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数学课堂教学改革与培养学生的数学探究能力

发表时间:2021/5/13   来源:《教学与研究》2021年第4期   作者:黄江宁
[导读] 现阶段,在我国社会整体发展速度不断加快的过程中,
        黄江宁
        (阿勒泰地区第二高级中学  新疆  阿勒泰  836500)
        摘要:现阶段,在我国社会整体发展速度不断加快的过程中,国家的经济和科技水平得到了良好的提升,也正是在这样的背景下,人们逐渐开始意识到,校园教育工作的实施,对于学生综合能力培养所起到的关键性作用。本文就是在高中教学的视角下,重点了解到学生数学探究能力的具体培养方法,以便于利用最先进的教育思想,改善以往高中数学课堂教学的弊端,优化学生知识学习效果的同时,促进学生未来的良好发展和进步。
        关键词:高中;数学课堂;教学改革;探究能力

        前言:高中时期数学课堂教学工作的实际开展情况,对于学生未来的发展有着非常关键的影响,主要就是因为进入高中之后,学生所学习的知识内容难度在不断的增加。特别是数学这门学科,要求学生具有良好的逻辑探究能力,才能够理解其中复杂的知识点。因此,教师也需要找到正确的课堂教学工作引导方法,使学生能够在一个最佳的状态下,学习到更多的知识内容,进而提高学生学习效果的同时,促进学生的发展和进步。因此,本文也提出学生数学探究能力的培养方法,以便于保证在高中时期帮助学生奠定坚实的基础,实现国家人才培养的最佳标准。
一、高中数学课堂教学改革与培养学生数学探究能力存在的问题
        高中阶段数学课堂上探究性的教学方法在使用的阶段还存在着一定的困惑。
        第一方面就是教师的思想比较保守,数学课堂没有得以创新,在时代不断发展的过程中,最新课程标准理念的提出,让很多教师在教学上都如临大敌。因为教师受到传统教育理念影响久远,思维模式相对比较固定,无法对课堂教学内容进行创新。所以在探究性教学方法使用的过程中,依然有些教师无法掌握这一教学形式的技巧,教学的过程中遇到了重重的困难。
        第二方面就是有限时间内,教师仅仅关注课堂教学的过程,很多教师在课堂上进行一个知识点讲解的时候,需要反复利用很多的时间才能够达到目标。在最新课程改革理念提出之后,教学的内容增加,但是教师的教学时间固定不变,所以课堂教学难度加大,教师的负担变得更重。探究性教学方法要求给学生一定的时间,让学生在课堂上对问题进行思考,这无疑也会占用教师的讲解时间。所以很多教师并不能够合理的安排时间,导致探究性教学方法无法在课堂上真正的发挥出自身的优势和作用。


二、高中数学课堂教学改革与培养学生数学探究能力的教学策略
(一)转变教学观念
        在高中时期数学课堂教学工作开展的过程中,只有保证学生深刻的认知和领会教学工作的内涵以及精髓之后,才能够更加积极主动地跟随着教师的引导,融入到自主活动以及探究学习的过程之中,也能够让学生在参与这样活动的阶段,使自身的知识和整体的结构得到快速有效地构建。因此,高中数学课堂教学中还需要有针对性的、有计划的进行教学工作的开展,以便于保证为学生创设出属于自身发展和探究性学习的氛围,提高学生在课堂上的参与感。
        除此之外,教师也需要真正的把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相互结合,在传授新知识的过程中,让学生自主认知,深入探究培养能力,使学生能够在了解数学新知识的同时,充分的调动学习的积极性。例如:在讲解“椭圆的标准方程”这一部分知识时,就可以帮助学生推导与X轴相交的方程,然后让学生跟随教师的引导,独立地推导,以此提高学生对于新知识应用的能力,达到最佳的课堂教育效果。
(二)注重习惯培养
        在高中数学课堂教学工作开展的过程中,教师想要真正的合理对探究性教学方法进行应用,就需要把这一教学形式与课堂的知识内容紧密地融合在一起,只有这样才能够利用多样化的课堂教学形式,发挥出学生所占有的主体性位置,引导学生深入的学习知识,提高自身的能力,避免造成学生对于教师依赖性过大的现象。因此,在教学的过程中,教师还需要适当地对学生进行引导,避免出现直接告诉学生思路,以及解题结果的现象出现,让学生有序的自主地对问题进行深入的探索,这样才能够帮助学生养成良好的数学知识学习习惯以及探究的习惯,为未来的知识学习奠定坚实的基础。
        例如:教师在课堂上讲解“立体几何中的正方体截面”这部分知识点时,就可以让学生自己实际动手操作,开展探究式教学方法。学生可以利用橡皮泥等实物,真正的观察其横截面是如何产生的。然后跟随学生探讨的具体情况,教师提出问题:怎样才能够截出一个正三角形?所选取的节点与正方体的棱有什么关系?如何截出一个正六边形?正方体截面的情况有多少?这些问题的设置都能够为学生数学知识的探究分析,以及学习起到有力的支撑作用,也能够潜移默化的培养学生形成良好的探究习惯,从而提高学生数学知识学习的综合能力和素质。
结论:综上所述,纵观我国高中校园内部,数学课堂教学工作实际的开展情况能够了解到,长久以来,由于受到了传统教育思想理念的影响,课堂上教师所能够关注到的仅仅是学生对于基础知识内容的掌握情况,忽略了学生综合素质和能力的培养,这样的教学方法不符合最新课程改革所提出的要求。本文也结合以上的内容,重点了解到高中阶段数学课堂上,学生数学探究能力的具体培养策略,希望能够通过有效的课堂教学工作实践开展,优化课堂教学的效果,提高学生的学习质量,以此促进学生后期的健康成长和发展。
参考文献:
[1]高维宗,丁艳芬.学思融合,提升素养——深度学习下高中数学教学中思维能力的培养探究[J].西北成人教育学院学报,2020(06):109-112.
[2]刘金旺,刘慧琳,李冬梅.数学观察能力的应用策略案例探析——以高中排列组合复习课为例[J].当代教育理论与实践,2020,12(04):1-5.
[3]范秀雄.核心素养下高中数学培养学生知识迁移能力的研究[J].才智,2020(20):138-139.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