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曙俏
江苏省徐州技师学院轨道交通学院 江苏徐州 221000
摘要:高职教育是国家教育事业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培养社会需要的专业型人才方面方面起着关键的作用。同时接受良好的高职教育能够提升学生的综合素养、促进学生的综合发展。在社会经济高速发展的背景下,为了实现新课改的创新和发展,现代学徒制在高职教育中得到了广泛的应用。与传统学徒制不尽相同,现代学徒制实现了工学结合,是校企融合的人才培养模式,对提升高职院校的教学质量有着深远的影响,能够进行高职学生的有效管理。基于此,文章主要探讨了现代学徒制模式下高职学生的管理工作,希望给高职院校相关的教育工作者提供一定的教学参考。
关键词:现代学徒制;高职院校;学生管理
随着教育的良好发展和教育水平的不断提升,教学方式实现了改革、完善和创新,从而给高职院校的学生管理工作带来了机遇和挑战,同时也对相应的学生管理工作提出更高的要求和标准[1]。现代学徒制模式是学生教学管理上的一种创新,实现了工学结合,为高职学生营造相关的社会环境,从而为高职学生步入社会做提前的准备和适应。在这种模式下,学生不仅仅能学到课文知识,还能亲身参与实践,实现理论知识与实践的结合,从而有助于培养社会需要的技能型人才,同时现代学徒制能够提升高职学生对社会岗位的认知,进而对自己未来的职业生涯有个较为清晰的规划。因此,在进行高职学生的管理工作时融合现代学徒制,能有效提升学生的管理质量,进而促进高职院校教学质量的提升。
一、在高职院校学生管理工作中应用现代学徒制的特点
(一)职业生涯有明显规划
在现代学徒制的教育模式下,高职学生有明确的学习规划,不但需要完成学校的学习任务,还需要通过岗位实习不断提升和完善自身的技能,并对社会岗位有个较为清晰的认知。在这样的教学模式下,高职学生在学生期间就能在一定程度上把握自己今后的职业方向,进而在基础理论学习和实践操作过程中针对性的提升自己的职业素养[2]。通常情况下,如果高职院校的学生在顺利完成学校任务的同时满足相关企业的考核,那么这些学生就能满足进入相应企业的基本要求。在高职院校的教学中应用现代学徒制,不但能够让高职学生进行基础知识的巩固和专业技能的提升,还能帮助其积累人脉,为学生未来的发展打下良好的基础。
(二)高职学生的兴趣导向明显
与高等院校不同,高职院校的教育时间通常较短,学生的心理较为成熟,容易产生多样化的情绪,好胜心较强,然而仍然有少数人对高职院校教育存在偏见,社会对高职生的认可度也相对较低,这样的情况容易使高职生自卑,进而对高职学生的健康成长和良好发展造成一定程度的影响。通常情况下,高职院校比较重视学生的基础理论教学,而应用现代学徒制模式下的学生既重视理论基础的学习,也不忽略实践课程的学习,愿意充分运用学校课堂上所学的理论知识去解决实践中的难题。
(三)学生容易产生矛盾心理
一些高职院校为了学生的良好发展会加强与相关企业的合作,对学生实施联合培养。在这样的教学模式下,部分高职学生更偏爱在企业的管理或者行政岗位上进行实习,然而由于大部分高职学生在实践等方面缺乏一定的经验,相关企业会先将高职学生分配到基层岗位进行实习,这与高职学生期望的工作意愿存在明显的差距,从而使高职学生不满足企业的岗位分配,容易产生矛盾心理。此外,部分高职学生在企业岗位的实习期较长,缩短了在学校的学习时间,从而对高职学生的社交和沟通等方面造成一定程度的影响。
二、现代学徒制模式下加强高职学生管理工作的有效策略
(一)重视高职生综合素养的培养和提升
