音乐在中职语文教学中的运用

发表时间:2021/5/13   来源:《教学与研究》2021年第4期   作者:王辉
[导读] 在科技全球化、网络化日益发展的今天,对人才的综合要求也越来越高,
        王辉
        山东交通职业学院


        摘 要:在科技全球化、网络化日益发展的今天,对人才的综合要求也越来越高,而现在大多数职业类学校往往只重视技术的培养而忽略德育、美育等学生综合素质的提高。音乐、语文这两门课程都是提高学生综合素养的重要途径,将这二者有机结合起来,既有利于提高语文课堂的教学效率,又有助于增强学生的情感体验,开拓他们的审美视野,使他们成长为全面发展的综合素质较高的实用性技术型人才。
        关键字:中职;语文;音乐;教学
        
        当今我国教育形势下,职业类学校主要是培养实用型的技术性人才,在科技全球化、网络化日益发展的今天,对人才的要求也越来越高。现阶段大多数的中等职业类院校往往只注重学生的专业技能培养,忽略学生德育、美育方面的培养。但是大力发展素质教育是我国当今教育改革的重要方向,努力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水平是发展素质教育的基本原则,音乐在发展学生的综合素质、培养学生的道德、审美、情感等方面有重要作用,音乐能够激励、鼓舞、引导学生向往美的事物,从而引导他们热爱生活,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价值观。而语文课作为一门基础的文化课更是肩负着提高学生的科学文化素质及思想素质这两方面的艰巨任务。在中等职业教育的日常教学中,如果将这二者有机结合,不仅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课堂效率,而且对培养学生良好的道德观、审美观等方面都有着重要作用。
         一、中职学校音乐及语文教学现状分析
     中等职业学校的学生大多都是初中毕业生,他们这个年龄段处于少年期与青年期之间,具有较强的可塑性,思想简单又有突出的独特性。但精力旺盛,思想活跃。大多数的中职学生对文化课及音乐课的学校热情都不高,厌学情绪严重,文化课基础也不好,而且学习目的不明确。
        中等职业教育以培养技能型人才为主要目的,不同的专业对文化基础课的要求也不尽相同,对语文课来说,要使学生有扎实的语文基础知识积淀,但现在语文教学处于一种低效率的状态,语文课相对较多,但是学生长期以来对语文失去了学习的主动性。对于音乐课来说,学生的音乐基础较为薄弱,对音乐的认识相对肤浅,容易受社会大环境的影响,优秀经典的音乐作品已对学生失去影响力及感染力。
     二、音乐在中职语文教学中运用的意义
     音乐与文学都是艺术形式,二者虽然载体不同,但都是创造美的艺术,二者相辅相成,息息相关。音乐不仅能够陶冶情操,更有助于塑造学生良好的道德品质,音乐教学的特点就在于它是通过音乐欣赏来打动学生的心田,引起他们思想上的共鸣。懂得欣赏音乐就会对欣赏文学有着推波助澜的作用,对语文的学习更是具有重大作用。中职学校的课程体系是一个科学的统一的有机整体,语文课是这个有机整体的一部分,语文课是培养学生高尚的思想品德及高雅的审美情趣的地方,把语文和音乐结合起来,可以克服文学作品的抽象性,使抽象的艺术直观化、形象化,用音乐为文学作品创造美好的情景,可以让学生在音乐中感受文学作品的情感变化,可以激发出学生无尽的想象力和创造力,从而发挥了学生学习的主观能动性,情感与知识的双向交流良好互动起来,让学生在良好的课堂氛围中感知文学作品,学生能够主动学习、自觉思考。从而把学生培养为在科技迅猛发展的当今社会需要的全面发展的综合素质较高的技术型人才。


        综上所述,音乐运用到语文教学中,可以让枯燥的课堂变得生动有趣,充满活力和新鲜感,而且具有强烈的情感感染力,能够不断激发学生对语文学习的热情和动力。因此,有效的、科学的在语文课堂中使用音乐元素,可以实现语文课堂教学效率及学生学习效率的双赢。
        三、音乐在中职语文教学中的运用

