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春慧
河北省张家口市张北县北辰路实验小学076450
摘要:小学语文教学下阅读教学工作开展对提高整体教学效率与质量等方面都发挥着重要作用,合理的阅读能够培养学生良好的文学素养。下面文章对个性化阅读的重要性和应用策略展开探讨。
关键词:个性化;小学语文;语文阅读;阅读教学
引言
在新课改的推行下,教师秉承着“以人为本”的理念,对阅读做到个性化设计,激发出学生潜在的主动意识,使之在阅读时萌生出好奇心并转换为求知欲,紧跟授课节奏去探究,能够运转思维而使之打开以往被禁锢的想象空间,感受到语文魅力,带着热情参与后续课堂活动。教师对阅读方法做到极大程度的创新,与学生喜好契合,在集体、个人和合作等多种手段下满足其不同需求,将潜在个性品质进行挖掘,能够选用适合自身的方式去进行主动式阅读,在享受中化解以往倦怠情绪,在轻松愉悦环境下去感受阅读文中情感和内涵,切实有效锻炼综合能力,构建出新时期下的高效阅读课堂。
1个性化阅读概述
阅读是个体获取知识的过程,以阅读素材为基础,获取知识信息,能使个体更好地掌握知识、认知世界以及了解自身,并在生活中运用知识,以知识解决生活中遇到的问题。这一阅读教学过程,也是语文教学的诉求,促进学生学好语文知识,合理运用语文素材。个性化阅读是在阅读层面上提出的思想理念,不同于以往的教学模式,其提倡学生当课堂教学中的“小主人”,教师根据阅读素材内容,开展相关的阅读教学活动,引领学生进行阅读,使学生在阅读中感悟知识、获取知识、理解知识和体验知识。学生在个性化阅读过程中,体验、实践、获取知识都是学生自主性发起的活动,符合学生的认知和学习诉求。简言之,个性化阅读的实施,是立足于学生实践发展,打破传统阅读束缚,为学生搭建自由、探讨、合作的阅读平台,发挥学生学习的主动性,让学生进行自主实践,通过实践获取相对应的知识信息,并将这些信息被自身所用,达到个性化阅读活动开展的目的性。此外,教师要结合学生的心理成长特点和发展规律,合理地设计好小学语文的教学方案,让学生能够将注意力集中在课堂教学中,调动他们的学习热情。
2个性化阅读方法在小学语文高年级阅读教学中的价值
2.1开展个性化阅读有利于提升小学生阅读兴趣
在开展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实施个性化阅读可以有效地提升小学生对于阅读学习的兴趣和动力。小学语文阅读教学内容难度较大,所涉及的教学知识较为繁杂,对于小学生的阅读能力和理解能力都有着较高的要求。而小学生由于年龄的限制,对于很多事物都缺乏必要的了解和认知,对于一些较为生涩的阅读内容,学习起来很容易产生排斥厌倦的情绪状态,影响小学语文阅读教学的效果。同时,部分教师在进行阅读教学中,所采取的教学模式和方法较为老旧单一,对小学生的学习兴趣更加会造成不良的影响。在阅读教学中实施个性化阅读教学,需要对小学生的实际情况进行充分的掌握,结合小学生能力,选取小学生感兴趣以及喜爱的方式和内容,让小学生进行自由的阅读和学习,从而更好地提升小学生阅读的欲望和热情,使小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到阅读学习当中,达到理想的阅读教学效果。
2.2让学生的习作内容丰富
语文阅读教学的目标之一是让学生在自我习作中能够充分应用所学知识,让精彩的修辞手法、巧妙的写作思路以及细腻的细节勾画能够体现在学生的习作中。然而在实际教学中,部分学生在相关的课程学习结束后,在习作应用时不了解如何去使用这些知识。例如,在学习五年级上册中的《我的心爱之物》时,部分学生的写作内容都是流水账,像是一篇低级的“说明文”,每一句都是简单的下定义,没有写作思路,更不要说修辞手法的使用。但是个性化阅读教学,能够让学生根据自身的学习情况,以及平时词语、句子的积累,让所描述的物品充满生命力,而不只是简单的下定义式叙述。