综合素养主要体现在职业素质、劳动安全、就业法律以及心理健康等[3]。为了确保高职学生能够顺利择业以及就业等,高职院校需要在思想和行动上提升对培养高职生综合素养的重视程度。首先,高职院校可以定期邀请相关企业的优秀员工开展讲座,对企业在人才招聘以及人才管理等方面的内容进行细化讲解,从而帮助高职学生掌握企业的用人标准和相关工作岗位的要求,进而使高职学生对自身的职业素养进行针对性的培养和提升,为高职学生未来的发展奠定良好的基础。其次,高职院校可以根据学生的相关专业邀请企业的生产专家开展学生的安全思想教育工作,针对企业工作实践中可能存在的风险、设备的规范使用等内容进行细致的讲解,从而提高学生的安全意识,使高职学生在正式进入学徒实训后能规范操作,避免安全隐患问题,以保证自身在工作中的安全。再者,高职院校可以定期组织学生进行相关法律知识的学习,以不断提升其法律意识和维权意识[4]。同时,高职院校和相关企业需要向学生普及违法行为的不良影响及其处罚,从而督促学生能够在学徒实训或者未来职业生涯中自觉规范自己的行为,杜绝违法和犯罪;督促高职学生在校期间能够以企业员工和岗位的标准来约束自己和要求自己,从而不断提升自己的专业技能、实践应用能力以及法律意识。最后,高职院校要注重提高学生的心理素质。现代学徒制是高职教育教学模式上的创新,学生在企业实训阶段会对岗位训练和工作内容产生疑问,部分学生也会由于角色的转变产生情感和心理上的不适应。针对这些情况,学生如果没有及时进行心理上的调整和适应,会给工作带来消极影响。由此可见,高职院校需要重视学生的心理健康建设。借助互联网平台给师生、生生、校企等交流搭建平台,从而不断加强学生、学校以及企业之间的联系。在互联网交流平台中,高职学生可以和企业师傅进行深入地沟通,从而能更好地完成工作任务;学生遇到问题可以及时向教师反馈,以便学校进行教学策略的调整,并通过企业和学生的有效沟通以解决学生的心理问题,引导学生以积极的心态面对生活和工作。
(二)打造综合素质过硬的师资队伍
教师的专业能力、综合素养以及学生管理水平直接影响了高职院校的教育质量,同时这也是限制现代学徒教学模式的主要因素[5]。因此,高职院校应该重视师资队伍整体的综合素质,加强师资队伍的建设,从而打造一支专业水平过硬的教师团队,为现代学徒制模式下高职学生管理工作奠定良好的基础。此外,高职院校的教师应该建立自我综合能力提升的意识,加强自身在教育学、管理学以及心理学等内容方面的学习,从而不断提升自己的综合能力,进而提升学生管理工作的有效性。其次,高职院校的教师之间也应该定期交流和探讨学生教育管理工作的实践经验和有效策略,以促进高职院校整体教学质量的提升。在高职院校的日常教学活动中,教师应该在学生面前做好模范带头作用,让学生积极配合学校的管理工作,保证高职院校学生管理工作的顺利实施。
结束语
与其他教育形式不同,高职院校的教育重视学生基础知识的学习、专业技能的培养、良好责任意识和职业态度的培养、工作经验的积累。为了给学生的未来发展奠定良好的基础,促进学生的综合发展,高职院校应该不断完善学生管理体系,融合现代学徒制模式实施教学,以满足社会对专业人才培养的需要。
参考文献
[1]张冉冉.现代学徒制模式下高职学生管理工作研究[J].长江丛刊,2020(33):107-108.
[2]尹肖君.现代学徒制模式下高职院校学生管理工作研究[J].农家参谋,2020(18):264.
[3]郑剑锋.浅谈现代学徒制模式下职校学生管理工作的有效性[J].科技资讯,2020,18(12):65-66.
[4]程文浩.现代学徒制模式下的高职学生管理探索[J].产业与科技论坛,2020,19(06):242-243.
[5]于悦,唐永鑫.现代学徒制模式下高职院校学生教育管理工作探析[J].科技资讯,2019,17(33):169-17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