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志翠
山东省德州市平原县三唐乡鲁能平原希望小学 253100
【摘要】:随着新课程改革进程的不断深入,在小学数学方面研究出了一种教—学—评一体化的教学模式,该模式在应用过程中,教师应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而且还要制定明确的教学目标,引导学生基于小组合作学习深入体验数学知识的学习过程,并结合学生的学习情况进行评价,从而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对此,本文详细分析了小学数学教—学—评一体化教学模式的实践措施。
【关键词】:小学数学;教—学—评一体化;教学模式
小学时期的数学教学课程涉及到许多知识点,在一定程度上增加了学生的记忆、理解和掌握难度[1]。随着新课程改革进程的不断深入,对教学方法和教学目标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这就需要教师在明确教学目标的同时,应用合理有效的教学方法,并引导学生使用正确的学习方法,从而提高教师的教学效率和学生的学习效率。而通过教—学—评一体化教学模式的应用能够较好的达成这些目标,然而该教学模式的实践措施是现代教师的首要课题。
一、内外有机结合,明确教学目标
明确教学目标是实施教—学—评一体化教学模式的基础和条件,内外结合主要指结合学生的心理活动和行为特点来制定教学目标,也就是说,教师在明确教学目标的过程中,不仅要结合学生的心理活动,还应立足于学生的行为特点,让学生亲身经历、探索和体验学习过程,以构建学习信心,从而提高学习积极性和学习效率。以“两位数乘以两位数的笔算乘法”教学为例,应明确以下教学目标:第一,教会学生笔算两位数乘两位数的方法,使其一个人就能够完成竖式计算,并实现零错误率;第二,指导学生口算和估算等方法,使其在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中能够采用合适的方法;第三,引导学生探究两位数乘两位数的笔算过程,使其认识到数学知识和数学方法之间的关联,从而提高学生的学习信心。
二、构建合作情境,提高学生学习兴趣
要想实施教—学—评一体化教学模式,小学教师必须尊重学生的课堂主体地位,而小组合作学习是新课程理念推崇的一种学习方式,不仅能够使学生充分发挥自身的主体作用,还能够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2]。
在组织小组合作学习之前,教师必须构建合作情景,将教学内容融入合作情境中,以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以认识图形的学习为例,首先,教师可以借助“牧童骑牛”贴画吸引学生兴趣,并引导学生观察贴画,寻找到相关数学信息,此时学生就会在观察中直观的认识图形,在大脑中构建平面模型。其次,在认识图形后,教师可指导学生将贴画图形拆分开来,并挑选出自己认识的图形,在已知的情况下为图形分分类别,再这样看一看、学一学、指一指、认一认的探究中,学生的兴趣被提升,且动手、动脑能力均有所加强。最后,可以让学生组成小组,根据自己之前所看、所学、所认识的图形合作完成一幅新的贴画,感受数学的美丽,并积极主动的投入到数学的学习中来。
三、课堂即时评价,评价方式多样化
在实施教—学—评一体化教学模式过程中,小学数学教师必须要找准评价时机,根据具体情况来引导学生展开更深入的思考,以挖掘更多的知识点,而且因为小学数学课堂教学是一个教师和学生进行互动、学生和学生进行互动、共同进步的过程[3],为了提高课堂教学效率,必须应用多样化的即时评价方式。以认识时间这一内容的教学为例,首先,应详细告知学生时针走过1且分针指向6时代表1点半、时针走过2且分针指向6时代表2点半;其次,提问学生时针走过3且分针指向6时代表几点,在学生回答为3点半后,让学生说出是如何知道的,学生说是根据前两个指针信息想到的,这时候教师必须及时对学生的合理推想进行肯定。最后,提问其他学生是否有这样的推想。在此过程中,教师能够及时发现学生的偶然的推想,利用肯定性的评价来引导学生从学会转变成会学。而多样化的课堂即时评价需要教师重视以下方面:第一,主体的多样化。也就是学生的自我评价和学生之间的互相评价;第二,角度多样化。主要指教师通过肢体语言、声音语言、体态语言、预设语言和随机语言,并根据学生反馈的信息或者具体情况来创新课堂即时评价方式,尤其是要灵活应用体态语言来营造轻松活跃的课堂氛围;第三,尺度多样化,主要指教师不能用同一种标准来评价学生,要根据每一位学生的进步情况来进行评价。
四、结语
综上所述,小学数学教—学—评一体化教学模式的实施,需要教师通过内外结合来明确教学目标,并构建合作情境,以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同时进行多样化的课堂即时评价,从而提高小学数学教学效率,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参考文献】:
[1]陈薇,张春莉,朱宇辉.小学数学教学设计变革的实验研究[J].课程·教材·教法,2020,40(7):92-98.
[2]刘敏乐.基于一体化互动教学平台的小学数学教学实践[J].教育信息技术,2019,(5):37-39.
[3]马志强,周日桥,李伟,等.教育均衡视域下中小学数学一体化教学探究[J].考试周刊,2020,(52):63-6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