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物理教学中问题学习法的实施策略

发表时间:2021/5/13   来源:《教学与研究》2021年第4期   作者:满立全
[导读] 随着素质教育的不断推进,陈旧的教学模式难以满足学生的全面发展需求
        满立全
        广西桂平市实验中学  537200
        摘要:随着素质教育的不断推进,陈旧的教学模式难以满足学生的全面发展需求。问题教学法可以很好地调动学生的主观能动性,通过问题的设置引导学生转动脑筋,让他们主动地去解决问题,思考问题,分析问题。同时在问题的解决中,能够帮助学生形成良好的抽象思维能力,提升物理教学质量,同时培养学生形成良好的物理核心素养。基于此,本文章对高中物理教学中问题学习法的实施策略进行探讨,以供相关从业人员参考。
        关键词:高中物理;问题学习法;实施策略
引言
        问题教学法具有较强的综合性,能够提升学生课堂学习的积极性,从而强化学生的学习能力。教师在实际教学中,科学合理的应用该种教学方式能够以更加突出的效果提升学生学习能力,对学生的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
一、问题学习法概述
        问题学习法是指教师将教材中的知识点通过问题的形式展现在学生面前,让学生通过自主探索解决问题,锻炼思维能力,积累知识技能,为学生今后长远的自主学习提升打下坚实的基础。为了激发学生探究问题的兴趣和积极性,教师所给出的问题应该足以营造出生动有趣的情境,或者问题是蕴藏在情境之中的。有时,在时间等条件允许、教学确有需求的情况下,教师可以将问题设置得比较复杂,或者由一连串问题组成一个问题集,让学生通过彼此之间的交流合作进行问题探究。在高中物理教学中适时地采用问题教学法,有助于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培养学生的问题解决能力和科学探究意识,理应得到教师的重视。
二、高中物理教学中问题学习法的实施策略
        (一)联系实际生活,引导学生探索生活中的物理问题
        物理知识与实际生活的联系非常紧密,学习物理的目的是让学生能够应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因此在教学中,教师要把物理问题与实际生活联系起来,增强学生在实际生活中的物理知识应用能力。教师要通过问题学习法,结合学生的物理知识水平,让学生对现实生活中的物理现象进行思考,并善于运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在问题学习法的开展中,教师要注重联系生活实际,以此来提高学生的物理实践能力,让学生不止将物理学习建立在书本知识上,而是让学生的学习境界拓展到生活实际中。这样学生的学习就不再是纸上谈兵、空中楼阁,而是真正能够运用到现实生活之中。这样的教学方式增强了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引导学生更好地探索生活中的问题,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比如在学习《生活中的静电现象》时,教师可以引导学生观察生活中的静电现象,比如在穿衣服时会产生静电,用手摩擦纸片时也会产生静电。并结合静电现象对学生提出一些问题,引导学生以讨论、探究等方式寻找答案。

教师也可以让学生亲自体验静电现象的产生,引导学生更加深入理解生活中的物理现象,增强学生的物理知识应用能力。
        (二)积极构建问题化情境,激发学生学习的主动性
        为了更好地提升高中物理教学的有效性,老师首先要做的就是不断地提升学生学习物理的积极性和兴趣,这样才能够让学生保持物理学习的动力,其中合理地构建问题情境就可以很好地提升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借助科学的问题情境构建,能够更好地锻炼学生的思维,学生的综合素质也得到更好的提升,自然也愿意积极投入课堂的学习中。举个例子,在学习“力和运动的关系”相关内容的时候,学生凭借自己的生活经验会认为:物体只要受到了力的作用就会产生运动,如果撤掉了力,运动的物体就会停下来。这个时候老师可以向学生构建以下情境:借助多媒体向学生展示正在运动中的汽车突然关闭发动机之后,汽车并不会立刻停下来,反而会再继续运动一段路程。这个情境就可以很好地向学生说明汽车在一个力的作用下开始了运动,如果立刻关闭发动机,力的作用是消失的状态,但是这个时候汽车并不会立刻停止,还会继续运动一段距离。这个时候学生就会和原有的认知产生冲突,并且在心中感到困惑:到底力和物体的运动之间存在哪些密切的关联?为什么和之前的思考感受不一样?通过这样一个教学情境的构建,能够更好地激发学生学习物理的热情,也会后续提升物理教学有效性奠定了基础。
        (三)开展探究活动,提出问题
        探究活动的开展是围绕问题进行的。在问题设置中教师需要通过逐层递进的方式,注重各知识点之间的联系。通过创设问题情境调动学生探究欲望;要注重营造民主、轻松的探究氛围;问题的提出可以是教师提问,也可以是学生提问,或者师生共同提出需要探究的问题等。使学生在具体的问题情境中增强思维的活跃性,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促进学生自主思考能力和探究能力的发展。另外在问题设计中,教师需要联系学生生活实际,根据学生最近发展区,利用认知冲突引发学生探究的兴趣。例如在“楞次定律”教学中,教师可以利用实验为学生创设问题情境,使学生在具体的现象中总结楞次定律,强化学生对阻碍作用的认知。教师可以给学生演示磁铁吸引铜环的实验,并在演示的过程中提出探究问题,让学生根据教师演示过程中的一些现象对楞次定律进行总结。
结束语
        综上所述,将问题教学法应用于高中物理课堂能够在一定程度上提升学生的学习热情,促使学生逐步提升个人的学习能力。因此,在后续的教学工作中,教师应该以更加优良的方式应用该种教学手段,从而达成提升学生积极性、培养学生创新思维的目标。
参考文献
[1]罗红娣.高中物理教学中问题教学法的应用[J].中学生数理化(教与学),2020(08):31.
[2]李学东.高中物理教学中问题教学法的应用策略分析[J].成才之路,2019(30):59-60.
[3]程艳德.问题教学法在高中物理教学中的应用分析[J].考试周刊,2019(44):158.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