邱冬林
重庆万州第三中学 404000
摘要:在我国漫长的发展历史中,形成了很多优秀的文化,而这些优秀传统文化也是中华民族的精神所在。新时期下随着现代文化、网络文化、外来文化的快速发展,很多学生对我国传统文化的认知越来越模糊,甚至有的学生已经遗忘了传统文化。所以在高中语文教学中,教师必须借助语文学科的优势,强化传统文化教育渗透,提高学生对我国优秀传统文化的认知,促进学生文化自信心的提升。
关键词:高中语文;传统文化;课堂教学;渗透策略
1 在高中语文教学中渗透中国传统文化的意义
1.1 提高学生的运用能力
在高中语文学科知识的课堂教学中融入传统文化知识教学,不仅帮助学生感知和体会传统文化内容背后存在的动人故事,还能够提高学生对汉字结构、汉字组词、句子结构、段落组成等知识内容的学习兴趣,更好地领会这些知识内容中蕴含的优秀传统文化,有利于学生更加透彻地体会高中语文学科知识,在实现语文知识内容迁移内化的基础上,增强学生自身的语言运用能力。
1.2 提高学生的文化素养
在高中语文学科知识教学中,逐渐渗透传统文化教育内容,不仅能够开阔学生的知识视野,还能够增加学生的知识储备,促使学生在进行汉字等文化知识学习时,能够更好地理解其中蕴含的含义,有利于调动学生对传统文化知识内容的理解和学习,并且,能够将所学的传统文化知识应用在现实生活中,逐渐在学习中提高自身的内涵修养和文化素养。
1.3 实现文化的传承弘扬
在高中语文课堂教学中开展传统文化教育教学,不仅能够培养学生自身的良好民族气质,还能够在领会传统文化内涵的基础上,成为独具民族气质的优秀人才,逐渐在优秀传统文化的熏陶之下,深入地了解和掌握中华民族的整个文化发展进程,能够积极主动地去弘扬和传承中华民族的优秀传统文化,以及领略中华民族传统文化中蕴含的文化精髓。
2 在高中语文教学中渗透传统文化的有效策略
2.1 深度开发教材内容中的传统文化思想
高中语文的教学活动主要围绕着教材来进行,因此教师要想实现传统文化与语文教学的有机融合,首先应当以教材为切入点,深入挖掘其中的优秀传统文化思想。并且在高中语文课本中,每一篇课文都是教育学者结合高中学生的认知水平以及学习特点来进行筛选的,其中能够体现我国传统文化思想的教学内容,更是涵盖了价值观、爱国主义、道德品质、学习态度等多个层面,对于学生成长发育而言有着不可或缺的教育价值。为此,高中教师在实际开展教学的过程中,应当引导学生进行深入的思考,从而去感悟传统文化的精髓所在。
例如,在教材内容《烛之武退秦师》中,教师应当引导学生思考:烛之武并未得到郑伯的重视,直到国家危难之际才想起出面请求。
为何烛之武还是选择放下成见,主动出使秦国呢?同时,如果换做是你,个人恩怨与国家利益之间,会做出怎样的选择呢?并且如果烛之武真的不理会郑国与秦国之间的对峙,那么郑国覆灭之后烛之武又会有怎样的下场呢?通过这样的方式,来培养学生正确的家国观念,使学生明白国家与民族的利益之所以重于一切,是因为国家一旦遭受危难,那么每一个人的基本权益都无法得到保障。为此,教师在展开教学环节之前一定要深入研读教学内容,将每一篇课文中所蕴含的教学信息开发出来,从而赋予高中语文课堂更多的文化内涵与历史底蕴。
2.2 丰富传统文化渗透途径
我国是一个历史悠久的国家,传统文化渗透在人们日常生活的各个方面,同时传统文化的类型十分广泛,教育价值极高,这也使得传统文化在教育领域中的应用很广泛。语文学科是开展传统文化教育的主要平台,高中语文教师必须借助语文教材中涉及的传统文化内容,对学生进行必要的传统文化教育。在实践中,为了强化学生的传统文化知识学习热情,教师可以在实践中采取多样化的途径进行传统文化渗透,如组织学生开展主题班会、古诗词朗读竞赛、知识竞赛等各种活动,这样不仅能进一步增强学生的传统文化学习热情,也能让学生更加全面地了解传统文化。对于传统文化教育,是无法在短时间内做到的,所以高中语文教师必须树立良好的传统文化灌输意识,要长时间、不间断地引导学生学习传统文化知识,以此促进学生文化素养的提升。
2.3 引导学生进行课外阅读
在高中语文教学中,如果教师只利用教材让学生去学习语文知识显然是不现实的,而且也制约了学生的发展和成长,因此教师不仅要带领学生阅读和学习文章中的内容同时,还需要立足教材对文章进行适当的延伸拓展,引导学生进行课外名著的阅读,从而促进学生阅读能力和文学素养的提高。此外通过课外阅读,还能够让学生感受到传统文化的魅力,进一步的学习和理解传统文化。
如在《林教头风雪山神庙》的教学中,教师在引导学生分析林冲的性格特点和心理变化的过冲灾难过后,可以结合当时的社会背景,站在历史的角度上看待林冲被逼上梁山的心理变化和性格转变,认识到林冲走上反抗道路的必然性。但是如果学生对于《水浒传》的阅读仅局限在《智取生辰纲》和《林教头风雪山神庙》等语文教材的文章中,就会导致学生对于《水浒传》的理解不完整,不深刻。因此教师要引导学生对《水浒传》进行阅读,让学生在完整的阅读后,能够根据深刻的理解文章的内涵,还在潜移默化中提高了学生的文学素养。于此同时,《水浒传》中的忠、义、孝、反抗精神等也能够给予学生一定的影响,给学生的内心留下深刻的烙印,对于传统文化的传承有积极的作用。
3 结束语
综上所述,语文教学是高中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同时也担负着弘扬传统文化的重要使命。将传统文化与语文教学进行有机结合,可以培育学生的正确的思想品质,并通过学生将我国的传统文化传承下去。为此,高中语文教师应当在教学过程中不断地摸索专研,开发出更多具有时代特色的教学方法来完成对学生传统文化的培养工作。
参考文献:
[1]刘智.高中语文教学中传统文化的渗透教育研究[J].散文百家(新语文活页),2020(11):2.
[2]姚冬梅.浅析高中语文教学中传统文化教育的渗透[J].中学课程辅导(教师教育),2020(21):9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