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学生获得感的继续教育管理模式研究与路径优化—以湖南财经经济学院为例

发表时间:2021/5/13   来源:《教学与研究》2021年第4期   作者:贺灿卫 曹松林 何金秋 周新新 蒋经纬 陈慧
[导读] 通过优化继续教育教学工作模式、管理方法与管理手段等
        贺灿卫  曹松林  何金秋  周新新  蒋经纬  陈慧
        (湖南财政经济学院,湖南 长沙 410205;)
        摘要:通过优化继续教育教学工作模式、管理方法与管理手段等,将继续教育教学工作效能最大化;通过对继续教育学生的全面培养,使学生成为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社会有用人才。本文以湖南财政经济学院为例,以学生获得感为切入点,研究影响继续教育管理模式及教育教学工作方法的因素、分析当前高校继续教育管理模式及教育教学工作开展方式的现状,从而为提升高校继续教育管理模式及教育教学工作方法的优化提供切实可行的对策建议,以达到全面提高继续教育人才培养质量的目的。
        关键词:继续教育学生 ,继续教育管理模式,获得感
        
        
        Research on Continuing Education Management Model and Path Optimization Based on Students' Sense of Achievement--A Case  in Hunan University of Finance and Economics/
        HE Canwei, CAO songlin ,HE Jinqiu, ZHOU Xinxin, JIANG Jingwei,CHEN hui
(Department of information Management,Hunan University of Finance and Economice,Changsha Hunan 410205)
        
        【Abstract】:By optimizing the teaching mode, management methods and means of continuing education, the teaching efficiency of continuing education will be maximized; through the comprehensive training of continuing education students, students will become useful social talents with all-round development of morality, intelligence, sports and beauty. Taking Hunan University of Finance and economics as an example, this paper takes students' sense of acquisition as the starting point, This paper studies the factors that affect the management mode and teaching methods of continuing education, analyzes the current situation of the management mode and teaching methods of continuing education in Colleges and universities, so as to provide practical countermeasures and suggestions for improving the optimization of the management mode and teaching methods of continuing education in Colleges and universities, so as to achieve the purpose of comprehensively improving the quality of continuing education personnel training.
        【Key words】students of continuing education, management mode of continuing education, sense of gain
引言
        当前,我国经济社会正处于全面发展时期,各岗位对学历要求越来越高,继续教育培训显得尤为重要,继续教育学生人数逐年增加,而且参加继续教育的学员专业、学历、年龄结构层次参差不齐,加之近年来,随着人民物质生活水平提高,信息化大变革时代到来,青年学生的心理、心态、思想波动较大,如何开展好继续教育教学工作、培养适合时代发展需要人才这项工作显得尤为重要,故做好这项课题研究就具有非常重要的现实意义。我们提出从学生的获得感出发,结合团队成员的教育教学工作经历和通过问卷调查掌握的实际情况,重新分析并深入研究新形势下当前高校成人教育教学工作中存在的问题,为高校继续教育管理改革与管理路径优化及科学研究提供借鉴;通过优化高校继续教育管理模式、管理方法与管理手段等,将其继续教育教学工作效能达到最大化,学生学有所获。
        
