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丽辉
云南省迪庆州维西傈僳族自治县第三中学 674600
摘要:初中学生正处于青春期,具有一定的叛逆性,再加上好奇心强,模仿能力强,容易受不良行为的影响,所以,要对其加强道德与法治教学,培养学生的法律意识。鉴于此,文章结合笔者多年工作经验,对初中道德与法治教学中学生法律意识的培养策略提出了一些建议,仅供参考。
关键词:初中道德与法治教学;学生法律意识;培养策略
引言
为提高初中道德与法治课堂教学的法制观念塑造效果,降低新时代未成年人的犯罪率,保证当代中学生的健康成长,初中道德与法治指导教师应当利用课上教学时间对学生施加持续的指导,面向多数初中学生详细讲解具备较高生活实践指导价值的法制理念与法律条款,根据学生的认知能力与思考方式设置与法制教育有关的具体教学内容,并逐步修改教学效果评价标准与授课方法,弥补初中道德与法治教育体系中的潜在缺漏,使中学生学会主动使用法律武器捍卫自身的合法权益,通过开展普法教育能够使学生养成强烈的守法意识与社会归属感,在促使中学生透彻地认识到法律的社会意义的同时,使法制教育成为初中道德与法治课程教育体系的一部分。
一、当前我国中学生法律素养现状
1.欠缺相应法律知识。目前,有些学生的法律知识比较缺乏,甚至对“全国法制宣传日”是哪一天都不知道。相应法律知识的欠缺就会造成学生无法形成正确的法律意识,也无法分辨什么是对、什么是错。这就是导致我国有些初中生法律素养低下的主要原因。2.相关法律意识淡薄。因为学生的法律意识比较淡薄,在面对问题时,学生并不清楚究竟哪个选择才是正确的,甚至大部分学生都不会维护自己的权益,遇到校园欺凌,他们大多选择忍气吞声。3.部分法律行为失范。法律行为失范主要表现在学生不知道自己怎样做是对的,在出现矛盾时有些学生会选择暴力方式解决,因为他们认为“拳头走遍天下”,逐渐发展成违法行为。
二、初中道德与法治教学中学生法律意识的培养策略
(一)联系生活选好法律教学素材
道德与法治教学要想培养学生的法律意识,需要联系学生的实际生活,做好法律教学素材的选择。在素材及法律内容的选择上,教师要从学生的校园生活、个人生活出发,了解学生在学习、生活、娱乐中有可能面临的一些涉及法律的事件,并将其作为法律教学素材,帮助学生掌握更多的实用法律知识。此外,在互联网时代,中学生接触网络的机会明显增多,为此,网络上的一些热点新闻或娱乐事件,也可以作为教师用来提高学生法律意识的教学素材。例如,调查发现,七年级学生中有很多熟悉网上购物,并且部分学生在购物中会和卖家产生一定的纠纷,但学生往往不知道该如何处理。
于是,教师就可以将其作为法律教学的素材,在授课时利用一件网上购物案例作为课堂引入,吸引学生的注意力,然后为学生普及有关网上购物的消费者权益保护法的部分内容。这一教学素材贴近学生的实际生活,能够吸引学生的眼球,学生对消费法的学习兴趣大增,积极了解并学习合法维权的相关内容,培养了学生的法律意识。
(二)调整教学方法,采用全新授课策略
思政教师应当通过调整指导思路与授课方法充分发挥思政课程的法制意识启蒙作用,顺应作为青少年的初中学生自我意识的成长,在课程体系中引人具备一定新颖性的知识与案例,通过面向学生普及涉及不同生活领域的基础性法律常识,间接性地强化初中学生的自我管理能力,避免其因受到不良社会因素的影响而养成不符合法制精神的行为习惯。任课教师必须放弃理论性较强的传统授课模式,创设培育法制观念与法制精神的新路径,在维护课堂教学秩序的同时促进初中学生心智的健康发育,营造有助于初中学生个人思想进步与道德与法治觉悟提升的良好课堂学习氛围,进一步增强当代初中学生的法律意识与守法护法积极性。
(三)在日常学习生活中落实法律素养的培养
法律素养并不只是知法、懂法就可以了,还要学会守法。培养学生的法律意识与法律素养是一个较为漫长的过程,只有在生活中约束学生的行为,加强学生的守法意识才能促使学生养成守法的良好习惯。法律素养是我国青少年最需要具备的基本能力,培养学生的法律素养也是道德与法治教学中最重要的教学目标。在初中道德与法治教学中,教师可以通过发放宣传手册、举办法律知识讲座等方式潜移默化地感染学生,让学生在不知不觉中就可以提高自身的法律素养。
(四)游戏活动加深学生法律意识
在做好教学素材选择及法律情境的创设后,要进一步提高学生学习的主动性,教师可利用游戏活动来引导学生参与课堂教学,提高对法律学习的自主性和积极性。教师可从公民应该知晓的基本法律以及学生在日常生活和学习中应该了解的各项法律法规出发,选择一则为学生创设对应的角色扮演游戏活动,让学生来扮演违法者、受害者、法官或者其他执法人员等,教师进行适时的指导。这类游戏活动往往趣味性更强,学生通过亲身体验,增加了对我国法律的了解,提高了个人的法律意识。
结束语
综上所示,初中学生能够在以培育学生法制意识为基本导向的道德与法治课堂上逐渐养成遵纪守法、自觉维护社会秩序的公民意识,并深刻地意识到依靠法律维护自身基本权益的可行性与必要性,以此推动法制化社会的建设与素质教育的进一步发展。
参考文献
[1]邓景林.《道德与法治》教学中学生法律意识的培养[J].科学咨询(科技·管理),2020(12):270-271.
[2]李路萍.初中道德与法治教学中学生法律意识的培养[J].新智慧,2020(31):37-38.
[3]陈华水.初中道德与法治教学中培养学生核心素养的研究[J].求知导刊,2020(44):20-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