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丽红
(广东梅县东山中学 广东 梅州 514000)
摘要:对于高中生来说,由于学生需要面临高考,班主任在工作开展的过程当中可能会更加注重学生的学业成绩,对于学生德育方面的引导和教育不足,对于学生的全面和综合发展将会产生非常不利的影响。所以,在现阶段,也应该积极改善这样的情况,应该在班级管理当中加大德育渗透,让教育的力度得到不断的提高。
关键词:高中;班主任;班级管理;德育渗透
前言:现代教育更加倡导百年教育,立德树人,要求教师在教学开展的过程当中应该将德育放置在首位,让教书育人得到真正的实现。所以,在当前,高中班主任在日常开展班级管理工作的过程当中也应该更加重视班级当中的德育管理,引导学生养成正确的行为习惯,树立起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和世界观,让学生可以在后续成长和发展的过程当中受益终身。
一、做到以身作则,实现德育渗透
在学生成长和发展的过程当中,教师的角色是非常重要的[1]。所以,首先,在德育渗透的过程当中,班主任就应该以身作则,在和学生相处的过程当中不仅要关注学生的成绩,更应该关注学生品质和人格方面的培养。在此过程当中,身为教师应该注意好自己的言谈举止,带给学生正面的模仿,对学生的行为和思想产生正面的作用,真正的为德育的渗透奠定良好的基础。
例如,班主任在日常生活当中要求学生应该讲究卫生,热爱劳动,首先从自身做起,就应该在劳动活动当中积极参与,并在日常生活当中注重自身的卫生和仪表。这样才能够真正的做到行为引导。比如,在大扫除当中,教师应该不怕脏,不怕累,可以率先投入到工作当中。这样在教师的引导下,学生也能够摒弃杂念,在工作当中积极的参与。真正的起到一个率先垂范的作用,达到理想当中最佳的教育成效。
二、开展多元活动,实现德育渗透
对于高中生来说,学生具备着思维敏捷的特点,无论是在学习还是在成长和发展的过程当中都对固定的事物很难产生兴趣[2]。所以,在德育渗透的过程当中,教师不要一味的采取口头说教的方式,可能会导致学生的德育认识停留在表面,无法在实际行动当中得以践行。所以,在德育渗透的过程当中也可以对多元化的活动进行举办,让学生的德育品质得到形成和提高。
例如,在五一劳动节到来之际,教师就可以组织学生积极参与到义务劳动活动当中,让学生懂得热爱劳动,尊重劳动成果,养成劳动习惯。此外,在日常生活当中,也可以和社区之间进行积极联系,带动学生一起开展环卫工人的一日体验、敬老院的帮扶计划、孤儿院的故事会等等。通过这样多种多样的方式都能够立足于实际生活和实践,让学生受到感触和带动,让德育教育得以潜移默化的渗透。
三、展现骨干作用,实现德育渗透
在德育工作开展的过程当中,也应该对班级当中的班级干部的作用更好的进行展现[3]。这样可以更好的打入到学生内部,让德育管理得到持续有效的推动。在此过程当中,教师可以选取出一些品行兼优的班干部,在德智体美方面起到带头作用。
例如,可以在班级当中以民主的方式对班干部进行选取,在选取完班干部之后就可以对班委会进行召开,可以循序渐进地对班干部进行培养,让班干部具有脚踏实地和以身作则的精神。从而让班干部在各项班级事务当中能够尽心尽责,形成一个良好的班级风气。教师在日常生活当中应该鼓励其他学生朝着班委学习,对一些不健康的习惯和思想倾向积极的进行改善等等,让整个班级更加和谐和健康,让学生能够在无形当中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和高尚品德,对于学生的成长和发展产生良好的推动作用。
四、实行家校联合,实现德育渗透
在学生成长和发展的过程当中,父母往往是第一任老师,在品德构建的过程当中也产生了非常重大的作用。特别是在现阶段,大多数的孩子都是家庭当中的独生子女,从小在家人的溺爱当中长大,容易导致学生在成长和发展的过程当中自私自利,自我为中心,独来独往等等,对于学生品质的构建产生非常不利的影响。所以,在德育工作推动的过程当中,也应该和家长之间取得密切的联系,让德育得到有效的落实。
例如,家长和学校应该定期的取得联系,针对于学生在家和在校的表现互相交换。在面对一些道德品质和行为举止问题上,一定要积极的争取家长的有效帮助和支持。可以针对学生的实际情况来找寻问题所在,制定解决方案,保证家校相一致。有助于德育的渗透,带动学生的良好品质得到生成。
结论:综上所述,在推动高中生成长与发展的过程当中,德育教育的实施是非常重要的。这就需要班主任在开展教育工作的过程当中立足于班级管理这样的契机,真正的对学生进行引导,让理想的教育效果得到真正的实现。在此过程当中主要可以从做到以身作则、开展多元活动、展现骨干作用、实现家校联合等等,让德育的渗透得到真正的实现。
参考文献:
[1]马少虎. 感恩教育诚心感化——浅析高中班主任班级管理[J]. 高考,2021,(12):129-130.
[2]薛亚芳. 柔性管理模式在小学班主任班级管理工作的运用[J]. 小学生(下旬刊),2021,(04):66.
[3]吴敏婷. 和孩子同成长——浅谈班主任自我管理与班级管理[J]. 知识文库,2021,(08):191-19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