1、国内外继续教育的发展现况及分析
        国外继续教育的研究现状,自1972年起,德国高等专科学校成为了高等教育的重要类型,英国的多科技术学院于1966年被纳入高等教育范畴。日本一些短期大学,也得到法律上的承认,这些高职学校培养的学生,不仅补充了原有人才结构中的断层现象,推动了各国经济发展,备受企业和社会各界人士的欢迎,而且大大促进了高等教育的大众化和普及化,推动了社会的文明与进步。学者李洪智在公开发表的学术论文中概括出国外继续教育的众多模式,具体而言,有美国的“合作教育”模式、日本的“产学合作”模式、德国的“双元制”模式、英国的“工学交替”模式等[1]。各种模式百花齐放,但挑战也随之而至,陈其晖、田甜在研究国外高校继续教育的管理模式时发现,由于多数高校在市场调研方面匮乏,因此在办学定位、课程安排、师资队伍建设等方面大多缺乏特色,存在轻非学历教育、专业设置不合理等问题[2]。
        国内继续教育的发展现状。据统计,改革开放30年来,我国继续教育实现了飞速发展,中国特色现代继续教育体系初步建立,继续教育服务经济社会彰显成效,为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培养了大批高素质劳动者和技能型人才。当前,随着我国产业结构调整,对各类人才进行分类着重培养,继续教育迎来飞速发展,近年来,我国职业院校的年均招生规模总数已达1100万人,在校学生总数已超过3000万人。而中等职业教育与高中阶段培养规模齐平,高职高专占高等教育规模的一半多。在近 60 年的发展历程中,我国高等继续教育经历了一个从起步到扩张再到转型升级的发展过程。但在蓬勃发展的过程中,同样也出现了一些问题。在不同的地方,继续教育的管理制度,管理部门区别很大,导致资源分配,人才管理不协调。孙秀棣指出由于我国继续教育起步较晚,各省、市、自治区统一的管理体制尚有待于进一步完善[3]。学者董毓伟认为我国当前继续教育模式缺乏系统性,前瞻性,社会认可度不高,学员在学习过程中,特别在知识技能方面达不到理想效果,对学生的吸引力不足[4]。黄博翔、王冰认为世界各国的初次继续教育立法均不是完善之法、独立之法,有的通过修订继续教育立法、有些国家通过其他法律或者自建规章制度来作为继续教育法律保障体系[5]。
        随着社会经济发展,学历结构层次优化,继续教育也得到了迅猛发展,使得各国高等教育普及率大大上升,从各国高等教育的发展进程中,我们可以看出,继续教育的产生和发展有它的历史必然性。特别是近几年来,我国普通高校继续教育呈现出新的发展变化,学者陈勤舫概括出了这几点:一是高等学历继续教育规模趋于饱和,发展比较成熟;二是非学历、职业化教育规模不断扩大;三是高校继续教育对全日制高等教育的依赖性越来大;四是普通高校继续教育的地位和功能趋向于弱化;五是普通高校学历继续教育开始转向非学历继续教育[6]。由此处可以看出来,这样转型的发生必定会导致很多问题的产生,所以说,要解决中国的继续教育现在所存在的问题已经成为越来越趋于刻不容缓的事情。
        
2、针对继续教育学生获得感的现状调研
        在社会经济发展与文化建设进入新时代背景下,为进一步了解继续教育学生的获得感现状,课题组成员以调查问卷及个别访谈方式对湖南财政经济学院继续教育学院学生进行调研,共发放调查问卷 500 份,收回有效问卷 466 份,回收率为93.2%,其中,大一学生占35%,大二学生占42%,大三学生占23%,制作成统计图如下:
        
       
        
        由表一可知,通过调查研究参与意愿相关问题,我们从大一,大二,大三的学生学中得知,辅导员多以班会的形式来与学生进行交流工作,一般比较少的采取普遍谈心的方式去进行学生工作;大一、大二课程偏理论一些,到大三才会有大量的实践课程;继续教育学生的就业环境跟踪还不是很理想,有近百分之六十左右的学生表示需要心理老师的教育指导。根据这些影响因素,我们综合归纳,并制作了统计图,如图二:
        
 
        

3、现阶段我国继续教育存在的问题
        从统计图中得出的数据可以看出,学生的积极性、参与度并不是很高,据探析其原因,主要体现在:一是各高校继续教育办学目标不够明确,理念不够清晰;二是对继续教育认识不足使得社会认可度不高;三是整体重视不够不够,各学校政策制定不到位,经费投入不足;四是师资力量不够,教学质量难以保证,具体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3.1高校管理模式及课程设置不规范
        学者陈建振在《关于普通高校继续教育管理模式的思考》一文中指出,当前,我国普通高校继续教育管理模式可分为直接管理模式、间接管理模式及附带管理模式。每一种管理模式都有其不同的特征[6]。当前我国的继续教育管理模式还存在很多问题,例如各个院之间,各个系之间在教学过程中的资源分配问题。不同院校不同系在资源配置、发展基础等方面有着较大差异,这也使得师资投入质量差距明显,教学配置两极分化严重。在出现这种问题的同时,继续教育和普通高校的隔阂明显,继续教育学生不能获得更加全面的资源。因为设施和资金等不够完备,继续教育学院学生的实践能力、研究能力、沟通协作能力等方面与全日制学生相比存在着巨大落差,以至于社会各界对高校继续教育学生的质量存在着普遍质疑和诟病[7],从调研看出,当前继续教育模式在教学过程中,或存在偏理论、轻技能的教学,或是非学历教育的重技能培训轻理论教育,很少注重学生的全面发展,在学生的生活、思想政治教育、心理、身体素质提升等方面关注较少。
        
