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数学生活化存在的问题及提升策略——以高年级教学为例

发表时间:2021/5/13   来源:《教学与研究》2021年第4期   作者:李凤园
[导读] :为了提升课堂的教学质量,小学数学由原来传统模式的教学开始向生
        李凤园
        广西南宁市马山县林圩镇合理小学
        摘要:为了提升课堂的教学质量,小学数学由原来传统模式的教学开始向生活化教学的新模式转变。因而,要求教师自主创新改良数学教学生活化的应用方法,教学的内容要尽量贴近生活,切实促进学生观察能力、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等方面得到提升。但是随着生活化教学的实施,许多问题也暴露出来,在一线教师中未能很好地发挥生活化教学的效能。基于此,文章在分析了生活化教学现如今存在的问题,阐述了小学数学生活化存在的问题及提升策略,希望对教师有所帮助。
        关键词:生活化;小学数学;存在问题;提升策略
        
        小学是学生刚开始接触数学的时期,也是可塑性最好的时期,在小学打好数学的基础能让未来的学习事半功倍。因而,教师不仅要在基础知识教学上下功夫,还要在这段黄金时期为学生塑造良好的数学思维。小学数学教学生活化要求根据小学生的生活环境和生活经历等将实际生活与数学知识有效结合,以此激发学生对学习的兴趣并消除学生对学习数学的排斥。但部分教师因为常年处于一线教学,不适应教学生活化带来的影响,导致无法有效地结合学生的实际生活和数学知识。小学数学生活化要求教师考虑小学数学教学生活化现如今存在的问题,加深对教学生活化的认知,从而提升数学生活化教学在实际中的应用。
        一、生活化教学存在的问题
        为了提高教育的效率,也为了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生活化教学已然成为小学数学教学的趋势。但在教学生活化开展的初期,教师实践的经验还不足以完美地完成,导致生活化教学在发挥效能的同时,也带来一些问题。首当其冲的是,教师没能消除传统教学模式的影响,在进行数学教学时缺少了与学生之间的互动,使得学生失去了自主学习的机会,将互动的生活化教学转变为了单向的知识填充,带来了学习效率低下的负面影响;其次,在教学过程中,教学生活化举例不合理,教师在选取案例时,没有站在学生的角度来思考问题,往往只以自身的生活中举例,这样的问题表面上来自生活,但是孩子难以理解。将这样的成人案例引入教学材料之中,非但不能起到教学生活化的效果,还使得学生的负担增加;最后,不合理地借鉴教学生活化案例也是问题之一,教师在教学中难免会受到其他教师教学风格的影响,但由于教师间存在着不同的教学模式和学生群体之间存在的差异,降低了课堂的效率。这种种问题都使得生活化教学的效能得不到发挥,无疑对学生学习数学造成负面影响。
        二、生活化的改进策略
        1、让生活化教学更具真实性
        由于地域的不同,学生所用的教材不可能做到真正贴合学生的实际生活,这无疑对数学教学生活化的实际应用造成了负面影响。因此,要求教师要具备善于将课本案例转化为生活案例的能力,多与学生互动,基本掌握学生的兴趣爱好,使得所举案例贴合学生的实际生活,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发挥小学数学教学生活化的效能,提高教师的教学质量。


        如:当学习到《位置与方向(二)》这一章节,对于小学生来说,“坐标”的概念还是比较难理解。如果按照传统的教学模式,教师要向学生详细讲解“坐标”的定义和概念,就算耗费了大量的时间也无法让学生留下深刻的印象。此时就需要教师将数学教学生活化,?将位置与方向的概念应用在学生上学的路上,让学生由自身位置的变化感受到“坐标”的概念,每次上学时都能够巩固学生的知识。结合了学生的实际生活和数学知识,做到数学生活化教学。
        2、让生活化教学更具实践性
        小学的数学题目是由基础知识变形得来的,而基础知识有处处体现在学生的日常生活中。传统的教学模式只能帮助学生掌握基础知识,但无法让学生获得将知识活用到生活的能力。生活化教学要更具实践性,让学生在实践中学习。数学生活化教学要求教师要考虑学生的理解能力和课本知识充分结合课本案例和学生实际生活来进行教学,让学生积极实践,在实践过程中掌握知识,得到活用数学知识的能力,实现“做一题,会一类”的目的
        例如,在学习完《多边形的面积》教学后,教师可以通过向学生提出学生思考“计算身边简单物体的面积”或是“如何用最少的周长围成最大的面积”等实际生活问题,让学生四人一小组讨论问题,并将小组的讨论成果记录成册;同时,为加深学生印象,可以让他们在课后时间动手实践,验证自己课堂讨论的结果。又比如,在学习过《比例》之后,教师指导学生亲手绘图的技巧,以1:200的比例画出平面图,这样一来,不仅能深化学生对比例的理解,还能够增强学生的几何思维。
    3、让生活化教学更具趣味性
    为了提高上课的效率,保持学生精神集中是必要的,这就要求教师让生活化教学更具趣味性。由此,教师在开展课堂时需要从学生的角度思考问题,结合学生的兴趣和课本知识设置案例,提升学生的课堂专注度。
        例如,当学习到《小数乘法》和《小数除法》时,信息时代的到来让几乎所有的学生都喜欢上玩游戏。基于此,教师在教学时,可引入了游戏中的伤害值变化计算规则来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将乘法、除法的计算方法用贴合学生生活的方式呈现出来,可以让学生更专注课堂教学,深化对于知识点的理解。由此可见,引入更具趣味性的生活化教学方式,不仅增多了教师与学生之间的互动,缩减了教师与学生之间的距离感,提升了教学质量。
        综上所述,为了解决小学数学生活化教学发挥效能的同时所出现的问题。教师应在分析现有问题的基础上,自主创新改良数学教学生活化的应用方法,开展具有时代性、实践性的生活化课堂,从而不断优化教学实效。
        参考文献
        [1]顾燕华.教学生活化,课堂互动化——小学数学教学模式创新研究[J].当代家庭教育,2021(06):89-90.
        [2]李红.生活情境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有效创设[J].家长,2021(06):22-23.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