激发兴趣,还要积极鼓励学生大胆质疑,勇于提问,懂得“好问则裕”,培养创新精神。亚里士多德有句名言:“思维是从疑问和惊奇开始的。”教学中我们要善于巧设疑问,引导学生质疑,教会学生质疑。通过多种形式培养学生发现问题,大胆质疑的探索精神,引导学生多角度、多层面的思考问题。
3、运用现代多媒,提高学生创新能力
语文学科是一门与社会和生活息息相关的学科,它所涵盖的知识随着时代发展越来越多。小学语文是学生在学习语文的阶段中知识涵盖量最基础的一个阶段,它需要一种工具来搭载巨大的知识量,并快速、高效、精确地传播出去。多媒体正是迎合了小学语文教学的需要,在小学语文教学应时代要求进行改革创新的关键时刻,扮演着不可或缺的一个角色。多媒体的发展愈加完善,小学语文教学创新要求愈加急切,将多媒体与小学语文教学完美融合,实现语文教学的创新,是新时代的语文教师共同思考的方向和共同的教学目标。
例如,在学习毛泽东的《七律·长征》时,教师可以运用多媒体,并通过思维导图,让学生从诗中构建出红军长征历经艰难险阻的照片。“五岭逶迤腾细浪,乌蒙磅礴走泥丸。”“金沙水拍云崖暖,大渡桥横铁索寒。”这种想象式学习在学生创新写作时会起到增添文章意境的作用,有助于学生的语文创造性思维发展,从而使学生的创新能力得到发展。
4、激发学生想象力,增强学生创新动力
想象力和创造力并不是每个人天生就有的,都是后天生成的。因此,在小学语文教学中,语文老师可以借助有趣的课堂情境来激发学生的想象力,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在教学中,语文老师只能通过激发学生对学习的强烈愿望和兴趣,进一步提高学生的创新能力。例如,在学习“翠鸟”这一课时,在阅读和讨论文本后,让学生明白这些句子生动地描述了翠鸟捕捉小鱼的整个过程。从“蹬开”,“像箭一样飞”,“叼起”,“贴着”这些词语中可以看出,翠鸟的动作是熟练的,连贯的,快速的,敏捷的。这些动作都在瞬间完成,即使聪明的小鱼也不能及时反应。此时,学生可以通过:“只有苇秆还在摇晃,水波还在荡漾”,进一步了解翠鸟的快速运动。同时注意激发学生的想象力。人类历史上的发明是科学幻想和创造性想象的产物。没有丰富的想象力,就没有越来越先进的技术。因此,在教学中,笔者试图给予学生自由大胆的想象力,为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提供条件。
总之,在语文课堂教学中,注重培养学生创新的意识,并采取确实有效的教学措施,学生的创新意识一定会被激活,创新思维一定会得到发展,创新能力一定会得以提高。在语文教育教学过程中,教师应该紧跟时代的要求,以学生为主,不断改善语文教学策略,注重学生创新思维的培养,激发学生创新主动性,为社会培养更为优秀的创新型人才。
参考文献:
[1]孙伟燕.浅谈小学语文老师如何培养学生创新思维能力[J].神州,2018(12).
[2]胡志国.浅谈在语文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J].课程教育研究,2014(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