3.2学习过程、就业环境有歧视
        当前,我国继续教育规模发展迅猛,但是社会认同度还并不是很高,在我国高等教育体系中,仍有许多人对于继续教育存在一些偏见,即认为全日制高等教育是正规教育,而继续教育属于非正规教育属性。正因为这样,各高校在继续教育方面的投入上较少,不重视继续教育的发展,甚至把将继续教育作为一种创收途径,导致高校继续教育发展进程滞后[8],所以导致高校继续的教学质量得不到保证,管理存在不规范,学生认可度不高的现象。这也正是造成继续教育学生在社会上的认可度不高的现象。
3.3辅导员的教育教学及管理方法有待改进
        在高校继续教育学生管理工作中,辅导员在管理工作中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是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核心,对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同时,他们也是这项工作的组织者、实施者与指导者。对大学生来说,辅导员既对学生的学业规范、思想政治起指导作用,同时还扮演了家长、朋友、心理咨询师、服务者等多重角色。而当前我国继续教育学院中大部分辅导员在服务学生方面做的还不够,本身辅导员的素质不高,再就是他们的观念没有及时转变,对继续教育学生的关爱不够,特别在专业教育、心理辅导方面不够专业。而恰恰学生综合素质的形成和培养离不开良好的教育环境,学校教育环境因素对学生个人素质模式的建构和塑造影响很大,所以当前继续教育学院辅导员的教育教学及管理方法还有很大的提升空间。
        
4、基于学生获得感的继续教育的路径优化
        根据以上总结的问题,结合问卷对湖南财政经济学院继续教育工作在创新意识、责任意识、质量意识、合作意识方面的调研结果,再通过与一些企业类的民办继续教育学校进行对比,我们认为高校继续教育可以构建多元化管理体制,在创新教学模式,强化师资力量,优化管理人员的管理制度、改革教育教学方法、改善学习环境、探索多样化办学模式等方面实现全方位改革创新,有效促进办学质量提升,使学生在继续教育学习上有获得感。

       
        
4.1创新教学模式
        在新媒体时代,要通过与时俱进改革教育模式和方法、提升思政育人效果、提升管理教育教学工作效率、师生协同努力、提升新媒体素养等途径来优化管理人员教育教学工作效能。如本校教学资源、师资力量无法满足继续教育需求,可与外校或企业机构建立合作关系,积极开展“互联网+”的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模式改革,可以把一些优秀的慕课(MOOC)教育资源引入平时的教学当中来,创造条件试点网上教学。建立一套完善的人才培养质量保证体系,确保培养质量。同时,还要注重继续教育学院学生的动手能力培养,积极与企业合作,开展联合培养。
4.2强化师资力量
        要想人才培养质量得到提高,加强师资队伍建设是最重要的环节,这对继续教育学生水平提高,同样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一方面,学校要对现有师资进行培养,可定期送老师外出培训,或是邀请企业行业专家来校讲学,加强师资在专业技能方面的培养,从而提高他们的教学水平。另一方面,要积极引进人才,我们通过对一些职业培训学院进行调研,发现他们聘请了大量来自社会企业有丰富经验的技术骨干作为专任老师,从而大大加强了学生的实践动手能力培养。还可以普通高等教育结合进行联合培养,充分利用全日制学生优质教育资源进行教学,实现教育资源共享,在一定程度上解决了继续教育资源不足的问题。还可以与相关外校联合开展合作办学,充分采用“网络平台+资源”的形式开展合作办学,从而拓宽了人才培养的渠道。
4.3 强化继续教育学院辅导员工作效能
        辅导员在学校和学生中起着很重要的作用,既要在学业上加以指导,更重要的是加强思想政治教育,辅导员的一言一行对学生都会影响很大,特别是作为继续教育学生的辅导员,更多的要理解学生、关心学生,体贴学生;当好学生素质教育的领路人,做学生职业生涯的铺路人。继续教育学生已经在学业生涯中受过一次伤,这就要求辅导员更注重情理结合,把思想政治工作真正做到学生的心坎上,从而增强工作的实效性。
        一方面当好学生与专业老师的传话人。辅导员要对本班学生状况了解细致、全面。及时和专业老师保持沟通,能随时将班上每一位学生在学习上的需求、愿望或者某些特殊情况反馈给上课老师,以便充分利用各方力量,全方位对学生进行教育,从而达到因材施教的目的。同时,上课老师也可将自己的要求和期望通过辅导员及时传达给学生,从而形成一种良好的学习氛围。另一方面,辅导员要善于分析问题和不断总结经验,注意轻重缓急,开展工作讲效率、讲实效。特别是继续教育学生,相对而言,在学习自觉性、主动性及理性思考方面有所欠缺,所以在日常管理工作中,辅导员要深入学生教学、生活第一线,及时跟踪掌握每一位同学的学习生活详细情况,摸清特点,抓住规律,当某一位同学在某个环境出现问题时,能及时提醒督促到位。
4.4抓好继续教育学生的思想政治工作
        要让继续教育学生树立正确的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在大学教育这一环节显得尤为重要, 要培养他们的社会责任意识,做有本领、有担当的青年一代。继续教育同样要做好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立德树人,强化我们教育的针对性和有效性。把思政教育与专业教育、校园文化活动、社会实践等紧密结合起来,增强集体观念与服务意识,从而达到提高学生社会责任感的目的。[9]继续教育学生大都容易受外界环境影响,学校加强对学生的责任感培养,他们也就会跟着一起良性发展,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吸收新知识,学生参与度也会有所提高,从而激发内心学习获得感,达到提升的目的。
4.5 激发学生学习热情
        强化师资力量的必然结果是帮助学生更好的理解、深造,增加学生学习获得感,而不仅仅只是学习课本中的知识。与普通高校大学生相比,继续教育学生主要是以高考落榜学生、职业高中、职业中专和技校的学生为主,具有弱基础、学习主动性、自觉性不够等特点,因此更需要加强学生理论学习。激发学习热情,鼓励他们多参加社会实践活动,从实践中学到本领,从实际中感悟人生,从而更能激发学生获得感。学生是自身学习获得感的创造主体和感受主体,“内因起关键作用,而外因只是一种条件”。 学生要增加学习获得感就必须明白学习的意义,了解自己为何而学,提前做好学习的规划,做好学习的目标。将老师教我学习,变为我向老师学习。克服拖延,战胜懒惰。对于那些思维活跃,基础扎实的学生,可以多给予他们独立思考的机会。另外,导师可以作为学生在学习生活方面的标兵。在教学过程中,尽量提高和改善学生人文素养和职业素养。关心学生生活,加强生活引导,营造良好的学习生活氛围。导师的作用不仅在于要关注学生学业方面,还应增进与学生的生活生活方面的交流,引领学生身心健康发展。经常关注询问学生的生活状况会给学生一种心理暗示,给学生学习的动力,激发学生获得感
        
