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学生核心素养的高中信息技术教学初探

发表时间:2021/5/13   来源:《教学与研究》2021年第4期   作者:郭靖
[导读] 新课改在不断深化,核心素养也受到了广泛重视,
        郭靖
        (云南省德宏州芒市第一中学,云南 芒市 678400)
        摘要:新课改在不断深化,核心素养也受到了广泛重视,这对于教育来说是一个明确的方向指引。在当前的教育中,我们越来越明确要培养什么样的人才,应该如何培养。高中阶段,正是学生增长知识、提升关键能力的重要时期,因此,高中阶段的教育活动更要用新课改的相关理念来做指导,并且贯彻落实对学生核心素养的培养。本文主要探讨的是高中信息技术教学,分析培养学生核心素养的方法。
        关键词:新课改;高中信息技术;核心素养;教学
        引言:
        信息技术这一门课程,实践性比较强。在教学中,需要培养学生的信息技术应用意识,以及应用能力。因此,在课堂教学中,就不能一味地采用传统灌输式的教学方法。而对于教学方法、课堂的优化,需要先了解信息技术教学中存在哪些问题,具体表现是什么,这样才能找到针对性解决措施,打造智慧课堂,最终完成对学生核心素养的培养。
        一、高中信息技术教学培养学生核心素养必须解决的问题
        第一,需要全面审视当前的教学,改善如教学模式单一、学生实践较少的问题。让学生在课堂上能得到更全面的能力锻炼。
        第二,需要打造智慧课堂。从课堂现存的问题来看,不管是教学模式单一还是学生的实践时间比较少,都要从课堂入手,做出优化。因此,打造以学生为主体,并且有较多实践练习机会的课堂是至关重要的,而这就是智慧课堂的体现。
        二、基于核心素养培养的高中信息技术教学策略
        新课改理念涵盖的内容非常多,不过总的来看,还是主要在强调学生的学习主体地位,所以,要解决现存于高中信息技术教学中的几个问题,还是要从在教学中凸显学生主体这一方面入手对教学做出改善。
        (一)优化课堂,激发学生学习信息技术知识的主动性,培养学生的信息意识
        信息技术课堂应该做出优化,让学生能主动参与到各项活动中。他们自己主动学习知识,记忆也会更深刻,而且教师要对学生进行一些关键能力的培养,也会更容易,这是符合核心素养培养要求的,也是构建智慧课堂的一个基础。对此,在教学中就不能采用灌输式教学,而是用提问导学、探究式教学等方法来代替。这样一来,课堂上,学生就需要充分发挥自己的主动性,在面对问题时,要主动思考,自己尝试着解决。而不是每一节课、每一个知识点的学习,都要依赖教师。

例如在《文本的结构化和形象化》这一部分教学中,教师就可以在给学生结清楚文本结构化、形象化的基本含义之后,给出一段文字信息,让学生进行处理,比如同样一段文字信息,项目式的表达是什么样的,表格表达是什么样的,图形表达、结构图表达、表格表达分别是什么样的。像这样,课堂上教师讲基础,之后让学生自己拓展,能满足新课改对于教育提出的要求,凸显学生主体性。
        (二)重视实践练习,让学生能将学到的信息技术理论知识在实践中不断深化,培养学生的计算思维
        在信息技术教学中,最重要的就是实践,培养他们的核心素养,培养计算思维等,都要在实践中完成。因此,要想办法在课堂上给学生提供多一些的实践时间。对此可以采用翻转课堂这种方法。在教学之前,先将内容制作成微课视频,这样一来,学生能提前学习,对于一些比较基础的内容,自己在学习中就能理解,这样的内容在课堂上就可以花费少一点时间,甚至不花时间讲解。至此,课堂上就有更多的时间让学生来练习。比如在《表格数据的处理》这一部分知识点中,就可以将概念部分制作成视频让学生自行学习,接着在课堂上,给学生一个具体的任务,比如电子表格,让他们按照要求完成对具体数据信息的处理。比如针对具体表格数据,对于数据做分类汇总、排序、筛选等操作,这样一来,课堂上的实践和课前的理论学习就充分结合了起来,学生可以提升自己的动手实践能力。
        (三)开展小组合作学习,鼓励学生互帮互助,引入对学生信息社会责任感、数字化学习与创新能力的培养
        新课改对于学生的要求是,不能只学习知识,还要重视培养能力。因为在未来步入社会,知识是一方面,能力是另一方面,这是顺利发展的重要基础,缺一不可。在能力这一方面,就包含合作能力。因此信息技术教学可以通过组织小组合作学习来实现对于新课改号召的响应。而且,在合作学习中,学生能锻炼的能力不只合作这一种,还有对于资料的搜集、整合能力,协调组内工作的能力,还有做汇报需要用到的表达能力等,这就涉及数字化学习、创新能力。所以,对学生的锻炼是比较全面的。因此,就能非常顺利地过渡到对学生信息社会责任感的培养中。教师需对学生做好分组,结合他们的学习能力、兴趣爱好等因素,科学分组,之后,学生在学习时,都可以以小组的形式完成。比如课前预习信息技术相关知识,课后的复习巩固,都可以按照这种形式来展开。在面对难点知识时,可以组内先讨论,实践方面也一样,互相分享操作要点,共同进步。
        三、结束语
        总而言之,新课改理念在不断深化,核心素养的培养是非常关键的,也受到了广泛的重视。在教育中践行这一理念,用这一理念来指导教学活动的开展,这是非常有必要的。高中信息技术教学也是一样的,在这一背景下,需要认真审视教学中存在的问题,找到解决措施,助力教学效率的提升。
        参考文献
[1] 兰海东. 基于学生学科核心素养的高中信息技术教学策略研究[J]. 科普童话, 2019, 000(024):P.74-74.
[2] 陆超. 基于核心素养视域下探讨高中信息技术课堂中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C]// 2020年“教育教学创新研究”高峰论坛论文集. 2020.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