        在语文课堂中引入音乐元素,首先必须找到音乐与文学作品合理的契合点,使音乐为语文教学服务。教师在选择音乐作品时应充分理解文学作品的内涵,再寻找与之匹配的音乐作品,在选择音乐作品时,最好选择经典的、和谐的音乐,可以帮助学生集中注意力,从而达到良好的教学效果。
        诗歌与音乐一直是密不可分的,因此,将音乐运用到诗歌教学中再恰当不过了。例如,《念奴娇·赤壁怀古》将景、情融为一体,借景抒情,气势宏壮。讲授此篇文章时在导入阶段可以借助男声独唱《滚滚长江东逝水》,让学生在浑厚的男声中体会这首词的意境,另外,《历史的天空》也可以当作朗诵的背景音乐。在讲授白居易的《琵琶行》时,播放一首我国经典的琵琶曲《十面埋伏》,让学生体会琵琶”大珠小珠落玉盘”的特点。在讲授司马迁的《鸿门宴》时也可采用此首乐曲,伴随着乐曲让学生体会剑拔弩张的气氛,增强学生的情感体验。在讲授《孔雀东南飞》时,可用古筝与弦乐合奏的《孔雀东南飞》,使学生体会到这首诗词哀怨的意境。在现代诗歌中同样可以运用音乐,《雨巷》的朗诵的背景音乐可以选用《雨巷》,再配上一副江南小桥流水的图画,可以让学生获得在视觉上、听觉上的体验。《再别康桥》可以选用蔡琴演唱的《再别康桥》,蔡琴浑厚深沉的女中音与谈谈忧伤的曲调相辅相成,使学生对这着整首诗的基调有一个直观感受。
        在中职语文的散文教学中,也可引用音乐元素,如《荷塘月色》,导入部分可用凤凰传奇演唱的《荷塘月色》,学生听完后可在脑海勾勒出属于他们的”荷塘月色“,在新课讲授过程中,可以采用贝多芬的《月光交响曲》作为诵读的背景音乐,也有助于学生对课文的背诵及理解。
        在小说的教学中,可通过音乐来帮助理解人物形象,如《边城》可采用《月光下的凤尾竹》及黄磊的歌曲《等等等等》,又例如在《林教头风雪山神庙》中可以采用电视剧《水浒传》的主题曲《好汉歌》等等。
        四、音乐在中职语文教学中运用时应注意的问题
        综上所述,音乐在中职语文教学中起着画龙点睛的作用,它能让学生有身临其境的感觉,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主动性,自觉的去思考,从而提高语文课堂的学习效率,但它也要求语文教师有一定的音乐鉴赏能力,一定要选择适合课文的音乐素材,切不可盲目滥用。而且在运用音乐元素是一定要主次分明,语文课程是主体,音乐元素是为语文课程服务的,切不可主次颠倒,把语文课变成音乐欣赏课。
        
参考文献:
[1] 郑响玲. 多元智能和中学语文教学[J]. 教材教法教改,2002,7、8
[2] 王  英. 语文课堂中学生多元智能的开发[J]. 当代教育科学,2005:15.
[3] 方创基. 让音乐飞进语文课堂[J]. 课堂教学,2006,5
[4] 浦爱立. 彩练当空:让音乐与语文共舞[J]. 内蒙古师范大学学报,2006,6
[5] 赵建林. 例说音乐在语文教学中的活用[J].语文学刊,2002,6
[6] 杨玉霞. 利用音乐优化语文教学[J].安徽教育,2001 ,5
[7] 庞  懿. 让音乐走进语文课堂[J].广西大学梧州分校学报,2005,2
[8] 黄  瑾. 引进音乐辅助,优化语文教学现代语文[J]. 2004 ,4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