5、结束语
        综上所述,随着经济社会的不断发展和高等教育的改革,我国普通高校继续教育呈现出新的发展态势,国家及社会对人才培养的要求越来越高。面对新时代对人才的严格要求,继续教育学生作为社会的主要力量之一,高校应着手深入了解学生的学习获得感、生活获得感。强化师资力量、规范教师制度、升级教学方法。从学生的角度立场出发,做学生学习上的老师、引导者,生活上的家长、朋友。营造严谨、向上的学纪学风,提升学生素养,达到管理模式优化的目标。将教学资源有倾向性的均衡分配,在提高继续教育学生培养成技术型人才的同时,改善学院学风,促进学生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通过学风建设来影响学生个人品德,职业道德和社会公德,着眼于未来发展,为学生终身发展奠定基础。

        参考文献
        [1]李洪智.国外继续教育发展借鉴[J].山东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2018(10):51-53.
        [2]陈其晖,田甜.国外高校继续教育的管理模式研究[J].成人教育,2017,37(06):88-90.
        [3]孙秀棣.国内外继续教育发展综述[J].辽宁教育学院学报,1992(01):41-47.
        [4]董毓伟.国内外继续教育发展模式对比研究[J].吉林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19(11):47-48.
        [5]黄博翔,王冰.基于国内外继续教育发展的比较分析[J].成人教育,2018,38(02):82-86.
        [6] 陈建振.关于普通高校继续教育管理模式的思考 [J].科技资讯,2010(16):209.
        [7]陈勤舫.普通高校继续教育新态势与管理模式创新[J].成人教育,2020,40(09):83-86.
        [8] 李 胜.民办高校继续教育工作企业化管理模式的探索[J].商讯 (2020)33-0100-02
        [9] 韩龙. 新常态下继续教育学生社会责任感的培育路径研究  [J].高校观点 2020 (01)
        
        
        
        基金项目:
         1.2020年湖南省普通高等学校教学改革研究项目 “基于学生获得感的继续教育管理模式研究与路径优化”(HNJG-2020-1137);
        2.2019年湖南省教育厅科学研究课题“基于大数据技术的农特产品精准智能决策辅
        助系统研究”(19C0312)阶段性成果;
        3.2020年湖南财政经济学院思想政治工作质量提升工程项目“‘师生同行  知行合一’团队——新时期立体化协同育人模式与实现路径研究”阶段性成果(2020-01);
         
        作者简介:贺灿卫(1981--),男,湖南娄底双峰,汉,湖南财政经济学院信息技术与管理学院,工程师、硕士,中共党员,研究方向:农、林业智能信息系统。24253006@qq.com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