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线上”带“线下”,创网络教学新篇章——《燕子》教学案例

发表时间:2021/5/13   来源:《教学与研究》2021年第4期   作者:姜彩芬
[导读] 当庚子鼠年的钟声敲响,迎接我们的,
        姜彩芬
        张家港市梁丰小学东校区

        当庚子鼠年的钟声敲响,迎接我们的,不是万家灯火的其乐融融,而是新冠肺炎疫情的全面爆发。一场没有硝烟的战争,打响了。在积极响应国家战疫情”的号召下,网络授课既符合国家要求,又满足了教育需求。网络把分散的我们又聚集在了一起,我们既为抗击新冠肺炎奉献自己的力量也在当前紧张的局势中尽量维持正常的生活。网络授课解决了我对于课程耽搁的担心,解决了整个社会对教学的担忧,它符合各方利益,维持教学正常秩序。
        同时,通过线上教学,我感受到了网课的强大的交互能力,同学们有了更为灵活的学习方式,对学习的兴趣也很高。“线上网络教学”与传统的“面对面的课堂教学”不同,学习环境、学习方式的改变,给老师、家长、学生,都带来了新的挑战。
    我任教三年级语文,对于三年级学生实行线上网络教学面临着很多的问题:?1.?学生们对各项网络操作不熟悉,若长时间依赖电子产品学习,会严重影响学生视力;2.学生年龄小,自律性差,学习依靠督促,居家学习时老师无法全面监管学生学习状态,加之刚刚经历寒假,学生本就懒散,线上教学效果让人担忧。.
        针对我的语文教学,我根据学生的年龄特点,确定了线上教学的基本流程,即:学生课前通过学习任务单充分自学、线上指导交流、线上答疑解惑、布置作业四个教学步骤。
        案例:
        教学以任务驱动,通过四个教学环节,实现“线上”与“线下”的有机结合,激发学生线上学习兴趣,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案例描述:
        《燕子》是一篇散文,课文描写了燕子的外形和它在烂漫无比的春天从南方赶来,在天空中、湖面上飞行,在电线上休息的情景。
        课文共四个自然段。第一自然段写燕子活泼可爱的样子。第二自然段写燕子在春光烂漫时从南方赶来了,为春光增添了许多生趣。第三、四自然段写燕子在天空中、湖面上飞行。第五自然段写燕子落在电线上休息。
        本文语言清新明快,描写准确生动。燕子活泼可爱的外行特点、追赶春天的候鸟习性、轻快灵活的飞行姿态、文静优雅的休息场面,都一一跃然纸上,动静结合、有声有色,字里行间流露出作者对燕子的喜爱之情。课文插图意境优美,有利于配合课文进行朗读和背诵训练。
        我设计了以下学习任务:
        1.把圈出的不认识的字的读音听准确。
        2.读流利。大声朗读课文三遍,长句子、自己认为难读的地方反复多读几遍。
        3.读出感情,读出画面感。跟读录音两遍,边跟读边想象文中描述的画面;然后再带着自己想象画面读课文,读出自己的感情。
        设计完朗读任务,问题又来了:我鞭长莫及,学生在家,我看不到他们,他们不认真读该怎么办呢?于是,我又想出了检验学习成果的办法:利用QQ群布置作业。并把内容添加到任务单上:请上传有感情朗读《燕子》课文的音频上传。
        设计完朗读环节,我又根据本课的教学目标精心设计了自学生字词、读懂课文内容两个学习任务。
        把学习任务单完成后,我通过“四步”来进行本课线上教学。
        第一步:发送自主学习任务单,让学生根据任务单,充分自学。学生通过录音自学后,把录制的朗读音频发到QQ群后,同学之间就可以互相聆听欣赏,我逐一听过之后把评价反馈给家长和孩子,评价时特别注意赏识学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听了学生的朗读录音后我都一一进行?了有针对性的评价:?“孩子,你的优点是:按时发音频;朗读认真、准确、流利有感情;声音动听,宛如天籁;给人春天的音乐会之感,让待在家里的老师仿佛看到了可爱的燕子,感受到了美妙的春天。”看了老师的评价,同学们朗读的积极性更高了,
        我们的作业群成了学生展示的舞台、比赛的竞技场,很多同学很自然很快的就读熟了课文。
        第二步:线上指导交流,检测自学成果。


