楼笑
(浙江省义乌市塘李小学 浙江 义乌 322000)
摘要:教学方法的不断改进是课程思想优化的重要环节。教师要基于层出不穷的优质教学思想,让学生以探索为目的,以实践为根本方法完成知识学习。小学语文课堂中教师应引进情境教学模式,通过上述方法优化学生体验,以此保证学生情感意识的深化和提升;通过教学情境创设营造互动氛围和优质环境,学生能够在努力探索的视角下主动学习、主动尝试,以经验弥补不足,借助教学情境,让小学语文课堂更加深入发展。基于此,文章中主要分析了情境教学模式,应用于小学语文课堂的主要方式。
关键词:情境教学;小学语文;应用;路径;分析
前言:情境教学方法强调学生能够从多感官角度完成知识学习,同时通过互动方式优化体验情境模式,也会最大限度迎合学生在语文学习中的兴趣需求,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让学生能够善于欣赏文字、理解文字,抓住学生的灵魂视角。在艺术领域的文字指引环节下促使学生得到感官刺激、以及文字的活跃度指引。在最基础教育时期,通过小学语文课堂中教学情境的创设,使学生的文字探索应用能力得到同步增强。
一、设置实践教学情境,丰富学生想象力
实践教学情境的设置,教师要基于本堂课教学重点知识、基于学生的不同能力、不同兴趣爱好,让学生就学习环节进行完善,对不同方式进行探索。以文字净化学生心灵,让实践增进学生理解,保障语文课堂教学质量大幅度提升。在具有鲜明特色和优质互动氛围的视角下,让教学情境推动学生整体学习水平的增强[1]。
例如:在课文《小英雄雨来》教学结束之后,本篇文章讲述了抗日战争时期小英雄的故事,学生的情感意识会得到一定的激荡。此时,课文讲解结束,教师基于学生的饱满热情,让学生参与实践探索,以“红色经典,铸就成长”的主题,让学生在生活中探索不同的抗日战争题材故事。指引学生探索在抗日战争阶段,不同人无私奉献取得胜利的历史故事。同时,学生也能够在实践探索情境中形成一定的爱国主义思想,有助于教师在价值观念上对学生进行引领。
二、设置情感教学情境,深化学生理解
课堂中教师要通过学生情感意识的激发,让学生能够主动理解文章中描写的不同内容,拉近学生与语文课本之间的距离。
学生能够高效理解作者应用文字描写的情感内涵和主旨画面,其及在文章的阅读中和文字的使用中会更具探究精神和延续意识,保障学生能够具体优化理解。以“情”促“动”,以“动”促“效”,让学生形成知识深化理解的精神[2]。
例如:在有关课文《慈母情深》教学时,教师创设情感体验式教学情境,结合日常生活中学生与自己母亲之间发生的感人故事,让学生参与演出,将不同故事情节进行演绎。班级内学生可以采用相互帮助形式,出演不同故事中的不同角色。以情境演出让学生理解亲情、理解母爱。同步,做到在教学情境中,让学生仔细回顾体味亲情。借此,也会解决日常生活中学生抗拒父母管理的现象,为学生的长久发展铺平道路。
三、设置尝试教学情境,促进学生参与
互动课堂的构建是教师增进学生参与、强化学生理解的主要手段,能够让语文教学环节形象化。动态化课堂也有效营造了优秀氛围,学生能够在参与中进一步理解知识,将抽象、复杂内容以形象化方式呈现于课堂。开展个性化的互动教学空间,帮助学生有效解读文章内容,挖掘学生的思想境界,促使学生理解抽象化语文知识[3]。
例如:在课文《田忌赛马》教学时,教师为让学生理解《田忌赛马》选择的不同策略,以此让学生形成思考能力,可以引出教学情境,学生采用抽签方式扮演不同角色。借助班级中的不同事物代表不同马匹,将《田忌赛马》过程呈现于课堂中。以情境化配合文字的形式,学生会进一步增进对相应策略的了解。教师要指引学生思考:“田忌赛马取得胜利,还可以采用哪种方式?”教学以互动课堂的构建为基础,在不同情境中优化学生的学习经过,开拓学生视野,让完善思维,推动学生思考能力的增强。教师还可以引导学生回忆,阅读过的关于策略描写的文章?让学生主动在课堂中分享,塑造学生的课外阅读意识。
结语:综上所述,小学语文课堂中,教师通过情境模式的创设,让学生能够优化体验,保证学生能够以饱满热情完成语文知识学习,优化学生的学习过程,对传统教学方法进行变革。学生能够在优秀氛围中增进对知识的理解,也会在有效的互动探索氛围下端正学生的思维意识。以此,借助不同环境、不同方式营造出活跃状态,学生能够在学习中基于自身能力、基于其学习要求主动参与尝试不同模式。在经验的积累过程中会推动小学生语文学习素养的不断增强。
参考文献:
[1]庄幼莲.小学低年级语文情境教学策略——基于学生口语交际能力培养视角[J].现代教育,2020(05):55-56.
[2]张月萍.巧用情境教学,提高教学成效——情境教学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运用思考[J].教育观察,2019,8(41):45-46.
[3]李娜.融合古诗情境 培养文学素养——谈情境教学观指导下的小学古诗词教学[J].新闻研究导刊,2019,10(05):213-2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