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核心素养下小学语文绘本阅读教学研究

发表时间:2021/5/13   来源:《教学与研究》2021年第4期   作者:钟美娥
[导读] 阅读教学是语文教学过程中的一个重要环节。
        钟美娥
        广州市番禺区市桥实验小学         511400
        摘要:阅读教学是语文教学过程中的一个重要环节。绘本阅读教学可以丰富学生的知识储备量,培养小学生的逻辑思维,提升小学生的理解能力、语言表达能力和写作能力。笔者结合自己的教学实践,针对核心素养下小学语文绘本阅读教学进行有效的探究。
        关键词:小学语文;绘本;阅读教学;实效性

        近年来,新课标促进了中小学教学改革,越来越多的教师认识到学生才是教学的主体,教学方法的应用应该以提高学生的学习成果,帮助学生培养核心素养为目的。于是,小学低年级语文教学经过多种教学方法的尝试,绘本教学方法的效果逐渐受到了广大教师的认可。绘本是一种兼有图画和文字的儿童读物,能够借助学生对于图画的喜爱对其形成吸引,让他们能够在阅读的过程中激发想象力,提升观察力,同时还能通过文字的阅读帮助学生形成良好的阅读习惯。在小学低年级语文教学中,学生的学习能力能够借助绘本得到更快的提升。
1.借助绘本进行阅读教学的意义
        1.1在语言情境中理解语句
        小学低段的学生刚接触到语文,其并不具备良好的学习能力,这时候词语教学的作用尤为明显。词语教学是语文阅读教学中最基础的内容,让学生有效地理解课文中的重点词语是一项重要的教学任务。有时候抓住课文中的关键词语,往往可以起到“牵一发而动全身”的效果。审视当前的词语教学,语文教师总是教得一丝不苟,从字音到字形到字义进行科学准确地诠释,但这样的教学缺乏生命活力,一方面会削减学生的学习兴趣,另一方面会使后期学习达到瓶颈从而难以提高,降低教学效果,而借助绘本进行词语教学就能避开这些弊端。绘本里的词汇丰富且系统,从简单到复杂,从日常事物到情绪认知。学生可以通过绘本体会完整的语言情境,在特定情节中精准地理解新词的用法。而后,学生通过用新词造句的方式,就能够完全掌握这些词语,从而使得学生所学到的词语是系统统一的,不至于轻易忘记。
        1.2在图文对照中学习表达
        学习语言文字的最终目的并不仅是牢记住它,同时还需要掌握语言文字的用法,在经过多次的练习后,能够达到熟练运用。绘本用图画与文字共同叙述一个完整的故事,有助于学生对照图文进行联想,在完整的语言文字中学习表达,从而达到掌握语言的目的。相比于以往的“牢记为先、运用为后”的教学方法,这种先进行实践而后牢记的教学方法更具现实意义。教师可以根据单元学习的主题推荐相关绘本让学生阅读。在阅读过程中,学生很自然会根据画面内容联系课文所学和生活经验展开联想,发表自己的看法,并且在图文对照的过程中,有深刻的体验,积累丰富的课外素材,他们就能更流畅地进行表达。之后复习课文时,绘本联想法就会使学生加深对语句的理解、记忆,促进积累运用,进行丰富、准确的表达,对习得语言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2.小学语文绘本阅读教学技巧
        2.1选择适宜绘本
        目前市面上的绘本种类繁多、各具特色,教师在利用绘本对学生进行阅读教学的过程中,也应注意选择合适的绘本。教师要根据学生所处的年级不同、教学目标的不同以及学生学习特点的差异性,来进行绘本选择。例如,在进行小学二年级学生阅读教学过程中,教师对绘本的选择不要超过小学二年级的阅读范畴,这样才能够保证绘本阅读教学的有效性。反之,如果强行让学生阅读,学生很容易被一些生字、生词所困扰,影响阅读效果,不利于学生学习习惯、阅读习惯的养成。因此,教师在对绘本进行选择的过程中,不仅要保证绘本的生动有趣,也要注意绘本与生活的关联性,选择更具有生活化特征的绘本,这样才能够提升学生的兴趣。同时也要注意绘本内容的充实,注意故事的完整性和连续性,使学生更能对绘本内容产生丰富的联想,更容易代入故事情节;还要注意绘本的选择要贴合课本教学主题,根据学生学段的不同和所学章节主题的不同,对绘本进行合理选择,这样更有助于发挥绘本的价值。
        2.2通过绘本阅读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
        绘本不光有趣味性,还有一定的艺术性,如果教师能够带领学生科学地进行绘本阅读,学生不光能够更好地进行词汇积累,还能通过绘本中的语言来充实自己的语言表达,提高自己的写作水平。比如,在进行《木偶奇遇记》绘本阅读时,教师就可以在带领学生通读绘本,了解其中的故事之后,鼓励学生对绘本内容进行改写,或者对绘本内容进行续写。在写作的过程中,教师要尽量提醒学生保持和绘本风格的一致。在对不同绘本故事进行二次创作的同时,学生不仅积累了素材,还能提升文字表达能力,久而久之对其写作水平的提高会产生深远的影响。
        2.3结合教材中的教学内容进行绘本阅读
        将教材中的内容和绘本有效结合,有利于低年级小学生对教材所学知识进行形象的理解,也可以增加小学生对语文学习和绘本阅读的兴趣,将这二者相结合可以让小学生在阅读绘本故事的同时也完成教材中教学内容的学习,是提升小学低年级语文教学质量的有效办法。比如,在学习《乌鸦喝水》这节课的时候,教师就可以结合绘本来进行教学,教材中主要是通过文字描述来对乌鸦喝水的过程进行描述,只搭配了一张图画,图画上也没有给出太多有效的故事发展信息。所以教师可以提前将绘本图画和文字内容做成多媒体课件,将乌鸦找水,喝不到水,放石子,成功喝到水的过程通过绘本形象地展示出来,然后将教材中出现的生字和词语在对绘本进行进一步解释的文字中重点标注,这样就可以让低年级的小学生在学习时增加趣味性,提升了小学语文教师教学的效率和质量。
        综上所述,在新课标背景下,小学语文教学更加注重学生学习兴趣的提升,以丰富的教学手段,促进学生掌握一定的语文知识技能,使学生形成良好的学科素养。绘本阅读教学能够有效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其创造性思维,并加深学生对语言文字的理解。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掌握一定的教学技巧,通过有效的教学方式,发挥绘本教学的真正作用。
参考文献
[1]高卫华.小学语文绘本阅读教学的技巧[J].文教资料,2018(32):53-54.
[2]许娜亮.基于核心素养理念的小学语文绘本阅读教学初探[J].名师在线,2019(04):42-43.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