2.3完善学生人格
学生通过个性化阅读教学模式,能够通过自读自悟的阅读过程产生独特的见解,可有效促进学生养成独立的个性与精神,并且还可提高学生独立学习的能力。教师在应用个性化阅读教学时,应将此教学模式体现的尊重学生独特见解有效突出,让学生在个性化阅读学习体验自主学习的快乐,可以达到放松身心的阅读过程,促进学生健康成长并完善学生的人格。
3个性化阅读方法在小学语文高年级阅读教学中的应用措施
3.1构建开放课堂,调动学生感官
个性化阅读气氛需要教师在多种不同授课手段下进行切实有效的营造,以突显出个性化阅读开放式和层次化的特点,并给予学生更多的思考机会。在开放式个性化阅读中,教师通过有针对性点拨,使学生能够在正确手段下去完成阅读,在逐层递进的手段下使之进行深入阅读,学生在其中调动了自身情感从中体会到文中独有的思想感情,对阅读文章内涵做到准确探究。具体而言,第一,教师通过双向互动或布置作业等方面,来对学生在现阶段的个性特点及能力做到最大程度的掌握,继而制订与之情况相契合的阅读目标,同时保证将大目标做到划分,以多个有着关联和递进性的小目标来进行实施,与学生成长需求紧密结合。第二,做到统一性与分层化间的融合,让教师所制订的目标和学生自身所希望的结果同步,在基本大方向下,在个性化阅读时也能够满足学生在课堂中所突显的个性差异,将其感官充分调动,突显开放课堂下个性化阅读的实效性。
3.2教给学生阅读方法
每个学生阅读的习惯和能力都会由于自身能力的不同而不一样,如,有的学生在阅读过程中,比较注重阅读质量,因而会认真去阅读;有的学生注重阅读数量,喜欢快速浏览;有的学生具备较强的总结能力;有的学生情感体验能力较强等。这就需要教师在达到阅读教学目的的基础上,对每个学生的阅读习惯都要给予尊重,不做过多干涉。另外,教师还要教给学生正确有效的阅读步骤。如,先了解文章背景和作者概况,然后再进行阅读;在阅读中遇到生僻字词时,可以借助词典或课文注释等;结合实际阅读目的,选择适宜的阅读方式,如略读、精读等;积累文章中的名词佳句。以《我的伯父鲁迅先生》一课的教学为例,在教学时,先让学生在预习里查找有关鲁迅的资料,以及文章的写作背景,这样在课堂上,就能对有关的句子及某些带有深刻隐含寓意的词句有更好的理解,有利于学生快速理清文章作者与鲁迅先生之间的关系。另外,在这篇课文中,还有很多语句寓意深刻,学生可以自行摘抄,从而促使学生掌握正确的阅读方法和步骤,并坚持阅读。
3.3开展多种实践教学的活动,鼓励学生进行质疑创新
开展个性化阅读教学,教师可以开展一些阅读实践活动,对小学生的阅读潜力进行激发,鼓励小学生在阅读实践活动中进行大胆的想象和创新,提升小学生的个性和创造力。想要真正地提升小学生的阅读能力,实现个性化阅读教学的目的,教师一定要对小学生的阅读实践能力进行锻炼和提升。教师可以组织小学生开展阅读大赛和交流会,让小学生结合阅读内容进行观点的表达,鼓励小学生进行阅读书籍的改编和创新,对阅读内容进行质疑和提问,更好地挖掘小学生的潜力,发挥小学生的优势个性,实现个性化阅读教学的效果。
结语
综上所述,在小学语文个性化阅读教学的过程中,教师要能够尊重学生的主体性地位,树立以人为本的理念,考量到学生之间的差异,并且尊重学生的个体化特征,保留学生对于文本的质疑权利,开展多样化实践教学活动,切实提高学生个性化阅读能力,为语文教学工作开展奠定基础。
参考文献
[1]张立.个性化阅读在初中语文教学中的应用策略探究[J].考试周刊,2020(89):57—58.
[2]张闻青.浅析个性化阅读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开展策略[J].考试周刊,2020(90):45—46.
[3]周霞.新课改背景下小学语文个性化阅读教学策略[J].课外语文,2020(27):131—1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