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如何在初中物理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发表时间:2021/5/13   来源:《教学与研究》2021年第4期   作者:李勇先
[导读] 在新课程改革以及素质教育的不断发展中
        李勇先
        云南省昭通市昭阳区永丰镇中学 657000
        摘要:在新课程改革以及素质教育的不断发展中,初中阶段的教学目标也作出了相应的改变,更加注重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与创新意识。在社会的不断发展过程中,社会对人才的需求也在不断提升,并且更加注重人才在创新方面的能力。如何应对新时期的社会人才需求在初中的物理教授过程中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思维能力,是当代初中物理教学所要思考的重要教学问题。
        关键词:初中物理;创新能力;培养策略
引言
        随着时代的发展,教师逐渐认识到学生创新意识与能力对于学科知识学习的重要性。初中物理知识与学生的日常生活紧密关联,能促进学生思维能力的形成与发展。结合新课程理念相关标准,教师提出了关于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的教学方法,对于培养学生综合能力、提升学生物理知识实践应用能力具有重要意义。
一、在物理教学中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的重要性
        (一)有利于建立起以学习兴趣为引导的物理教学模式
        初中阶段的学生开始学习物理,这对于学生而言是非常重要的启蒙阶段,因而在物理课堂上的学习氛围影响着学生继续学习物理知识的兴趣和主动性。在物理探究的过程中,学生只有时刻保持对于物理世界充满好奇,再加上对于学科研究的创新能力,就能够实现以学生兴趣为导向的物理教学模式。学生的创新能力能够使其发现物理学习的趣味性,从而遵循自身的兴趣继续进行学习,发现更加广阔的物理世界。
        (二)有利于加强学生的自主学习意识,在创新中获得成就感
        良好的学习创新意识能够帮助学生养成自主学习的能力和习惯,在课下没有教师进行监督的过程中,也能够独立完成物理题目的解答,并且能够根据自身的学习需求进行自主探究,可以运用一些教学辅导书籍和工具进行信息的搜集。此外,物理创新能力能够增强学生的核心竞争力,其因为具备了其他学生所缺乏的创新能力,能够实现自身物理学习成绩的进步,在独立学习的过程中能够通过探究发现得到正确的结论,使学生产生强烈的学习成就感,这就成了学生继续钻研物理知识的动力和催化剂。
二、在初中物理课堂实践中强化学生创新能力的有效策略
        (一)增加物理课堂趣味环节
        在人们的学习工作中,兴趣的培养是非常有必要的,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有了兴趣才会有前进的动力。当然,物理的学习也不例外,学生学习物理的强大动力就是兴趣。学生会在好奇心与兴趣的驱使下全身心地投入物理的学习中,展开对物理的实验探索,揭开物理的神秘面纱,从而培养创新能力。当然,在这一环节也少不了教师的引导作用。教师通过有针对性地给学生讲解物理知识,可以帮助学生构建物理知识框架、增强创新精神。
        例如,物理教师在讲解《密度》这一内容时可以通过设计趣味性的实验“火山爆发”来让学生了解密度的意义。首先,物理教师需要准备好玻璃缸、热水、冷水、带盖的瓶子和红色墨水等材料。

通过实验可以发现,水面下的红色墨水向上喷出,就像是火山爆发一样,从而就会得出这样的结论:当红色墨水的密度比较小时,就会出现上升的情况。教师在实验做完以后可以要求学生对自己所看到的现象进行反思总结,并与其他类似的物品密度进行对比分析。在这一次的学生趣味性实验中激发出物理学习的兴趣,获取相关的物理知识,并且能从实验中发现新的东西,从而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二)联系生活实际,培养学生的思维模式
        生活实践是创新的源泉,教师将学生带出教室把视野放在现实生活上,加强物理概念理论与学生实际生活场景的关联,延伸物理学科知识的文化内涵,在生活中增强学生的知识积累和技能锻炼。要想实现物理学习与生活的有效融合,请注意以下几点。第一,教师应选择有助于学生创新能力增长的教育方法,充分结合学生心理以及学习特征进行创新方法的选择。其次,教育项目的建设也进行了细分,处在不同学习时期的学生有不一样的接受程度,不同阶段培养不同的创新意识。另外,课程方案的构建通过物理场景刺激学生的创造性思维。最后适当的训练教学可以深化初中生对抽象物理知识的认知,在训练过程中灵活激发初中生的创意思维,并提升学生的处理问题能力。
        例如,在学习电流和电路的“串行并联”这节物理课程时,教师在课堂上讲授重要知识点后,需要让学生进行自主的训练,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分组,然后再结合需要观察家庭电路,让学生利用课堂时间了解家庭电路是如何设计的,通过物理实验的学习,让学生在现实生活中获取物理原理,创新发散学生的物理思想,在课堂之外开展学生的物理创新意识维教学,提升学生的物理创新能力。
        (三)设置疑问,鼓励学生主动探索求知
        初中阶段的学生对正处于与世界建立深层次链接的时候,他们对万事都充分了好奇,只要教师对他们的好奇心多加引导,将其转变为具体的问题,鼓励他们主动探究,这就能够很好地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教师在物理教学过程中可以多用开放式提问和引导式提问,将课本中很多知识点以提问的形式抛给学生,让他们通过查看书本、小组讨论来探讨答案。具有新颖性、开放性、思维性的问题,也充分激发了学生的发散性思维,他们会在求解问题的过程中提出更多的问题,教师就可以将其作为学生思考的方式,要求他们解决自身提出的问题。通过这样的方式,课堂气氛会变得非常活跃,每个学生都在积极开动大脑思考问题,大脑转运得越快,他们的思维也就更加灵活。如此一来,形成提出问题——思考问题——解决问题的模式,培养学生敢于尝试的勇气和创新的欲望,经由自身发现的知识点比他人直接告知,更容易理解和记忆。
结束语
        在初中物理教学中,对于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是需要教师经过长期的教学模式的优化,并且不断完善自身的教学方法,引导学生沿着正确的学习路径去进行探究的结果。良好的创新能力能够带给学生学习物理源源不断的动力,为可持续发展提供学习燃料,也必将成为学生在物理学科的探究道路上具有优势价值的品质和习惯。
参考文献
[1]张彦军.在初中物理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J].科学咨询(科技·管理),2020(09):282.
[2]周媛媛.谈初中物理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创新能力[J].中华辞赋,2019(10):65.
[3]范艳梅.刍议初中物理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创新能力[J].考试与评价,2018(09):97.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