        首先,从字词入手,我有针对性的强调了易错字“凑、拂、聚”,多音字“散、杆”,并对朗读时存在的共性字音问题进行了纠正;然后,引导学生围绕“朗读课文,边读边想象画面,你从哪些地方感受到了燕子的可爱?”在书上进行作适当的记号及批注。并把自己在书上做的记号发给学生,让他们对照着进行修改完善。
        第三步:答疑解惑,突出个别指导。
        由于学生的水平参差不齐,线上指导交流后,我及时询问学生和家长学习过程中的情况,梳理学生学习中存在的个性问题,并进行针对性的线上答疑。由于语文线上课堂的交流有限,我让学生把自己做的学习笔记上传到作业群,针对学生的笔记我进行适当的指导;同时,鼓励孩子QQ群,向老师提出自己的疑问困惑,由教师给予一对一的答疑解惑。
        第四步:布置作业,巩固拓展促提升。
        学习了课文,为巩固所学知识,我布置了下面几项作业:?1.听写生字、词语;?2.背诵课文1-3自然段。3.仿写一种小动物,并把作品发到乐教乐学活动“可爱的小动物”中和大家一起分享。
        同学们陆陆续续的把自己的作业和作品发了上来。我及时批改同学作的作业,表扬展示优秀作业,发动大家到乐教乐学里阅读他人写的小动物,进行点赞活动,比一比,谁得到的点赞数量多。看到群里发布的优秀作业和图片及消息,学生和家长异常兴奋,有的家长还把受到老师和同学表扬的作品转发到了自己的的朋友圈,分享孩子在家学习的成果。
        课文就这样学完了,孩子们从忙着读课文、忙着录音展示:到忙着品读课文提出问题,忙着在线交流解决问题:最后忙着“发表”作品、欣赏作品。孩子们很忙,但他们学得很投入,孩子们和家长们都很忙,但忙得都很快乐!
        案例反思:
一、“线上”带“线下”,把握语文网络教学。
        2011版《语文课程标准》指出:“学生是语文学习的主体,教师是学习活动的组织者和引导者。”“语文课程是实践性课程.....应该让学生多读多写,日积月累,在大量的语文实践中体会、把握运用语文的规律。.
        网上教学是“停课不停学”的方式之?。我们要树立“以生为本”的理念,明确“教是为学服务”。在实施线上教学时,不能将视线局限于“直播”、局限于“线上”,要将“线上”“线下”有机结合,用“线上”带动“线下”,充分关注学生的“学”,让学习真正发生。本案例中,我在研读教材、了解学情的基础上,精心设计了自主学习任务单。这个学习任务单条理清晰,关注到了语文的根本和学生的发展,大部分任务学生能够在“线下”独立完成。学生在“线下”自学时,减少了看屏时间,最大程度地保护了视力,同时能够提升学生独立学习的能力。
        在线上教学时,我告别了繁琐的分析,注重自学成果的检测交流,能够引起学生对线下学习的重视,促使有效学习的发生。
二、奏好教学四步曲,开启教学新篇章。
        本课是按照“自学一一指导——答疑——?作业”四个步骤进行教学的。这样的流程,尊重学生的认知规律,充分发挥了学生的主体作用,也有利于学生自学能力的培养。因此,教学效果很好。
三、关注学生兴趣的激发,做好学习能力再提升。
        “教学的艺术不在于传授本领,而在于激励、唤醒和鼓舞。”小学生自律性较差,居家学习,必须要关注到学生学习的兴趣,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扩大分享的范围、拓宽分享的途径,是激发学生兴趣的好办法。本案例中,我让孩子把朗读的音频和仿写作品发到班级群、乐教乐学或父母的朋友圈,更多的人的关注和点赞激发他们努力去读课文,品词句,仿写法,孩子们兴趣盎然。
        教师的激励性评价也必不可少。案例中,很多同学所以很快就背过了课文,就源于老师的激励。让我们“以生为本”,在线上网络教学时不仅关注教师的“教”,还要关注到学生的“学”,?通过“线上”带“线下”的有机结合,开创属于我们网络教学的新篇章!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