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婷婷
广州市番禺区市桥实验小学 511400
摘要:阅读是学习知识的重要渠道,能够提高学生的思维能力。阅读学习法的运用可以加深学生对数学知识的理解,提升学生的数学核心素养,让学生对数学知识进行多维度的思考。但是在如今的小学数学教学中,对学生开展的阅读训练比较少,教师应当针对性地寻找问题的解决方法,更加重视对学生数学阅读能力的培养。
关键词:小学生;阅读教学;问题;指导措施
引言
阅读教学,被大多数人理解为是语文、英语等文科类学科中常用的教学手段。但殊不知,阅读教学是一切学科学习的基础。数学,作为一门小学阶段的重要学科及基础学科也离不开阅读。可以说,科学阅读在小学数学教学过程中发挥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培养学生的数学阅读能力,可以提高学生的数学认知、数学思维能力,开发学生的智慧,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促使学生形成良好的数学素养,形成终身数学学习观。
1.小学生数学阅读的缺失
1.1偏重于对学生解决问题能力的培养
在小学数学教学中,教师常常比较重视学生的解决问题能力,但是忽略了阅读问题能力对培养学生数学思维的重要性。解题能力是以若干个技巧、能力为基础的,其中审题能力、阅读能力尤为重要。只有拥有良好的数学阅读能力,学生才能更好地解决数学问题。教师如果一味通过题海战术来锻炼学生的解题能力,不注重其中的技巧和阅读能力的培养,那么就不会提升学生的解题能力,反而会使学生对数学产生厌学心理。
1.2强调从头读起
课外的数学读物并不一定和课堂教学完全同步,因此,学生阅读时可能会接触到还没有学过的数学知识。这时,如果要求学生像读故事书一样从头读起,会有一定困难。因此,在数学阅读时要允许学生进行跳跃式阅读。
2.培养小学生数学阅读能力的路径
2.1展数学阅读训练,激发学生的数学阅读意识
教师要开展数学阅读训练,让学生掌握有效的阅读方法,增强学生的数学解题能力,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教师要重点培养学生的数学阅读意识,通过恰当的方法对学生开展阅读训练,提高学生的独立思考能力。比如,教师要让学生多阅读数学题目与数学概念,理解其中的隐藏条件,增强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教师可以从以下几方面对学生进行数学阅读训练:首先,重视对学生阅读能力的训练。在教材中常会出现数学阅读材料,这些阅读材料的针对性都比较强,教师要格外重视这个板块。其次,要引导学生掌握有效的阅读手段,对知识点进行分解,寻找解决问题的切入点与突破点,强化学生对数学知识的运用能力。在阅读学习法的应用中,要让学生通过不同的标记对数学的知识点进行难易程度的区分。再次,在阅读训练实施过程中,要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让学生善于独立自主地思考问题,培养解题思路,切实提升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
2.2开展多样的数学活动,鼓励学生数学阅读
数学阅读是学生个性化发展过程。每一个学生的阅读体验、感受不尽相同,为了更好地让学生体验数学阅读的成功,可以在班级组织内容丰富的数学阅读活动。如:“我喜欢的数学故事分享会”,让学生相互之间交流、分享,提高阅读自信;“班级跳蚤书市”让学生交流自己的数学阅读书目,实现阅读资源的共享;“数学周记之星”,展示学生的数学阅读日记或者自己创编的数学小故事,巩固数学阅读的积累……多样的活动可以让每一个学生发挥自己的特长,个性得到充分发展。
2.3创设情境,意识阅读必要性
以人为本的教育观要求,教师首先要做到使学生自身认识到阅读的必要性,这就要求教师设置有一定复杂性的题目,在客观上强制要求学生仔细阅读。也可以用逆向思维来促使学生逐渐意识,通过简单题目变形的方式,专门给学生“挖坑”,讲解题目时,通过分析得出学生是因为审题错误而产生了错题或空题的后果,效果极佳。另外在教学中,教师适当地进行题目的阅读,期间带有重音和停顿,使学生在正确的读题习惯环境中耳濡目染。例如,三年级下册的《长方形和正方形的面积》中,“在爷爷家菜园用栅栏围成一块儿小菜地种植大棚菜,在中心地带、一侧靠墙、墙角三种情况下分别求围成菜地所需要的栅栏长度”,其中“一侧靠墙”这一题的解法中,必定会出现分化,一部分学生会理所当然地把长或宽直接当成靠墙的一侧,还会有一部分仔细的同学会分情况考虑。这时,针对出错的同学,教师就应该逐字读题、步步分析,引导其意识到由于审题失误会造成的后果。再比如,《长方体和正方体的表面积》中,单纯计算表面积对于学生来说易如反掌,可若是碰上实际问题,就会有一部分学生因循守旧,按照老一套的步骤进行单纯计算,“游泳池需要进行装修贴瓷砖,长100m,宽50m,高2.5m的泳池需要多少块瓷砖,瓷砖长宽均为1m”,这个题目就需要学生仔细思考泳池的构造,再加上计算出表面积后还要计算瓷砖块儿数,不少同学会犯难,此时教师应引导学生通读题目,多多益善,在理解题意之后解题。
2.4标出阅读内容中的重点字词法
标重点字词法,是指教师首先把所要讲授的数学内容的题目板书于黑板上,让学生先大声读出来,然后,再让学生画出其中的重点或关键字词作为学习的核心内容进行重点理解。如果学生有划分不恰当的地方,教师可明确指出。最后让学生根据这些画出的重点字词对照详细的数学知识内容进行分析,从直观和感观上深刻理解和认识数学语言所能传递给他们的数学信息,以此明白数学语言、数学符号独特和独有的表达方式。接着,教师再举出实例,论证和验证题目的合理性和存在规则。让学生在这一学习过程中,不仅可以通过一种新鲜的学习角度感知数学语言的魅力,还能从抽象的数学语言学习中激发出学习兴趣来,从而领悟数学学习中阅读的重要性和必要性。
结束语
综上所述,数学阅读能力的培养对小学生数学思维的发展与数学成绩的提升具有重要作用。在教学中,教师要提高学生的数学阅读能力,让学生不会因为没有读懂、理解题目而失分,也不会因为数学题目晦涩难懂而失去学习数学的自信心。教师要引导学生学会识别题目中的隐藏信息,让学生真正深入理解数学知识的深刻内涵,让学生的数学学习效率更高。
参考文献
[1]李海娜.小学数学课外阅读有效指导的实践研究[J].数学学习与研究(教研版),2019(04):62.
[2]杨梅芬.核心素养下小学数学教学阅读能力的培养对策探究[J].考试周刊,2019(81):1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