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挥语言魅力提高小学数学课堂教学有效性

发表时间:2021/5/13   来源:《教学与研究》2021年第4期   作者:王慧
[导读] 目前,在我国社会发展速度不断加快的过程中,
        王慧
        (新疆石河子市第二十九中学 新疆 石河子 832000)
        摘要:目前,在我国社会发展速度不断加快的过程中,国家的经济和科技水平得到了良好的提升,也正是在这样的背景下,越来越多全新教育理念的提出,优化了课堂上学生知识学习的效果,也促进了学生的进步。因此,教师更是需要与时俱进,把全新的教学方法融入到课堂之中,这样才能够实现高质量的课堂教育目的。本文就是以小学数学课堂教学工作的开展为核心,深入分析教学语言的使用具体技巧以及有效的方法,希望能够利用全新的语言引导形式,使小学生真正的接受数学知识,从而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促进学生的未来良好发展和进步。
        关键词:语言魅力;小学;数学课堂;有效性

        前言:小学阶段数学课堂上知识的学习对于学生来说还存在着一定的难度,主要就是因为数学知识要求学生能够拥有良好的逻辑思维能力,才可以对其中复杂的问题进行清楚的解答。但是小学生思维智力发展并不完善,所以在这一时期,教师也需要利用正确合理的方法,对学生进行科学的引导,才能够实现最佳的教学效果。本文就重点了解到数学课堂教学中语言使用的具体技巧和方法,希望能够利用有效的问题,引导激发学生数学知识学习的积极性,从而保证学生在最佳的环境下,提高学习的效果,不断的成长和进步。
一、做好课前准备以及提前备好课
        在小学阶段数学课堂教学活动实施的过程中,想要有效地对课堂教学的问题进行设计和提出,就需要做好课前的准备。备课是每一个教师都需要完成的一项工作内容,只有精心地做好准备,那么课堂上才能够从容不迫。
        教师需要在充分了解学生学习现状和基础的情况下,分析学生的兴趣所在,了解学生数学学习过程中存在的困惑,有针对性地展开问题的提出,利用课堂上的提问,帮助学生积累更多的数学知识,使学生能够对教师所提出的问题所吸引,从而积极主动地探索数学的奥秘。除此之外,教师也需要精心的准备课程教学的各个环节,吃透教材,把握课堂教学的重难点,真正地做到在教学内容中融入知识和理论,有创造性的设置课堂的问题,这样才能够使问题的提出更具启发性和针对性,也能够提升课堂教学的效果,促进小学生的学习质量提升。
二、合理的创设问题情境
        问题情境的创设要求教师能够在讲解知识的过程之中,清楚地抓住本堂课教学所涉及到的重点内容,在问题的设置以及学生思考之间搭建起有效的桥梁,这样才能够激发起学生对于知识探索和分析的欲望。


        语言的引导需要注重三点内容:(1)注重启发性,引导学生能够积极地对问题进行思考;(2)贴近教学的主题,结合教学的内容创设良好的情景,是其中最为必要的一个环节;(3)注重教学的效率,节省时间,创设问题情景的方法实际上有很多种,其中包括:故事情景、现实的情景等。其中比较常见的就是情景创设的问题方法,教师根据教学的内容,结合实际生活,让学生按照生活的经验对数学问题进行分析。
        如,在讲解有余数除法这部分知识时,教师就可以把13个橘子完整的平均装到4个盘子里,最后出现剩余,然后引导同学分析,到底该用什么方法进行计算。这样的问题提出之后,学生就能够积极主动地进行思考,跟随着教师的脚步进入本堂课教学的主题,从而把有余数除法的知识点传递给学生,让学生能够清楚了解这一计算的方法,提高课堂提问的有效性,也能够实现学生学习效果的最大化。
三、抓住数学知识的重难点
        小学阶段数学课堂上每一个章节的知识内容都包含着重点的问题,也拥有着难以理解的知识,这也是数学课堂上教学所存在的关键的部分。课堂教学效率的高低,主要取决于学生对于课堂教学的重难点是否能够深入地展开思考和探讨,把重难点知识有效地进行消化和理解,就能够达到提高课堂教学质量和效果的目的。例如:在讲解三角形的面积这部分知识时,教师就可以组织学生摆一个长方形的纸片,利用自己的方法剪成两个直角三角形,然后让学生运用长方形面积的公式,尝试着对直角三角形面积计算的相关公式进行推导。随后提出问题:“你们知道长方形的面积和直角三角形面积之间的关系吗?你们可以利用这个面积推导出直角三角形面积计算的公式吗?回忆刚才你们动手裁剪的长方形和直角三角形,总结你得到的答案。”在学生进行推导的过程中,教师需要有针对性的注意观察和分析学生当前知识学习的状态以及能力,并且有针对性的记录学生存在的问题,这也能够为后续的知识讲解提供有力的支撑。在这样的问题提出之后,学生可以对所讲解的知识有着更加清楚的了解,从而遵循新课改的要求,以学生为核心,打造全方位发展的有效课堂教育环境。
结论:
        综上所述,本文基于以上的内容,根据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语言使用的情况进行深入分析,重点了解到教学阶段语言魅力的发挥方式,希望能够利用全新的教育形式,优化数学课堂的教学效果,从而保证学生在喜闻乐见的环境下,真正的提高自身的学习质量,利用最佳的状态吸收知识内容,提高自身的学习效果。
参考文献:
[1]商建美.言之有“物”  润物无声——农村小学数学课堂教师评价语言艺术[J].读写算,2021(01):197-198.
[2]陈乃正.恰当语言表达  提升教学质量——以小学数学教学为例[J].教育界,2020(20):16-17.
[3]刘莉.可视化思维:让数学课堂彰显语言魅力[J].中学课程辅导(教师教育),2018(17):56+28.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